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战争:750年—755年,唐朝云南太守张虔陀侮辱南诏王妃,并得寸进尺密奏南诏王阁罗凤愤怨之罪,阁罗凤迫不得已,一怒之下攻杀张虔陀而归附吐蕃,唐朝出兵讨伐南诏,南诏在吐蕃的支持下逆战唐军,屡战屡胜,唐朝屡战屡败,唐朝在南诏战场上前后丧师将近20万众。
第二次战争:779年,南诏、吐蕃合兵10万进攻唐朝西川,唐军组织反击,双方交战,唐朝大胜,南诏、吐蕃大败,南诏、吐蕃组织的1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经此一战,吐蕃与南诏关系破裂,为南诏不久后重新归附唐朝埋下伏笔。
第三次战争:829年,唐朝西川节度使杜元颖治兵无方,常常纵容手下士兵进入南诏境内劫掠物资,南诏王蒙嵯颠为报唐朝轻视自己之仇,于公元829年大发兵进攻唐朝西川,连续攻陷嶲、戎、邛三州,并攻克成都外城,掳走成都民众、工匠数万,使“成都以南,越嶲以北,八百里之内,民畜皆空”。给唐朝带来相当程度的耻辱。
第四次战争:860年—866年,南诏王蒙世隆与唐朝争夺安南之战,唐朝大胜,南诏大败,唐朝将领高骈斩首南诏军首级3万余级,生擒2万7千人,收复安南全境,南诏欲立足安南开疆拓土的野心被唐朝挫败。
第五次战争:869年—870年,南诏攻唐朝西川之战,唐朝先败后胜,南诏进军之初一路高歌猛进,连战连胜,一直打到成都城下,而后唐朝组织主力部队反击,南诏被唐朝主力部队数次击败,损失惨重,狼狈逃出西川。
第六次战争:873年到875年,南诏第二次攻唐朝西川之战,唐军胜利,南诏败而退兵,南诏王蒙世隆最终未能实现攻拔西川、入主中原的梦想,南诏军力经此连番大战已被严重削弱,自此双方开始议和休战。
唐朝、南诏经过百余年时断时续的连番交战,双方国力都已为之消耗殆空,于是唐朝、南诏在跨世纪的兵戈相对中,互相耗光了对方的国力,从而同归于尽,一起走向了灭亡之路。
第二次战争:779年,南诏、吐蕃合兵10万进攻唐朝西川,唐军组织反击,双方交战,唐朝大胜,南诏、吐蕃大败,南诏、吐蕃组织的1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经此一战,吐蕃与南诏关系破裂,为南诏不久后重新归附唐朝埋下伏笔。
第三次战争:829年,唐朝西川节度使杜元颖治兵无方,常常纵容手下士兵进入南诏境内劫掠物资,南诏王蒙嵯颠为报唐朝轻视自己之仇,于公元829年大发兵进攻唐朝西川,连续攻陷嶲、戎、邛三州,并攻克成都外城,掳走成都民众、工匠数万,使“成都以南,越嶲以北,八百里之内,民畜皆空”。给唐朝带来相当程度的耻辱。
第四次战争:860年—866年,南诏王蒙世隆与唐朝争夺安南之战,唐朝大胜,南诏大败,唐朝将领高骈斩首南诏军首级3万余级,生擒2万7千人,收复安南全境,南诏欲立足安南开疆拓土的野心被唐朝挫败。
第五次战争:869年—870年,南诏攻唐朝西川之战,唐朝先败后胜,南诏进军之初一路高歌猛进,连战连胜,一直打到成都城下,而后唐朝组织主力部队反击,南诏被唐朝主力部队数次击败,损失惨重,狼狈逃出西川。
第六次战争:873年到875年,南诏第二次攻唐朝西川之战,唐军胜利,南诏败而退兵,南诏王蒙世隆最终未能实现攻拔西川、入主中原的梦想,南诏军力经此连番大战已被严重削弱,自此双方开始议和休战。
唐朝、南诏经过百余年时断时续的连番交战,双方国力都已为之消耗殆空,于是唐朝、南诏在跨世纪的兵戈相对中,互相耗光了对方的国力,从而同归于尽,一起走向了灭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