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定格最美瞬间,用影像讲述校园故事。
去年八月,由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工会举办的第一届浙大衢州“两院”风光摄影大赛已经出了结果。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两所大学的学生们在校园拍摄的作品。
学习摄影技巧的同时,也欣赏下两所大学的美妙风光。

一等奖《仰望者》|吴常周 拍摄
『作品介绍』
2022年9月14日于实验楼E一楼拍摄,窗玻璃倒映的绿意和楼宇与人影重叠,构造出虚虚实实的感觉。
思考者穿行在两院建筑虚虚实实的线条之中,如在科学的、三维的空间世界探寻真理,融入了两院的建筑风格,也很契合浙大的求是精神。
二等奖

二等奖《灿若星辰的浙大人》|魏新崇 拍摄
『作品介绍』
2022年8月4日拍摄于行政楼北侧大草坪。
常山港院区处于一个光污染相对较低的区域,在晴朗无云的夜晚,待到凌晨0点,景观灯关闭后,满天星辰便清晰可见。
本片以北极星为中心,以大草坪上的雕像为主体,采用长曝光得到了星轨效果。

二等奖《彩虹》|汪雅婷 拍摄
空旷的天空,在画面中显示的非常浩大。
一架彩虹横跨南北,在大地与天空的衬托下无比震撼。

三等奖《夜晚行政楼》|潘咏葳 拍摄
『作品介绍』
2022年8月4日拍摄于常山港院区文体中心。
照片展示了行政楼灯火通明的景象,给整个夜晚营造出浓浓的科技与学术氛围。

三等奖《黄昏时刻的两院建筑》|许楠 拍摄
『作品介绍』
2022年8月5日拍摄于叶家大桥。
适逢8月5日研究院万盏灯火齐亮的机会,在研究院附近的叶家大桥上用手机拍摄了浙大衢州“两院”建筑群的风光。
展现了黄昏时刻的“两院”建筑群的宏大壮丽,与远处天空的一抹余晖相得益彰。

三等奖《秋日画展》|朱苏珍 拍摄
利用窗户构成框架式构图。外面的景色,清丽自然。
有窗户的边框下,周围被渲染成黑色,净化周围的环境。
突出了边框内的景色,看上去就像一幅悬挂的画。


巧用水面形成对称构图。







其它优秀作品

《反方向的世界》|吴常周 拍摄
『作品介绍』
2022年9月14日拍摄于行政楼前。
下过雨的路面还湿漉漉的,水面倒影着高大磅薄的行政楼,倒添了一份如梦如画的朦胧,换个角度看世界可能会更美。

《建筑的棱角》|魏新崇 拍摄
『作品介绍』
2022年9月13日拍摄于实验楼C、D栋连廊一楼。
常山港院区实验楼的一大特色在于:它的很多轮廓都不是垂直的,而是呈现出棱角分明的特点。
去年八月,由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工会举办的第一届浙大衢州“两院”风光摄影大赛已经出了结果。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两所大学的学生们在校园拍摄的作品。
学习摄影技巧的同时,也欣赏下两所大学的美妙风光。

一等奖《仰望者》|吴常周 拍摄
『作品介绍』
2022年9月14日于实验楼E一楼拍摄,窗玻璃倒映的绿意和楼宇与人影重叠,构造出虚虚实实的感觉。
思考者穿行在两院建筑虚虚实实的线条之中,如在科学的、三维的空间世界探寻真理,融入了两院的建筑风格,也很契合浙大的求是精神。
二等奖

二等奖《灿若星辰的浙大人》|魏新崇 拍摄
『作品介绍』
2022年8月4日拍摄于行政楼北侧大草坪。
常山港院区处于一个光污染相对较低的区域,在晴朗无云的夜晚,待到凌晨0点,景观灯关闭后,满天星辰便清晰可见。
本片以北极星为中心,以大草坪上的雕像为主体,采用长曝光得到了星轨效果。

二等奖《彩虹》|汪雅婷 拍摄
空旷的天空,在画面中显示的非常浩大。
一架彩虹横跨南北,在大地与天空的衬托下无比震撼。

三等奖《夜晚行政楼》|潘咏葳 拍摄
『作品介绍』
2022年8月4日拍摄于常山港院区文体中心。
照片展示了行政楼灯火通明的景象,给整个夜晚营造出浓浓的科技与学术氛围。

三等奖《黄昏时刻的两院建筑》|许楠 拍摄
『作品介绍』
2022年8月5日拍摄于叶家大桥。
适逢8月5日研究院万盏灯火齐亮的机会,在研究院附近的叶家大桥上用手机拍摄了浙大衢州“两院”建筑群的风光。
展现了黄昏时刻的“两院”建筑群的宏大壮丽,与远处天空的一抹余晖相得益彰。

三等奖《秋日画展》|朱苏珍 拍摄
利用窗户构成框架式构图。外面的景色,清丽自然。
有窗户的边框下,周围被渲染成黑色,净化周围的环境。
突出了边框内的景色,看上去就像一幅悬挂的画。


巧用水面形成对称构图。







其它优秀作品

《反方向的世界》|吴常周 拍摄
『作品介绍』
2022年9月14日拍摄于行政楼前。
下过雨的路面还湿漉漉的,水面倒影着高大磅薄的行政楼,倒添了一份如梦如画的朦胧,换个角度看世界可能会更美。

《建筑的棱角》|魏新崇 拍摄
『作品介绍』
2022年9月13日拍摄于实验楼C、D栋连廊一楼。
常山港院区实验楼的一大特色在于:它的很多轮廓都不是垂直的,而是呈现出棱角分明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