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原鸡吧 关注:2贴子:66
  • 45回复贴,共1

为什么素食者很少生病?……(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二个疑问和狮子不吃鬣狗
多年以后,也就是前段时间,我在学习研究生态农业,思索如何构建生态循环体系时,不知怎么联想到为什么狮子不吃鬣狗的问题。然后,这第二个疑问忽然之间迎刃而解了!且听我慢慢道来。
狮子不吃鬣狗,并不是因为有些人说的鬣狗肉太臭或肉太少,狮子不只是不吃鬣狗,它也不吃同类、猎豹、花豹等。这其实是个生物链的问题,处于顶层的食肉动物基本(极端情况下除外)不吃同属顶层的所有动物。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自然界中的毒素,会在生物链中逐层不断累积(其中部分会被代谢分解),因此,顶级掠食者体内就聚集了大量毒素,如果顶级掠食者再食用顶级掠食者,过高的毒素浓度就会导致它们生病甚至死亡。
这个逻辑不是只对顶级掠食者有效,而是对生物链中的所有生物有效,即食用比自身低级的生物是安全的,而食用同级或高级的生物就可能出问题。
回到第二个疑问,现在已不是物资匮乏的时代,各种饮食习惯(除非过于极端)其实都足以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而决定人的健康状况的,不再是营养水平,而是摄入的毒素的多少!
这是个颠覆性的论断!对健康和养生理念的纠正完善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我不知道此前有没有人提出过这个论断,反正我是独立思考得出这个结论的。
当然,我没有足够的资源或者根本无法(无法证明的东西太多了,人的智能本就很有限)去证明这个论断,所以姑且称之为假说吧,重要的是,从这个假说出发,健康领域很多原本无法解释的现象变得顺理成章,很多难以自圆其说的理论不攻自破,所以,我有理由相信,这个假说比其它所谓“科学结论”更可信、更有价值、更符合实际,因而更科学。
狮子和鬣狗(图片来自网络搜索)
进一步讨论
有人可能会从另一个角度解释第二个疑问:肉食者可能营养过剩,从而对健康起到了副作用。这有一定道理,但我觉得这可能犯了我在谈第一个疑问时提到的同样的错误:轻视了人体的智能和适应调节能力。从来没有人因为喝水多了喝出肾病,也从来没有人吃饭多了吃出糖尿病。真正导致人生病的,不是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而是食物中含有的各种毒素!
有人可能又说了,好吧,就算你说得对,但是我们并没有食用肉食动物啊,我们吃的肉食,基本都是草食动物。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引出了一个更具现实意义的重大问题:食物尤其是畜禽的安全性。

畜禽的安全性
在进一步分析之前,我们先来梳理一下毒素在生物链中的循环过程:自然界(无机环境)存在一定的毒素浓度(基础毒素浓度),沿着生物链,从植物、草食动物、杂食动物到肉食动物,逐层累积升高,这是个增量过程。减量过程包括两个:一是生物自身具备一定代谢毒素的能力,越健康的生物代谢能力越强而生病的生物代谢能力较弱或无法代谢,不过这个减量有限,总体还是增加的;二是生物死亡后会被昆虫和微生物分解,毒素水平也大幅降低,最后回归到无机界,这是毒素减量的主力。
回到肉食的问题。的确,人类食用的畜禽,大多是草食性的,鸡鸭虽说是杂食的,但其捕食的动物,主要是昆虫蚯蚓等低等动物,因此基本可归为草食动物,在生物链分层中,处于人猿猴等杂食动物之下,人类食用畜禽应该是安全的。
然而,现在的畜禽还是原生的畜禽吗?现在的畜禽绝大部分是集约化养殖和吃饲料长大的,这种养殖方式给畜禽带来了巨大(甚至是本质)变化,本文对此不作深入揭示,只罗列几个要点:
饲料中包含过多的精料和动物成分,其中很多还是来自病死动物,比如孵化场的死胚蛋、养殖场病死的畜禽鱼虾,屠宰场的边角料等,在这样的饮食结构下,畜禽事实上已经不再是草食动物,而是与人类同层的杂食动物!其体内的毒素水平自然升高一个等级。
饲料端或养殖端滥用药物和激素,进一步推升毒素水平。
高密度养殖、滥用药物、过多的精料等严重损害了畜禽的健康,畜禽大多处于病态,代谢毒素的能力大大降低。
上述因素导致畜禽体内的毒素浓度实际上超过了杂食动物甚至肉食动物,人类再食用这些畜禽还能安全吗?

未完,因贴吧字数限制,无法转载整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去百度搜索“天原鸡”进入作者主页阅读原文及更多讨论。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4-28 19:04回复
    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假说:人类的健康状况主要受到摄入毒素的多少影响,而非所摄入营养物质的多少。该假说认为,生物链中的毒素会逐层不断累积,使得处于生物链顶端的食肉动物体内的毒素浓度极高,因此,这些食肉动物不会食用同属于顶层的动物,以避免过高的毒素浓度导致生病甚至死亡。此外,文章还认为,人们生病的原因不是因为营养过剩,而是因为摄入了食物中的毒素。
    然而,这个假说并不完全正确。首先,食物中的毒素确实可能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但它们并非是唯一的因素。人类摄入的营养物质数量和种类也同样重要,因为它们对人体的正常运作和健康维护至关重要。其次,生物链中的毒素并不是每个物种都会逐层累积,因为某些物种会将毒素代谢分解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将其排出体外。此外,即使是处于生物链顶端的食肉动物,也并非不会食用同属于顶层的动物,例如狮子偶尔会食用豹子等同属于顶层的动物。
    此外,文章中关于肉食动物体内毒素浓度极高的说法也需要进一步的澄清。虽然肉食动物摄入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它们的猎物,但是这些猎物所积累的毒素不会全部传递到肉食动物的体内,因为一部分会在代谢过程中分解掉。而且,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动物往往具有较强的代谢能力,它们可以将毒素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并排出体外。因此,肉食动物的体内毒素浓度并非绝对高于其他物种。
    最后,文章中关于食用草食动物比食用肉食动物更安全的说法也有些片面。草食动物在生长过程中也会接触到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如果这些有害物质未能被有效清除,它们也会在草食动物的体内积累,并对其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果这些有害物质未能被有效清除,它们可能会在食物链中被传递给肉食动物。肉食动物食用含有有害物质的草食动物,这些有害物质可能会在其体内进一步积累,并对其健康产生更大的影响。
    某些重金属,如汞、镉和铅等,以及某些农药和化学物质可能会对动物的生殖、神经和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疾病和死亡。因此,为了保护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清除这些有害物质的积累。例如,在工业和农业生产中使用环保技术和措施,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和使用量;定期检测食物和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污染源;采用有机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方法,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依赖等等。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5-02 02:56
    收起回复
      你是我在贴吧遇到的第一高人,能够得到你的点评,甚感荣幸。下面就你的点评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我提出的“毒素决定健康”假说是有时代背景和相对的。营养和毒素对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但在不同条件下,其影响力会发生变化:在物资匮乏的时代,营养作为维持人体机能的基本要素,其对健康的影响就超过毒素而成为影响健康的主因;而在营养充足甚至过剩的时代,毒素对健康的副作用就凸显出来,成为决定健康的主因,当然,我只是说主因而不是唯一因素。
      二、关于“毒素沿生物链聚集”(即生物富集作用),这不是我提出的,而是生物界比较普遍认可的理论。我觉得这一理论比较可信而且争议较少就直接引用了。当然,虽然这一理论早已写入中学的生物课本,并不代表就一定正确。科学界做过大量实验来验证这一理论,比如静态地检验大量不同层级的生物比较其体内的毒素水平,或动态地监测发生实际食用关系的两个生物体内的毒素变化等,结果基本是正面的,但这种试验也只能称作佐证,而不能称为验证更不是证明,因为:首先,即使检测范围是“大量的”,但相对整个自然界来说,依然是局部和极少量的;其次,我们只能检测已知毒素中一部分,还有很多没有或难以检测,更有很多未知和未证实的毒素;第三,检测的只是生物体内的局部毒素水平而不是整体;等等,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不过,我认同这个理论有三个理由:1、有大量佐证而极少出现反证;2、符合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或逻辑,这些基本规律是跨领域的;3、如果否定这一理论,就很难解释食肉动物不吃食肉动物(当然,我们不能绝对地去解读这个提法,狮子饿急了确实可能吃掉猎豹或鬣狗,但正常情况下不会,真实的世界不存在绝对的事情。)的现象,这基本是写入动物基因的本能,而动物的本能大多蕴含着大智慧。
      三、关于生物体代谢毒素的能力。我文中谈到了四点:1、生物体具备一定代谢毒素的能力,这一点应该没有争议;2、越健康的生物代谢毒素的能力越强而生病的生物代谢能力较弱,似乎也没有争议;3、生物体代谢毒素的能力是毒素减量的一部分,但程度有限,总体是增加的,对这点有不同看法;4、微生物和昆虫等低等动物是毒素减量的主力,好像也没有争议。那么就聚焦第3点,就是较高层的生物在食用了低层生物后,经过其机体代谢,体内的毒素浓度究竟是高于还是可能低于被其食用的生物,这确实很难去推断,但可以简单地佐证,这个争议其实就是第二大段关于“毒素沿生物链聚集”的争议,所以,请参照第二大段。同样地,我们不能绝对地去解读,我不否定在特定的时间段、特别的个体甚至少量的物种具备这种特别强大的解毒能力,但大多数物种包括人类不具备这样的解毒能力,人类才是我们关心的重点。
      四、关于你的最后一段,我非常认同。本文的末尾,因为篇幅限制没有转载到贴吧,就谈到了类似的观点。本文虽因对素食者健康状况的观察引发,但并不是在分析讨论素食荤食的优劣,而是呼吁更多地关注食物中的毒素,关注食品安全,降低摄入的毒素总量。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5-02 14:09
      收起回复
        认真看完,学习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5-03 10:09
        回复
          总算看到你的回复了,怎么又拉黑我了?只好发到这里。
          我能把你的这个回应理解成你否认使用了AI吧,好,关于这个我们可以在隐居吧的帖子里去争论,在这里我只想理性地讨论问题:
          1、关于主次之分,恕我愚钝,我还是没看出来,你可否直接明确地给予回答?
          2、我前面给你的是个问题链,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可否就第二个问题作个回应?
          3、我说的有时代背景,是指当前食物富足、普遍不缺乏营养的现状,而你理解成“历史时代”;我说的营养对健康的影响弱化而毒素的影响凸显,是指因为大家普遍不缺乏营养,所以很少因为营养不足而使健康受到影响,而你纯粹从字面理解成营养物质对健康的影响。我觉得这是只有机器才会犯的错误,也请你就此作个回应。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5-04 11:59
          收起回复
            好,我们可以继续讨论,只要讨论是建设性的,其实使用AI也没有问题,如果AI能帮助发现问题提供论据,也是件很好的事情。
            讨论的目的不是争个输赢分出高下,反正我对此毫无兴趣,而是辩出真理解决问题。很期待你对文中两个疑问的解释,期待的不仅是答案,而是只有当我们专注于解决问题时,思维模式和思考的方向才会趋向一致,专注于核心问题而不会纠缠于一些细枝末节和小概率事件。
            建议你先花点时间去看一下我的百家号,那里不少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也做了很多回应,这应该有助于我们从更高的起点并且更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
            另外,你提到了需要数据、科学依据和与主流观点相符。关于数据和科学性,我在百家号里有专门说明,请先参看一下。至于是否与主流观点相符,答案一定是不符的,如果是科学界已经解决的问题,我不会专门去思考探索和发文讨论。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5-04 19:23
            收起回复
              你依然是在避实就虚,如果这就是AI的水平,我们没必要讨论下去了。
              说下我对AI的看法吧,我本行就是IT业的,可以不自谦地说,是中国IT业的鼻祖,而且我是做核心系统的。
              我对AI的评价一向很低,认为从来没有实现过真正的智能,最近关于openAI的报导很让我吃惊,一度让我反思我的评价是不是错了。感谢你给了我一次与AI面对面的机会,说实话,现在的AI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很让我吃惊,尤其是不知道对方是AI时,我会认为对方是真正的高人甚至神人。
              然而,AI的强项依然只局限在论述表达等主动性行为上,不过这本就是电脑的强项。被动性行为,如理解力,有很大的进步但依然有明显欠缺,没有突破性进展。至于真正的智能部分,如思维和创新能力,依然完全没看出来。
              简言之,如今的AI技术,有长足进步但没有突破性进展。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5-15 18:3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