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六七还有一点我很喜欢,角色的心结通常都是自己解的,别人只是契机。普通刺客是,阿七是,十三是,青凤也是。
青凤张开结界将首领困住,将仇恨恐惧困住,也将自己困住。在结界唯有血泪烈焰,克服恐惧的动力是复仇,再没别的比雪恨重要,连自己的命都不重要。一击失败后再无胜算,仇难报却仍拔剑,所求不过一死,无论是一人或一双。可这时他已亲手解除了结界,血海深仇以外的景色得以映入眼帘,青凤看见了十三——正如他独自活于仇恨的结界十一年,直至夕阳下遇见这个女孩,亲手让她踏入自己的世界。
相遇仅是偶然,而相伴必然,倘若世上唯有一个人能走进这结界,只可能是梅花十三。他跟她之间,并非简单自己淋过雨想替人撑把伞能够概括;更重要的,是梅花十三有「青云国王子」所没有、并为这没有深深悔恨的东西:
面对难以想像的强敌,十岁的梅花十三哪怕连那一点剑法都是偷学的,依然为保护妈妈主动迎战,一步也没退缩;而十岁的青云国王子,只能恐惧得全身发抖、无法动弹。梅花十三是没能保护妈妈到最后,青云国王子,是父母、师父保护他到最后。
同样失去亲人,同样的十岁。
青凤刺杀失败根本没想要逃,只想死在战场,因为十八年来他最恨、最没法原谅的,是他自己。
这个与当年的自己同龄的女孩,这即使恐惧依旧毫不退让的骨气,肯定深深撼动了他的心。况且,与十三不同,青凤学剑大抵只是身份所需,无关初心,因而见师父火场救人受伤仍笑呵呵,他尚未明白「看见了就不能当没事发生」,只感到可惜。尽管尚未明白,尽管后来已变成只杀人不保护人的刺客,他心底仍清楚这特质有多珍贵;毕竟他曾在拥有这特质的人的扶持下成长,曾有过可能成为这种人的未来。
因此,当弱小的十三为着更弱小的青鸟,哪怕遭饿狼成群包围,依旧倔强举刀、寸步不让;青凤的笑是那么轻、那么浅、那么明确。那一瞬,或许他脸上拂过了家乡昔日的风,眼里的雪花飘着故国的纯白。棋子不过是日后自欺欺人的藉口,这特质才是他最初决定让她留在身边的理由。十三至今全部险境,出发点均为了保护(妈妈、青鸟、蛇女、阿七)。她的师父,她免于孤独的七年,是十三靠自己的灵魂得来的。
七年来,有个女孩一直跪于妈妈血泊中,同样,有个男孩身陷火海十八年。克服恐惧才能了断往事,青凤却没来得及明白握剑的意义,只认定以血还血方可将这场火扑灭,便选择成为刺客,站在他仇人那一边,为杀戮挥刀,让雪白大地腥红飞溅,让自己离拚死保护他的父母师父、离拥有血红以外色彩的青云国越来越远。
在结界解除、不再将自己跟仇恨一并困住之后,他才发现,那年师父未能教自己明白的东西,他徒弟其实已给了答案。从不说「我们」的他,才察觉,自己的刀原来不只为复仇、为杀戮握过。他今生所有为保护而握的刀,全为了同一个人。
只为了这一个人。
青凤的复仇计画不只失败,而是结束了。失败在使者挡下那招的瞬间,他没能将首领刺穿;结束,则是在他将暗影刺客标志击穿那一刻。阳光从豁口洒落,他去有光的地方了。

后来在波光粼粼的黄昏,青凤只是把佩剑、把青云剑法、把青云国残存的所有美好托付给十三,没有国仇、没有家恨。七年前的夕阳、七年后的日落,终归让青云国燃烧了十八年的烈火,飘散为霞光流转的暮色。

最后的最后,青凤在火光中奋战,一招一式均没半分刺客的感觉。那姿态如此决绝、如此凛然,就像一位磊落的王子。不知他紧握青短战斗时,青短的主人可有在他心中浮现,浮现的是甚么模样。是跟自己一样戴着面具的刺客,或是握着刀、毅然冲入狼群的小小身影?
那身影那样弱小,那样灰头土面,那样一尘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