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a_可乐吧 关注:18贴子:3,922
  • 2回复贴,共1

论曹操一生的最大失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曹操,字孟德,是历史上东汉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我们家喻户晓的人物。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先有黄巾军起义,后有董卓专权,诸侯各自为政。曹操一生戎马倥偬,南征北剿。初随袁绍讨董卓,公元196年,迎汉献帝刘协于洛阳。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在赤壁征江南的战役中,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打败,天下遂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无论正史和野史,曹操都被冠以奸贼之名。曹操真的是一个奸贼吗?他是否能摆脱历史对他奸贼的指控?我对这个问题颇感兴趣。
   
   按理说,当时已是汉朝末年,诸侯割据的局面已然形成。各个诸侯自拥兵将,诸侯之间连年混战。汉王室在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虚设而已。孙权虎据江东,刘备屯兵西川,可他们都不是奸贼,为什么奸贼之桂冠独独落在曹操的头上?
   
   仔细想来,曹操一生犯下了一大战略性的错误。因此他后来即使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逃脱历史对他奸贼的指控。这不能不说是他人生的一大悲剧。
   
   这个致命的错误就是曹操迎奉了汉献帝刘协。当他迎奉天子时,他确实可以借天子之诏以令诸侯。在军事上可望屡屡得利,这也确实是曹操迎奉刘协的本意。可是,在政治上,这一举措却大错特错,使曹操骑虎难下,只好永远背奸贼之名,令历史唾骂了。
   
   论我们来具体地分析一下曹操迎奉汉献帝的得与失。
   
   当曹操迎奉天子后,他立即借机扩大自己的影响。以汉臣相自居,并且以天子之诏命诸侯之间互相攻打,主要借机消灭那些对他有潜在威胁的对手,也使诸侯之间互相消耗实力。这对曹操早期在军事上的节节胜利是起一定作用的,但我不认为它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真正起关键性作用的还是曹操的任人唯贤和他的军事才能。曹操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而且他又善于笼络人心,很早就有了一大批谋士和能征惯战的武将。我们可以从他对关羽的特殊优待看出他的求贤若渴,爱才如命。甚至对于反复无常的吕布,他也因惜才而不肯加害,是刘备在旁边敲边鼓才使他最后下决心杀掉吕布,以绝后患。因此,曹操早期的胜利几乎是必然的,即使不利用汉天子的影响。
   
   另一方面,因为曹操迎奉了汉献帝,他也招来了许多敌人。曹操的第一个敌人是汉献帝自己。当曹操最初迎奉他时,他正是在走投无路的当口。汉天子欣喜若狂,觉得自己四处流浪,担惊受怕的日子终于终结了,他可以以天子之名号令天下。却不料曹操并不想让汉献帝真正地执掌大权,他只不过是在利用汉天子之名罢了。这样,矛盾自然就不可避免。汉献帝不愿意做一个傀儡皇帝,曾写带血诏书密令天下诸侯讨伐曹操。
   
   朝中的诸臣以及汉朝江山的捍卫者都是曹操的潜在敌人。比如太医吉平曾图谋用毒药害死曹操,为朝廷除害。只因事情败露而没有成功。另外,各路诸侯也是曹操的敌人。他们或者忠于汉室,讨伐曹操,或者为了扩充自己的地盘,以讨伐奸贼为名,与曹操为敌。
   
   因此,如果说迎奉汉献帝在早期对曹操还有些作用的话,那么几年之后就有百害而无一利了。这不能不说是曹操一生中的巨大失策,也是他一生最愚蠢不过的举措。
   
   其实,只要曹操迎奉了汉献帝,他就做不得忠臣,而只能做一个奸臣了。曹操在迎奉天子之前,已经颇有势力,显然他不愿意把自己辛苦打下的地盘拱手让人,有谁会这样做了?即使是刘备,也不会心甘情愿。如果他不愿意拱手相让,必然要凌驾
   于天子之上,天子必然是傀儡。如此一来,曹操身为人臣,却控制着君王。不是奸贼是什么?他有办法逃脱历史对他的指责吗?
   
   曹操这样做对他的人身安全也是堪虑的。因皇帝不愿意有名无实,其它的大臣们也会因为曹操欺凌主上而抱不平。曹操必须时刻提防别人的谋害,真是内忧外患,恐怕连觉都无法睡好。
   
   也许有人会说,曹操要是让出权力就好了。但我觉得曹操是不肯这样做的。姑且不说他的个人抱负也许从此夭折,他自己也不一定能够免于祸端。他曾经权力过重,军队本是他的。汉献帝能容他吗?朝中其它的大臣能容他吗?一旦他完全放弃权力,他也许会死无葬身之地。
   
   如果曹操不迎奉天子,凭他的实力和才干,他也同样能得到相当的地盘。汉献帝也许会被人杀死,各路诸侯可能会自立为王。即使汉献帝不死,他对诸侯们已没有了控制力。曹操曾说,如果没有他,天下不知道会有多少叛逆之王。言下之意,汉室应该感谢他才对。其实不然,有谁会感谢一个欺凌主子的臣下呢?实际上,天下叛逆之王过多对曹操并没有什么不好,他也可以趁机自立为王,何须仰赖别人。当你仰赖别人的时候,即使江山是你打下的,你还得俯首称臣,否则你就是奸臣贼子。
   
   让我们来比较一下曹操和孙权。孙权没有迎奉天子,他拥有江东之地。他没有来自汉献帝的威胁,朝中的臣子们也不会恨他,其它的诸侯也不会因为他欺凌其主而怒气不平。他不用担心有人会想尽手段谋杀他。时机成熟后他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享受臣下们的顶礼膜拜。他比曹操更有才能吗?我看不一定。可是他的日子可比曹操好过多了。曹操身前身后都免不了奸贼骂名。可是,谁敢骂他孙权奸贼?我只看到历史对孙权的一片恭维喝彩之声。
   
   综上所述,曹操迎奉汉献帝是他一生的最大失策。其利远小于弊,实在是不值得。一旦他迎奉了天子,曹操就毫无退路可走,也与忠臣永远无缘了。本可以为王为帝,却只能做一代奸贼。呜呼!千古骂名,一错铸成。我为曹阿瞒扼腕叹惜!



1楼2006-02-15 17:38回复
    • 222.36.70.*
    已阅~~~~
    这个世界难免要该朝换代,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又何只曹操一人?宋高祖以类似的方式得了天下,有谁说他?胜者王侯败者贼罢了.
    本可以为王为帝,却只能做一代奸贼?这话居然有人敢说,若论成败的原由,居然那么简单就草率得出这样结论?如果郭嘉,典韦没有英年早逝呢,看看蜀国的阵容~吧!武有五虎上将,文有卧龙凤雏,看看曹操的文官武将都什么人啊?也就许杵善战,张辽算个将才,其他都酒囊饭袋,怎么灭刘备?容易吗?吴国以周公率领韩当周泰等将领治理水军甘宁太史慈更是英勇善战,何况曹操的兵将绝大多数是北方人,并不善于水战,可是敌方的大多数人却在江边长大,曹操打吴国自然是难上加难.
    拿孙权和曹操比,客观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是句实话,可是个人认为他不如曹操的力度,从版图看,曹操占据的中国西北华北,部分华中的地盘且完全是靠自己打的江山,而孙权是继承其父孙坚及其兄孙策的产业,自己不仅没有扩张领土还一度失了jin州,就别跟曹操的官渡之战比,他自己率军打过几次战役?
    关于曹操成败的原因来自太多太多的方面,说不完,如果1楼是转贴的,能告诉我这是哪个BBS上的吗?我想去看看.


    2楼2006-02-15 20:47
    回复
      哇 这么认真的分析啊


      3楼2006-02-15 20: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