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也深知这点,随即排出主力和国军在二地激战。
5月10日,18军第11师32团进攻山门(山门是日军右侧交通隘道。4月21日日军133联队数千兵力猛陷山门。),攻势凶猛,山门日军声嘶力竭的向116师团总部求援,但是日军增援部队全被32团击退,5月13日32团收复山门,缴获大洋马300多匹,歼敌千余人。
74军则困难一些,由于洞口方面是116师团的主力所在,5月12日74军暂6师才攻陷洞口外围全部阵地。此时王耀武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他决定让军队修整一天,准备向日军发动总攻。
这是本次会战最大的失误,此时116师团已经接到全军立即撤退的命令。于是于5月12日下令全军经洞口后撤,此时18军攻陷山门以后,已经通过战俘得知日军可能近日总撤退,但是由于对此情报不敢肯定,也没有告知74军。
5月13日74军修整完毕以后,队洞口发动强攻,暂6师仅仅用了5个小时就收复洞口。不过此时已经来不及了,暂6师士兵亲眼目睹116师团如泰山崩塌一样向东方退去(又二个步兵联队,三个工兵联队,还有二个炮兵联队和一个骑兵联队)。
暂六师赵师长不顾部队疲劳,立即率部称夜追击,在途中遭遇日军殿后部队的阻挡。此时74军军长施中诚得知情况以后大为吃惊,命令所有能动的部队全部追过去。芷江机场也全面出动三十五架飞机追击轰炸,最终只全歼了日军殿后一个联队的一千多人,错失良机非常可惜。
大获全胜的尾声:
116师团全军溃逃的同时,国军继续打击关根支队和重广支队
关根支队
关根支队在武阳附近被全歼,其旅团长带领全部军官和少量士兵逃出,在5月20日于34师团会合。
34师团分出自己一部分兵力帮助其重建了二个大队(不过有大半伤兵),并且接受了并没有参战的原属关根支队的217联队,初步恢复了一定的实力。
根据上级命令,关根支队残部和34师团应该立即撤退。
但是后退的路上有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初期没有攻陷的芙蓉山。
芙蓉山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为保证116师团残部成功突围,上级命令关根支队排出自己建制完整的的217联队夺取芙蓉山。
他们认为芙蓉山已经被孤立在后方一个月之久,补给断绝,战斗力应该大减。再加上不过一个营的兵力,217联队兵力是其数倍,打下芙蓉山还是有把握了
关根支队在第34师团的掩护下,22日经桃花坪向西南撤退,6月1日夜渡过资水在九公桥附近集结。
217联队在20日得到溃逃来的116师团120联队和133联队残部2000多人的支援。
21日拂晓217联队出动1000余人开始进攻芙蓉山的狮子山高地,在重炮的掩护下日军一个大队首先渡江,防守狮子山的9连凭借优势地形反击,中国空军10架飞机也向江中日军扫射。日军白天强攻一天,居然没有一人渡过江,一个大队伤亡惨重。
到了夜晚,日军日军趁着夜色以全部主力进攻,终于渡过江,并且开始攻击狮子山阵地。此时国军狮子山工事几乎被日军炮火全部摧毁,守军抵抗几小时以后退守芙蓉山主阵地。
22日凌晨,日军连夜将炮兵部队移到狮子山,其中除了12门迫击炮以外还有4门步兵炮和4门山炮。火炮刚刚准备完以后,日军随即猛烈轰击,很快发射炮弹2000余发,将芙蓉山工事摧毁过半,并且在雷区开辟出一条道路。日军以一个大队兵力冲击芙蓉山碉堡,守军奋力抵抗。双方展开白刃战,反复冲杀10次,日军最终没有成功。
22日,夜晚,日军集中217联队余下1000人,从三面攻击芙蓉山阵地,此时国军守军仅有二个连200人,他们凭借阵前的30米宽的雷区和2道铁丝网抵抗,日军以人海战术冲锋。国军弹药不足,只得在日军靠近时候投掷手榴弹,之后以白刃战克敌,日军连续冲锋6次全部失败。到了夜晚,负责指挥的一连韩连长被一发炮弹集中阵亡,士兵伤亡了过半,余下只有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