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时票房
日本没有实时票房系统,一般每周一下午三点(北京时间)左右公布上一周一整周的数据(周一非工作日的情况下顺延至下一个工作日),除此之外的时间问“现在票房多少了?”得到的基本都是估算数,而估算数是自由的(bushi)。
2. 博客
由于没有实时票房系统,大家要追票房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或是仰仗大佬。大家估算票房的依据就是博客
https://mimorin2014.com/ ,也就是大家平时在贴的数据的出处。(建议点到电脑版查看)
如何阅读博客数据?多数情况下大家关注的都是每隔20分钟抓取一次的“贩卖数”(覆盖更新,过时不候),在日本时间14时、19时、次日0:52左右还会有中间集计、daily合算,日本时间6:30左右会有次日坐席数量抓取(不过咱们一般依靠咱们自己的大佬来数)。就一些专有名词解释如下:
■六大院线:TOHO(东宝)、109、KINEZO、MOVIX(松竹)、UNITED(联合)、AEON(永旺),占日本影院相当大的比重,极具参考价值,博客也数据也以六大院线为主(其他院线被打包称作独立系,一般估算票房不看独立系数据),不过目前永旺的数据暂时无法取得。
■贩卖数:截至统计的时刻,上映的场次累计卖出去的票的数量(当日累计数)。由于博客抓取的并不是日本所有影院的数据,该数据不能完全代表整体情况,仅用作推算。括号里的是过去20分钟的增量。
■座席数:截至统计的时刻,上映的场次累计排的座席的数量(当日累计数)。截至统计的时刻 当日还未上映的场次的预售不算在内,贩卖数同理。
(举例:我昨天买了今天15点开场的票,影厅可容纳120人,今天15点之前我这1贩卖数都是没在“贩卖数”里的,15点开场前25分钟或10分钟左右,博客会统计包括我这1在内我这个影厅的售票数量进“贩卖数”、120进“座席数”)
■上座率:贩卖数÷座席数,得到的是今天截至目前的累计上座率。
■时段上座率:过去20分钟的增量÷(本波座席 - 上波座席),也就是过去20分钟的贩卖增量÷座席增量。如无特殊说明,大家发的上座率以时段上座率为主。
■消化率:截至统计的时刻 上映的场次累计排的座席的数量 ÷ 到今天结束一共给这部片子座席的总量,也就是目前用掉了今天几成的座席。消化率除了博客bug或影片排片本身较少的时候,一般不太常见消化率为1.00的情况,消化率因为bug导致超过1的时候也会显示为1.00。
■先周比:跟上周同时刻的贩卖数比值,超过100%时称为逆跌。
■95分率:一般来说没啥用的数据,记录上映前110~25分钟这95分钟内的贩卖数比重,用来反映临时购票的路人比重。跟打分没有任何关系。
■全日推定值:垃圾模型,直接无视。
■系数:经验数值,前面提到博客取得的并非日本所有影院的数据,这个系数一般是用来乘在取得的这部分上面,来推算整体贩卖数据的(要推算票房还得另外再估一个平均票价),刚接触日本票房的朋友知道不同作品、甚至同一作品不同时段系数都不一样就够了。
■优惠日:每月一号(first day)所有影院票价优惠700(基础票价1900);除此之外,每周一Happy Monday(永旺院线多数影院优惠800),每周三全院线优惠日(除永旺外全员优惠700,永旺少量没有Happy Monday的影院优惠800),加上周五一般会有新片上映、挤压老片排片,正常情况下博客贩卖数周三>周一>周二≈周四,周五位置不确定;而平均票价方面一般来说周三<周一<其他时间。
■漏记:有些时候随博客的bug或购票网站的波动,博客抓取数据会漏掉一部分,导致贩卖数比实际数据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