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ミ迷恋``▂.﹏゛吧 关注:13贴子:1,317

「尝试着翻译QAQ」情外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安徽1楼2010-07-23 19:33回复
    丁期
    丁期婉娈有容采,桓玄宠嬖之。朝贤论事,宾客聚集,恒在背后坐。食毕,便回盘与之。期虽被宠,而谨约不为非。玄临命之日,斯乃以身捍刃。
    丁期,年少美貌,仪容光彩照人。故颇为南郡公桓玄宠爱。每当朝中群贤议论政事,抑或四海宾客聚集相谈之时,丁期总是坐在桓玄的背后。桓玄用膳后,总会与之分享※。丁期虽然受宠,然而他为人谨言慎行,从不胡作非为。桓玄命绝之日,他以身护之,挡下了兵利刀刃。
    ※“便回盘与之”是什么意思呢……其实真的挺奇怪的,桓玄自个儿吃晚饭,把盘子递给丁期?莫非是让丁期尽贤妻之职把盘子刷干抹尽么- -这里译为两人共同分享用餐,虽然也蛮离谱……


    IP属地:安徽2楼2010-07-23 20:0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王确
      王僧达为吴郡太守,族子确少美姿容。僧达与之私款甚昵。确叔父休,永嘉太守,当将确之郡。僧达欲逼留之。确知其意,避不往。僧达潜于所住后作大坑,欲诱确来别,杀埋之。从弟僧虔知其谋,禁诃乃止。
      王僧达是吴郡太守,他的同族兄弟之子王确年少而姿容美丽。王僧达与他私下里互通款曲,交往甚为亲密。王确的叔父王休是永嘉太守,想要带王确去往永嘉生活。王僧达想要逼迫王确留下。王确知道他的想法,就避开王僧达不去往他处。于是王僧达便悄悄在自己的住处后挖了一个大坑,想要诱骗王确来与他道别,然后趁机将他埋在坑里解决掉。此阴谋被他的堂弟王僧虔得知,王僧达遭到了堂弟的斥责与阻止,遂罢手。
      ……红颜就是那个祸水,阿弥陀佛。由此可见,人的无耻是无极限的,只要是美人,哪怕那美人是你亲戚你也会得不到手不罢休囧。王僧达的下场颇惨烈,仕途爱情两不顺,后来又因为乱说话被投下狱弄死了。至于小美人王确,……谁知道呢(望天)。


      IP属地:安徽6楼2010-07-23 20:48
      回复
        龙阳君
        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涕下,王曰:“何为泣?”曰:“为臣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所得,鱼也,臣其喜,后得又益大,臣欲弃前得鱼矣。今以臣之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于王也,必搴裳趋王。臣亦曩之所得鱼也,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乎?”魏王于是布令于四海之内曰:“敢言美人者族!”
        魏王与龙阳君乘同一条船钓鱼,龙阳君却突然泫然而泣,魏王问道:“为什么哭了?”龙阳君回答:“为臣所得的这些鱼而哭。”魏王不解:“什么意思?”龙阳君答:“臣起初得了些鱼的时候,感到高兴,后来得了大鱼之后便想把之前的小鱼都丢了。现在我相貌还不曾如何,却能够为大王打点枕边事,而如今四海之内,容貌秀丽的人多了去了。他们若听说臣为大王宠幸,一定马上提着衣裳就跑来大王身边。到那时,臣就成了今天那些先钓上来的鱼,也会遭到抛弃。臣怎能不虑之涕下呢?”魏王听了他的话便颁布号令:以后谁再敢提起进贡美人之事,便诛其族!
        这位……太出名了于是不翻译也没啥- -我最怕的就是哭得梨花带雨的男人了,龙阳君真可谓是男人中的女人,女人中的弱受者也……抱歉我又在胡言乱语ORZ
        于是战国出了一个龙阳君,千年以来所有的断袖者皆成龙阳……


        IP属地:安徽9楼2010-07-23 21:24
        回复
          曹肇
          曹肇有殊色,魏明帝宠爱之,寝止恒同。尝与帝戏赌衣物,有不获,辄入御帐,服之径出,其见亲宠类如此。
          曹肇相貌出众,魏明帝对他十分宠爱,寝睡一直一同。曹肇曾经与魏明帝开玩笑地以衣物作赌,分出输赢时,他就进入御帐中,穿上赢来的衣物径直走出来,由此可见此君受到怎样的宠爱亲昵。


          IP属地:安徽10楼2010-08-09 00:12
          回复
            王承休     
            蜀后主王衍时,宦官王承休,以优笑狎昵见宠。有美色,恒侍少主寝息,久而专房。承休多以邪僻奸秽之事媚其主,主愈宠之。承休取妻严氏,亦嬖于后主,与韩昭为刎颈交,所谋皆互相表里。承休一日请从诸军拣选骁勇数千,号龙武军,自为统帅,特加衣粮,因乞秦州节度史,且云:“愿与陛下于秦州采掇美丽。”后主从之,以此决幸秦之计,中外切谏不从。及车驾至汉州,而魏兵已围凤州。羽书飞报,少主犹谓臣下设计沮其东行,曰:“朕恰要亲看相杀。”已闻诸将弃城走,乃仓皇遁还。王承休拥麾下之师及妇女孩幼万余口,金银缯币,于西番买路归蜀。沿路被掠,迨至蜀,存者百余人。魏主被蜀,斩之。
            前蜀后主王衍在位时,宦官王承休因为善笑懂得与人亲近而受宠。王承休容貌秀美,常常为后主侍寝,久了竟独霸后主寝宫。王承休经常用奸邪污秽之事来谄媚后主,因此后主愈发宠爱他。王承休娶妻严氏,也为后主宠幸,她与韩昭为生死之交,两人所谋勾当互为表里。王承休有一日请求后主允许他从各个军队中挑选骁勇善战的军士数千人,立新军为龙武军,他自立为统帅,为此又多受了许多俸禄,他趁机又请求任官秦州节度使,并且说:“我到任后,希望能够为陛下广觅民间美人。”后主也答应了他,还为此要和王承休一同前往秦州,无论大臣如何劝谏都不为所动。当车队行至汉州时,魏兵已经把凤州都给围了个水泄不通。消息传至,少主还以为是大臣们设计阻止他东行去秦州,说:“朕倒要亲自看看这战事如何!”当听说凤州诸将都已经弃城跑路后,才仓惶地逃回了老家。王承休麾下有军队及妇女儿童数万人口,金银钱财绫罗绸缎都给了西番族人用来买个回蜀的道。他们一路被抢过来,到了蜀国的时候,人只剩下几百个。魏主攻到了蜀国后,便将王承休斩首。
            以色乱朝纲,当诛!王承休这厮典型小人,以色事主,没啥本事却要当官。王衍也是个糊涂蛋,光看表面也不看看别人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对是典型反面教材,我们要严正地口诛笔伐之。


            IP属地:安徽11楼2010-08-09 00:32
            回复
              车梁     
              山西车御史梁,按不某州,见拽轿小童,爱之,至州令易门子。吏目以无应。车曰:“如途中拽轿小童亦可。”吏目又以小童乃递运所夫。驿丞喻其意,进言曰:“小童曾供役上官。”竟以易之。强景明戏作《拽轿行》云:“拽轿拽轿,彼狡童兮,大人要。”末云:“可惜吏目却不晓。好个驿丞到知道。”
              山西御史车梁,考察某某州县时,看到为自己拉轿子的小孩子,十分恋爱,到了地方府衙他要求换门童,吏目(官名)回答说没有人手。车梁便说:“就像今天给我拉轿子的孩子那样也可以。”吏目却又说那小童身份低贱只适合做个拉轿子的什么什么的。而驿丞却听出了车梁的弦外之音,就进言道:“那个小童也曾经服侍过高管的。”如此这般门童便换了。强景明曾经戏作《拽轿行》说:“拽轿的拽轿的,那个相貌聪慧的小童就是大人要的。”结尾还说:“可惜吏目太笨不知晓,那驿丞却看明了。”
              ……这种故事好滥了,好像古代天天都在发生这样的事情似的……


              IP属地:安徽12楼2010-08-09 00:44
              回复
                梁生     
                梁生,东粤小吏也,所嬖狡童为邑长俞华麓所夺。俞每出,童乘马随之。梁愤甚,乃挟利刃俟童于路,折胁之,使下,遂挟以西窜。俞抵衙,问童何在,左右以马不进对。久之,徒马耳。俞怒甚,左右亦惊异。询诸途人,言梁生也;而梁生家云生实未归。有司承俞旨索之,不获,乃梏其父而悬重赏购生。生居西粤岁余,闻俞迁去,乃归。有司以俞猎外色已甚,颇不直之,以故释生父,而纵生不问。生与童相好如初。
                梁生是东粤的一个小官,他所喜爱的一个小孩童被邑长俞华麓夺走了。俞华麓每每出行的时候,小童都会乘着马跟随。梁生看着十分愤怒,就揣着利器在路上等着这小童,抓了他把他拽下马,就夹带着向西逃走了。俞华麓到了府衙后,问小童去了哪里,下人们都说还没回来。过了一段时间后,就只有马回来。俞华麓十分生气,下人们也觉得很奇怪,询问一路上的人,都说梁生把那小童给带走了;而梁生的家人又说他真的没回家里来。有司(官名)丰俞华麓命令去索要二人,也没要到,就把梁生的父亲抓起来并且悬赏重金捉拿梁生。梁生在西粤住了数年,听说俞华麓调离了东粤后才回去。因为有司知道俞华麓喜好同性已经深入骨髓,一直觉得这种行为很不正派,所以就放了梁生的父亲,也不管梁生逃走的事。梁生与那个小童又和好如初了。
                噢噢噢!爱情战胜权贵的伟大故事QAQ!(殴打)


                IP属地:安徽13楼2010-08-09 00:5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万生     
                  龙子犹《万生传》云;万生者,楚黄之诸生也,所善郑生曰孟哥。始遇郑于观优处,垂髫也,未同而言应,进以雪梨,不却。万喜甚,期明日更会于此,将深挑之,而郑不果来。访其耗,则已奉父命从学中州矣。惘然者久之。凡岁余,父遇诸途,则风霜盈面,殊不以故吾。万心怜乃更甚。数从周旋,遂缔密好,邑少年以为是鬼子者,而亦狡童耶,欲相与谪郑以耻万生。万生不顾也,匿郑他所饮食焉。久之,郑色泽如故,稍行都市中,前邑少年更相与夸郑生美,争调之。郑亦不顾,盖万与郑出入,比目者数年,而郑齿长矣。万固贫生,而郑尤贫。万乃为郑择婚,且分割其舍三之一舍之,而迎其父母养焉。万行则郑从,若爱弟;行远则郑为经理家事,若干仆;病则侍汤药,若孝子。斋中设别榻,十日而互宿,两家之人,皆以为固然,不之讶。叩其门,登其堂,亦复忘其为两家也。子犹曰:“天下之久于情,有如万、郑二生者乎?或言郑生庸庸耳,非有安陵、龙阳之资,而承绣被金丸之嬖,万生误矣。虽然,使安陵、龙阳而右嬖,是以色升耳。乌呼,情!且夫颜如桃李,亦安能久而不萎者哉?万惑日者言:法当客死。乃预属其内戚田公子及其友杨也:万一如日者言,二君为政,必令我与郑同穴。吁!情痴若此,虽有美百倍,吾知万生亦不亦不与易矣。郑生徇徇寡言,绝与浮薄子不类,而躯殊渺小,或称之,才得六十斤,亦异人也。
                  龙子犹的《万生传》记载:万生是楚黄地区的学子。他喜欢一位姓郑名孟哥的学生(我喷=[]=),最初二人相遇是在一个看优伶表演的地方,那时郑生还只是一个垂髫少年,并未与万生产生同样的情愫并言语示好,不过万生给他雪梨吃的时候,他没有拒绝。万生感到十分高兴,与郑生约好第二天仍在此地相会,到时深入了解。但郑生最终没有来。万生到处去打听原因,才知道郑生已经奉父亲的命令去中州求学了,万生因此而感到心中怅然若失。过了几年后,万生的父亲在路上偶遇郑生将他带回,郑生形容沧桑,已不复当年模样。万生对他的怜爱更加不可收拾。他多次向郑生倾诉衷肠,终于两人秘密地相互结好,同乡的少年见郑生一副饱经风霜的面容,也算是狡黠聪慧的少年吗,便奚落郑生来耻笑万生。万生不在意这些,只是将郑生藏到了别处来好好照顾他。过了一段时间后,郑生又恢复了气色,在都市里一露头,那些以前嘲笑他的年轻人便都转过头来夸郑生美貌,争相向郑生示好。郑生也从不管这些追求者,郑生与万生两人一同出入生活了数年,郑生也渐渐年长了,万生虽然贫困,但郑生比他更拮据。于是万生就替郑生择婚,并且把家让出三分之一给他,还把他的父母接过来侍奉。万生出行郑生便一定跟随,就好像是他心爱的弟弟一般;万生若要出远门郑生就替他料理家事,仿佛一名干练的仆人一般;万生若生病郑生便侍奉汤药,仿佛是万生孝顺的儿子一般。万生的屋斋中还另有一张床,每隔十日两人便会同寝,而两家人竟然都把这看做常事,丝毫不觉惊讶。每每敲门登堂拜访,双方都会忘记原来是两家人。
                  龙子犹说:天下之人情有如此深远的,还有如同万、郑二人这样的吗?有人说郑生一生太平庸,不像龙阳和安陵那般凭借美貌而得到高位者的宠幸,他跟着万生是浪费了自己的好相貌。即便安陵与龙阳的确十分得宠,但都是因为容貌出众。唉!情感这东西他们曾经拥有吗!就算相貌鲜艳仿佛桃李芬芳,难道还能永葆青春容颜不老吗?万生曾因为算命的人说他“命里注定会客死他乡”而感到十分惶惑,他便预先告诉自己的内戚田公子和他的好友杨也说:万一真像那算命的说的,我俩最终天各一方,也一定请你们帮忙将我俩葬在一起。唉!痴情到这般地步,就算是比郑生美几百倍的人,我也知道万生一定不会与他们交换的。郑生温顺寡言,与那种轻薄的人绝非一类。他的身躯奇特得小巧,有的人给他称重,只有六十斤,也是一个奇人啊。
                  ……翻得我累死QAQ幸亏有参考……这篇讲述的故事很感人,没有色弛而爱衰,只有相知相伴相扶相守,细水长流却意笃情深,……关于里面万生给郑生找老婆这方面,似乎以前断袖者对结婚不结婚不太看重……?


                  IP属地:安徽15楼2010-08-09 16:35
                  回复
                    襄城君     
                    楚襄城君始封,衣翠衣,带玉钩,履缟舄,立乎水上,大夫庄辛见而说曰:“愿把君手可乎?”襄城君不言。辛迁延进曰:“君不闻鄂君乎?乘青翰之舟,张翠盖,会钟鼓之音,越人拥楫而歌曰:‘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于是鄂君举绣被而覆之。”襄城君乃奉手进辛。
                    楚国襄城君刚刚受封的时候,穿着一身翠色衣裳,腰配玉钩,穿着纯白的木屐,站在水上(水上?),大夫庄辛看见了他于是说:“能够牵您的手吗?”襄城君面露怒色,没有说话。庄辛便走近说:“您没有听过鄂君吗?他乘着青翰舟(不知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反正这就是个船的名字),张起碧绿的船盖,听着钟鼓之音,越地有个人摇着桨唱歌道:‘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结果鄂君停到了这首歌以后便拿过一条锦绣被衾披在了越人的身上。”襄城君听了,便举起手与庄辛相牵。
                    这个故事……好萌!越人歌啥的最有爱了QAQ!庄辛执子之手啥的最萌了QAQ!襄城君一定是傲娇吧XD(殴),顺便那个‘水上’的问题,我觉得应该翻译成水边,不然怎么能让庄辛一开始牵不到手后来牵到呢XDDDD


                    IP属地:安徽17楼2010-08-09 17:08
                    回复
                      潘章     
                      潘章少有美容仪,时人竞慕之。楚国王仲先闻其名,来求其友,因愿同学。一见相爱,情若夫妇,便同衾枕,交好无已。后同死而家人哀之,因合葬于罗浮山。冢上忽生一树,柯条枝叶,无不相抱。时人异之,号为共枕树。
                      潘章年少时相貌秀美,姿态优雅,当时有很多人争相去追求他。楚国的王仲听说了潘章的名字后便来与他做友人,也希望能与潘章做同学。结果二人一见便相互爱慕,情深如夫妇一般,于是二人寝同席,感情好得仿佛没有尽头一般。后来二人一同死去。家人都感到十分哀伤,便将二人合葬于罗浮山。二人的坟冢上突然长出一株树,树枝条枝叶都相互缠绕在一起。当时的人们都感到十分惊异,将这株树命名为共枕树。
                      十分简单的一个小故事但是感情却十分感人真挚,很久以前的《孔雀东南飞》中便有双生梧桐相依,见证二人情深意重,而潘章与王仲的共枕树实则亦然。古文言简意赅,往往不费过多笔墨,但一字一句都细致而深刻,此文虽然短小,但留下了无数的空间让我们去想象,究竟是怎样一对情笃似夫妇的少年,共生共死,死后依旧不愿分离。


                      IP属地:安徽18楼2010-08-09 17:17
                      回复
                        插花:襄城君的那个故事俺又去查了一下,发现最后庄辛说的鄂君与越人的故事翻译有偏差……要怪就怪古人太含蓄吧- -披绣被的那个并不是简单披个被子啥的,而是同窗共寝,特此标注。


                        IP属地:安徽20楼2010-08-09 18:03
                        回复
                          安陵君     
                          江乙说安陵君缠曰:“君无咫尺之功,骨肉之亲,处尊位,受厚禄,一国之众,见君莫不敛衽而拜,抚委而服,何以也?”曰:“过举以色,不然无以至此。”江乙曰:“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是以嬖色不敝席,宠臣不避轩。今君擅楚国之势,而无以自结于王,窃为君危之。”安陵君曰:“然则奈何?”曰:“愿君必请从死,以身为殉。如是必长得重于楚国。”曰:“谨受命。”三年,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天。野火之起也若云霓;兕皋之声若雷霆;有狂兕*1车衣轮而至,王亲引弓而射,一发而殪。王抽旃旄而抑兕首,仰天而笑曰:“乐矣,今日之游也。寡人万岁千秋之后,谁与乐此矣?”安陵君泣数如下,进曰:“臣入则编席,出则陪乘,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试黄泉,蓐蝼蚁,又何如得此乐而乐之。”王大悦,封缠为安陵君。魏阮籍诗曰:“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罄折似秋霜。流盼发姿媚,言笑吐芬芳,携手等欢爱,宿昔同衾裳。”
                          江乙对安陵君缠(缠是这人的名字)说:“你对大王毫无功绩,也不是大王的血亲,却处在这么一个尊贵的地位,享受如此优渥的俸禄,这一国的民众见了你都没有不行礼跪拜的(敛衽而拜、抚委而服:礼仪,反正都是表示对安陵君的敬畏),这是为什么?”安陵君回答说:“受到这样优厚的待遇全是凭借我这姿色,不然哪会过这样富贵的生活。”江乙说:“如果人与人之间是为了钱而交往,那么钱财用尽了人之间就断交了。如果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因为其中一人有美貌姿色,那么这人容颜凋零后另一人对他的爱就渐渐淡漠了。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受到宠爱的女子在连一床席子都还没睡破的时候就已经不再受宠,受宠的臣子在车轮还没有损坏的时候就不再见幸的原因。现在您独揽了楚国大权,却没有什么能将您与君王长久相系的筹码,鄙意以为,您现在正处在十分危险的处境中啊。”安陵君说:“可这又该怎么做呢。”江乙说:“您必须请求楚王让您伴他百年,以身殉葬,这样您就可以在楚国长久的得以重用。”安陵君说:“那我就谨尊先生的意见了。”三年后,楚王于云梦泽出游(云梦:似乎是洞庭湖湖北部分称云泽湖南部分称梦泽),随行车马成千,旌旗蔽天。野火烧起来仿佛天边的云霞,兕兽嚎叫的声音仿佛雷霆万钧。有一头狂兽跑到了车轮边上,楚王亲自引弓搭箭射杀,一发便使野兽毙命。楚王抽出箭来按着野兽的头(这句不解,“旃旄”查到是指赤色旗帜,可放在此处不知如何翻译,虚心求教),仰天大笑着说:“今天的出游真是尽兴啊!……只是不知寡人百年之后,还有谁能陪伴我再如此开心了。”安陵君听了,流下眼泪来说道:“臣在内愿为大王编席,在外愿陪伴大王出游,即便大王百年之后,我也愿陪伴大王共赴黄泉,在地下为大王尽忠,还哪有比这更快乐的事情呢(或翻译有误,此句不解)。”楚王听了十分高兴,便封缠做了安陵君。
                          ……本来不想译这篇,因为太出名了- -不过既然龙阳都译了,那这篇就将就一下吧。不愿意查资料所以肯定有不少地方是有误的……


                          IP属地:安徽21楼2010-08-13 18:59
                          回复
                            好了。情外类就此结束。知道没译完,我本来就是挑着看。有些很无聊,提不起兴趣翻译,比如里面有好几个其中一方死翘翘以后变鬼招魂的……实在无趣。还有一个记得是小攻TX姑娘结果犯事的……更无趣。只译了几篇。而且水平不照估计很多地方偏差很大吧。不过能力有限我也就做到这地步了。
                            此贴就挂这儿,如果以后有谁撞到这儿,读后有感,烦请不吝赐教。某在此先拜谢。


                            IP属地:安徽22楼2010-08-13 19:0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插画:安陵君的“蓐蝼蚁”之解:表示安陵君愿意先于楚王一步去黄泉为他打扫干净地下的那些小虫子小蚂蚱,……简单来说就是死后也愿意向他尽忠的意思。


                              IP属地:安徽23楼2010-08-13 19: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