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鏖战
昏黄的油灯将要枯残,长夜未央。中军帐里传出清越弦声一曲。
“都督好些时日不抚琴了……”
守夜的老兵小声叹息。
是的,久得他都不记得上一次拨弄琴弦是在什么时候,难怪这张琴已布满尘灰。琴音流泻,心随之沉寂,忘记了金戈铁马,忘记了疆场拼杀,忘记了逐鹿天下。眼前浮现的只是风云变幻之间,一条长河划开两岸,遇峰则绕,遇壑则蓄,排解开一切阻碍,终于,从涓涓细流汇集成万里碧波,击出千尺雪涛,浩浩荡荡奔流向海……
曲落,掌声从容。“公瑾的琴声,透着雄烈之气。琴曲有尽,壮志无限!”子敬端坐,以酒相敬。他淡然一笑,把盏应和,一饮而尽。这样的话已经听得太多了,他只等着下文。
“只是,逐鹿中原,并非一朝一夕,孙刘……”
他扬手一笑,温柔的眉间竟带着几分不可动摇的力量:“子敬失言,今夜不论公事,罚酒一杯!”
子敬只得饮尽一杯。自从十多年前此人带着几百兵马到他家里借粮,就再难忘却那飞扬在嘴角的笑,澄澈的眼神,坦荡的襟怀。一曲长河吟,一腔英雄志,流淌在琴弦上,也深深印刻进他的心里,一晃数年。因为此人,他也把江东当作了家。如同当年指囷相赠一般的果断,但凡公瑾有言,子敬总是鼎力相助。惟有一事,他们每每提起则必有所争,争到今日,只怕公瑾的耳朵都要起茧子了。不提也罢,不知有多少年没有像今日这般自在。十年弹指一挥间,昔日的江东第一美少年,笑起来不如当年精致,笑得也越来越少。却添了几分老辣持重,如一瓮陈年佳酿,愈醇厚愈见韵味。
“说来有趣,拜曹仁所赐,竟有这片刻安宁!子敬,待我拿下南郡城,与你在城头痛饮!”
子敬开怀大笑:“公瑾适才说南郡?”
他顿了顿,才恍然苦笑,不知何时起,三句不离公事,便一扬眉,自罚一杯。咽下酒,居然品出几分苦味。要在这里不提起南郡,实在太困难了。这座城,他已经围了太久。曹仁不是个头脑简单的匹夫,手下的将士也是难得一见的精锐,这注定了是根难啃的骨头。但他立下誓言,这块骨头是他啃定了的,谁也休想从他的嘴边夺走。“主公若有了南郡,西可取益州,北可图曹贼,退可保江东——”话音未落,他突然重咳声声,蓦然间,手心中溅开一朵殷红。
子敬惊得脸色煞白:“公瑾……”
他只淡然摆手:“无碍。明日决战,曹仁兵马粮草所剩无几,必退!”取出白帕一方,抹去手中血痕。
“公瑾你再不能蛮干!”子敬几乎要捶胸顿足。
“我何曾蛮干?”他轻轻扬眉,缓缓言道:“放心,子敬,南郡,必属于主公!”
子敬默然不语。南郡城下可怕的那一幕还在眼前。奔腾的战马,飞扬的尘雾,“周”字旗迎风招展,一身战甲的他英气勃发,领着将士冲锋陷阵,气吞如虎,扫过曹仁的行伍,引得敌方阵脚大乱,似乎坚实若山的南郡城墙都为之颤抖。猛地,弦声一惊,冷箭一支如闪电,直奔他而去。亲眼见战马扬蹄长嘶着倒下,仿佛泰山崩裂。“周瑜中箭啦,活捉周瑜!”敌方铺天盖地的箭羽席卷而来。震惊,慌乱,分明好似天塌地陷,众将失魂落魄,眼睁睁看着胜势转眼变成绝境。
“岂可因我一人而废国事!”中军帐下,众将低着头老老实实听着他的斥责,含泪不语。子敬知道他必然会这么说。敌方的骂阵听得人义愤填膺。但是子敬宁可憋着满腔怒火被他骂得狗血淋头又被下属们忌恨,也要下令坚守不出。这是一支毒箭,他伤得太重。医师说只许静养,若强自起身,必有性命之忧。可是没消停两天,子敬就拗不过他,为他披甲,扶他上马。他一出现在阵前,将士们的脸上就闪现出别样的期待,比任何时候都渴望听到他的号令,渴望用胜利换取他们统帅的一笑。他的脸色依然憔悴,但是马背上的他永远是威严而得志。出战,这士气惊得曹仁阵脚大乱,节节败退。众将簇拥着他欢呼的时候,子敬静静站在角落暗自发问:“公瑾,这是何苦?”
明日,他必然又会亲自列阵拼杀,尽管其实他的伤并不曾好转。
子敬感慨,其实他一直都不了解公瑾。
昏黄的油灯将要枯残,长夜未央。中军帐里传出清越弦声一曲。
“都督好些时日不抚琴了……”
守夜的老兵小声叹息。
是的,久得他都不记得上一次拨弄琴弦是在什么时候,难怪这张琴已布满尘灰。琴音流泻,心随之沉寂,忘记了金戈铁马,忘记了疆场拼杀,忘记了逐鹿天下。眼前浮现的只是风云变幻之间,一条长河划开两岸,遇峰则绕,遇壑则蓄,排解开一切阻碍,终于,从涓涓细流汇集成万里碧波,击出千尺雪涛,浩浩荡荡奔流向海……
曲落,掌声从容。“公瑾的琴声,透着雄烈之气。琴曲有尽,壮志无限!”子敬端坐,以酒相敬。他淡然一笑,把盏应和,一饮而尽。这样的话已经听得太多了,他只等着下文。
“只是,逐鹿中原,并非一朝一夕,孙刘……”
他扬手一笑,温柔的眉间竟带着几分不可动摇的力量:“子敬失言,今夜不论公事,罚酒一杯!”
子敬只得饮尽一杯。自从十多年前此人带着几百兵马到他家里借粮,就再难忘却那飞扬在嘴角的笑,澄澈的眼神,坦荡的襟怀。一曲长河吟,一腔英雄志,流淌在琴弦上,也深深印刻进他的心里,一晃数年。因为此人,他也把江东当作了家。如同当年指囷相赠一般的果断,但凡公瑾有言,子敬总是鼎力相助。惟有一事,他们每每提起则必有所争,争到今日,只怕公瑾的耳朵都要起茧子了。不提也罢,不知有多少年没有像今日这般自在。十年弹指一挥间,昔日的江东第一美少年,笑起来不如当年精致,笑得也越来越少。却添了几分老辣持重,如一瓮陈年佳酿,愈醇厚愈见韵味。
“说来有趣,拜曹仁所赐,竟有这片刻安宁!子敬,待我拿下南郡城,与你在城头痛饮!”
子敬开怀大笑:“公瑾适才说南郡?”
他顿了顿,才恍然苦笑,不知何时起,三句不离公事,便一扬眉,自罚一杯。咽下酒,居然品出几分苦味。要在这里不提起南郡,实在太困难了。这座城,他已经围了太久。曹仁不是个头脑简单的匹夫,手下的将士也是难得一见的精锐,这注定了是根难啃的骨头。但他立下誓言,这块骨头是他啃定了的,谁也休想从他的嘴边夺走。“主公若有了南郡,西可取益州,北可图曹贼,退可保江东——”话音未落,他突然重咳声声,蓦然间,手心中溅开一朵殷红。
子敬惊得脸色煞白:“公瑾……”
他只淡然摆手:“无碍。明日决战,曹仁兵马粮草所剩无几,必退!”取出白帕一方,抹去手中血痕。
“公瑾你再不能蛮干!”子敬几乎要捶胸顿足。
“我何曾蛮干?”他轻轻扬眉,缓缓言道:“放心,子敬,南郡,必属于主公!”
子敬默然不语。南郡城下可怕的那一幕还在眼前。奔腾的战马,飞扬的尘雾,“周”字旗迎风招展,一身战甲的他英气勃发,领着将士冲锋陷阵,气吞如虎,扫过曹仁的行伍,引得敌方阵脚大乱,似乎坚实若山的南郡城墙都为之颤抖。猛地,弦声一惊,冷箭一支如闪电,直奔他而去。亲眼见战马扬蹄长嘶着倒下,仿佛泰山崩裂。“周瑜中箭啦,活捉周瑜!”敌方铺天盖地的箭羽席卷而来。震惊,慌乱,分明好似天塌地陷,众将失魂落魄,眼睁睁看着胜势转眼变成绝境。
“岂可因我一人而废国事!”中军帐下,众将低着头老老实实听着他的斥责,含泪不语。子敬知道他必然会这么说。敌方的骂阵听得人义愤填膺。但是子敬宁可憋着满腔怒火被他骂得狗血淋头又被下属们忌恨,也要下令坚守不出。这是一支毒箭,他伤得太重。医师说只许静养,若强自起身,必有性命之忧。可是没消停两天,子敬就拗不过他,为他披甲,扶他上马。他一出现在阵前,将士们的脸上就闪现出别样的期待,比任何时候都渴望听到他的号令,渴望用胜利换取他们统帅的一笑。他的脸色依然憔悴,但是马背上的他永远是威严而得志。出战,这士气惊得曹仁阵脚大乱,节节败退。众将簇拥着他欢呼的时候,子敬静静站在角落暗自发问:“公瑾,这是何苦?”
明日,他必然又会亲自列阵拼杀,尽管其实他的伤并不曾好转。
子敬感慨,其实他一直都不了解公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