咸的故事吧 关注:61贴子:38,283
  • 7回复贴,共1

行为经济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RT


1楼2010-07-21 14:38回复
    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是卡尼曼(Kahneman)和特韦斯基(Tversky)在1979年提出的。所有关于行为经济学的著作,都绕不开这个理论。  曾有一位著名的财经编辑问过卡尼曼,为什么将他们的理论称为“前景理论”,卡尼曼说:“我们只想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让大家记住它。”  也有学者将“前景理论”翻译为“预期理论”,在不同的风险预期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倾向是可以预测的。  在《赌客信条》一书中,作者孙惟微将前景理论归纳为5句话:  1、“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所谓“见好就收,落袋为安。称之为“确定效应”。  2、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赌一把”。称之为“反射效应”。  3、白捡的100元所带来的快乐,难以抵消丢失100元所带来的痛苦。称之为“损失规避”。  4、很多人都买过彩票,虽然赢钱可能微乎其微,你的钱99.99%的可能支持福利事业和体育事业了,可还是有人心存侥幸搏小概率事件。称之为“迷恋小概率事件”。  5、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照点决定,举例来说,在“其他人一年挣6万元你年收入7万元”和“其他人年收入为9万元你一年收入8万”的选择题中,大部分人会选择前者。称之为“参照依赖”。


    2楼2010-07-21 14:38
    回复
      所谓确定效应,就是在确定的好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用一个词形容就是“见好就收”,用一句话打比方就是“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正所谓落袋为安。  让我们来做这样一个实验。  A.你一定能赚30000元。  B.你有80%可能赚40000元,20%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  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实验结果是,大部分人都选择A。  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人”这时会跳出来批判:选择A是错的,因为40000×80%=32000,期望值要大于30000。  这个实验结果是对“原理1”的印证:大多数人处于收益状态时,往往小心翼翼、厌恶风险、喜欢见好就收,害怕失去已有的利润。卡尼曼和特韦斯基称为“确定效应”(certaintyeffect),即处于收益状态时,大部分人都是风险厌恶者。  “确定效应”表现在投资上就是投资者有强烈的获利了结倾向,喜欢将正在赚钱的股票卖出。  投资时,多数人的表现是“赔则拖,赢必走”。在股市中,普遍有一种“卖出效应”,也就是投资者卖出获利的股票的意向,要远远大于卖出亏损股票的意向。这与“对则持,错即改”的投资核心理念背道而驰。


      3楼2010-07-21 14:38
      回复
        反射效应
        面对两种损害,你是会选择躲避呢,还是勇往直前?  当一个人在面对两种都损失的抉择时,会激起他的冒险精神。在确定的坏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赌一把”,这叫“反射效应”。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让我们来做这样一个实验。  A.你一定会赔30000元。  B.你有80%可能赔40000元,20%可能不赔钱。  你会选择哪一个呢?投票结果是,只有少数人情愿“花钱消灾”选择A,大部分人愿意和命运抗一抗,选择B。  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人”会跳出来说,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选B是错的,因为(-40000)×80%=-32000,风险要大于-30000元。  现实是,多数人处于亏损状态时,会极不甘心,宁愿承受更大的风险来赌一把。也就是说,处于损失预期时,大多数人变得甘冒风险。卡尼曼和特韦斯基称为“反射效应”(reflectioneffect)。  “反射效应”是非理性的,表现在股市上就是喜欢将赔钱的股票继续持有下去。统计数据证实,投资者持有亏损股票的时间远长于持有获利股票。投资者长期持有的股票多数是不愿意“割肉”而留下的“套牢”股票。


        4楼2010-07-21 14:39
        回复
          呃。。。R你想说什么捏。。。


          7楼2010-07-21 14:53
          回复
            r你为什么突然发学术贴


            IP属地:广东8楼2010-07-21 22:10
            回复
              我。。。。。。我突然看到的。。。就发了= =


              9楼2010-07-21 23:43
              回复
                学术R!


                10楼2010-07-22 21: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