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流出来的南阳东站站场布置图除了场内没有链接线外基本还不错。
1. 关于站场规模:站台数和线数完全足够了,没必要上纲上线。参考湖州站,老宣杭线+合杭+杭宁+沪苏湖一共也才5台15线,其中老宣杭线是独立场外 合杭+沪苏湖 都是并入了杭宁场。南阳东现在是郑万合呼南4+9,宁西和南驻阜4+8,加起来已经8台17线的规模了,完全够用了。过多的想法和盲目求大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实现。
2. 引入方向:其实按南阳东的位置,最合理的方式就是分设南阳西站并和南阳东之间增加联络线,其次才是目前公示的引入方式。最次的方案就是南(信阳方向)进北出, 这种方式完全忽略了十堰方向北上的需求,只满足了洛阳方向南下的需求,说实话这两个需求最有长远的还是前者,远期这条线可以形成郑州-南阳-十堰-安康 -成都(重庆)也就是全程350的郑容高铁,目前西成只有250的时速。 后者则需求较小,并且远期呼南全线贯通洛阳方向一样可以南下。并且以洛阳的地位就算宁西和郑万(呼南)不顺接他们也一样又能力开通到广州的高铁,但南阳目前不i行,开通到广州方向的高铁是一直没有争取到。除此之外,还有人提出南北外绕线这总想法 说实话18年之前我也是这样的想法,现在看来这种想法完全是不成熟的,投资大不说利用率也不会高的,目前搞这种模式的不说地级市有没有了,省会几个枢纽目前应该都还还没有过,就算省会以上城市有先例,南阳是不可能实现的。
1. 关于站场规模:站台数和线数完全足够了,没必要上纲上线。参考湖州站,老宣杭线+合杭+杭宁+沪苏湖一共也才5台15线,其中老宣杭线是独立场外 合杭+沪苏湖 都是并入了杭宁场。南阳东现在是郑万合呼南4+9,宁西和南驻阜4+8,加起来已经8台17线的规模了,完全够用了。过多的想法和盲目求大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实现。
2. 引入方向:其实按南阳东的位置,最合理的方式就是分设南阳西站并和南阳东之间增加联络线,其次才是目前公示的引入方式。最次的方案就是南(信阳方向)进北出, 这种方式完全忽略了十堰方向北上的需求,只满足了洛阳方向南下的需求,说实话这两个需求最有长远的还是前者,远期这条线可以形成郑州-南阳-十堰-安康 -成都(重庆)也就是全程350的郑容高铁,目前西成只有250的时速。 后者则需求较小,并且远期呼南全线贯通洛阳方向一样可以南下。并且以洛阳的地位就算宁西和郑万(呼南)不顺接他们也一样又能力开通到广州的高铁,但南阳目前不i行,开通到广州方向的高铁是一直没有争取到。除此之外,还有人提出南北外绕线这总想法 说实话18年之前我也是这样的想法,现在看来这种想法完全是不成熟的,投资大不说利用率也不会高的,目前搞这种模式的不说地级市有没有了,省会几个枢纽目前应该都还还没有过,就算省会以上城市有先例,南阳是不可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