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峻
王峻(?~573),字峦嵩,灵丘人。天资聪慧,有谋略。东魏时任相府墨曹参军,后因犯错误被免职。后任仪同开府(宰相级 别)、相府外兵参军、营州(辽宁省凌源县南)刺史。营州地接边界,失韦多次来犯,致使人民不得安宁。王峻到了营州后,在边远地界设置侦察岗哨,还到处布置 疑兵。每次失韦来犯,王峻常常出其不意,击中失韦要害,从此失韦不敢轻举妄动,全境安全无事。
他的前任刺史陆士茂,曾无故杀害失韦部下 八百多人,此后失韦不再给北齐朝贡。王峻分析失韦心怀不服,一定要来反扑,于是命令将士严守重要路段。一天,失韦果然带兵来犯,王峻令将士出击,俘虏其统 帅。然而,王峻以礼相待,又将他们放回。从此以后,失韦心悦诚服,又向北齐朝贡。柔然汗国可汗(十九任)郁久闾庵罗长,率其残众向东迁移。王峻预料他们必 来,就事先作好了防御准备,后来庵罗长果然带领军马来至城西。王峻早已设下埋伏,出其不意,将他们歼灭。捉了国王郁久闾豆拔提等数十人,并把他们送到京城 临璋。王峻受到世宗奖励,被提升为秘书监。
北齐废帝(高殷)即位后,王峻任洛州(今河南宜阳西)刺史兼河阳(今河南孟县)道行台左丞。 孝昭帝(高演)令他在洛州西边挖掘一条长三百里的壕沟,设置戍所,防御间谍。武成帝(高湛)河清元年(562),王峻任祠部尚书,核查兵马。后被封为太仆 卿。不久北周军队前来进犯,占据了悬瓠(今河南汝南县南)县城。皇帝又任命王峻为南道行台,与东安王娄睿率军南征。大军未到城下,北周军队闻风弃城逃走。 河清四年(565)春,王峻回到京城。后因私自渡运犯禁物资,又盗截军粮,依照法律应当斩首,但皇帝念其有功,特下令鞭打百下,发配到甲坊(制甲的作 坊),后被免罪释放。后主(高纬)武平初年任侍中,武平四年(573)卒。
李 存 孝
李存孝(858~894),原名安敬思。《新五代史·义儿传》称其为“代州(蔚州)飞狐(今河北涞源)人”,清康熙《灵丘县志》称“后唐李存孝,邑(灵丘)人”。
安 敬思少年以牧羊为生,膂力过人,曾向山人学习武艺。唐末僖宗年间,李克用(沙陀人,其父朱邪赤心归附唐朝后,皇帝赐姓李,名国昌。李克用先后任雁门节度 使、东北面行营都统、河北节度使、进陇西郡王、晋王)游猎“灵求峪”(《残唐五代史演义传》)时,因追虎遇正在牧羊的安敬思。敬思徒手俘虎,隔河掷还。李 克用惊喜异常,遂收为义子,赐姓李,名存孝,称为十三太保,此后随李克用征战山西、河北、陕西、河南、山东一带。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 五》记载:“存孝骁勇,克用军中皆莫及;常将骑兵为先锋,所向无敌,身披重铠,腰弓髀槊,独舞铁※陷阵,万人辟易。每以二马自随,马稍乏,就阵中易之,出 入如飞。”先后封为邢州史、行营都指挥使、汾州刺史、邢洺节度史、邢洺磁州留后检校尚书等职,为五代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著名将领。
李克 用收义子甚多,征战中李存孝战功最多,但最得李克用信宠的却是李存信及康君立。唐昭宗大顺六年(890)李克用攻邢州、云州,朝廷讨伐,为李存孝所破。汴 兵攻泽州,又为李存孝破。八月孙揆攻晋州,李存孝以三百骑伏于长子县城西谷中,孙揆大队行至,李存孝率骑突出,擒孙揆及随从军兵五百人,并追杀余众。九月 李存孝又率五千骑大破朱全忠军于河阳。战后李克用任康君立为昭义留后,李存孝为汾州刺史。存孝以为自己功大当镇昭义,怨愤数日不食,纵意刑杀军士,始有叛 李克用之意。唐昭宗景福元年(892),李克用以李存信为番汉马步都指挥使,与李存孝共击成德节度使王镕。二人互相猜忌,逗留不进。李存信向李克用进言李
王峻(?~573),字峦嵩,灵丘人。天资聪慧,有谋略。东魏时任相府墨曹参军,后因犯错误被免职。后任仪同开府(宰相级 别)、相府外兵参军、营州(辽宁省凌源县南)刺史。营州地接边界,失韦多次来犯,致使人民不得安宁。王峻到了营州后,在边远地界设置侦察岗哨,还到处布置 疑兵。每次失韦来犯,王峻常常出其不意,击中失韦要害,从此失韦不敢轻举妄动,全境安全无事。
他的前任刺史陆士茂,曾无故杀害失韦部下 八百多人,此后失韦不再给北齐朝贡。王峻分析失韦心怀不服,一定要来反扑,于是命令将士严守重要路段。一天,失韦果然带兵来犯,王峻令将士出击,俘虏其统 帅。然而,王峻以礼相待,又将他们放回。从此以后,失韦心悦诚服,又向北齐朝贡。柔然汗国可汗(十九任)郁久闾庵罗长,率其残众向东迁移。王峻预料他们必 来,就事先作好了防御准备,后来庵罗长果然带领军马来至城西。王峻早已设下埋伏,出其不意,将他们歼灭。捉了国王郁久闾豆拔提等数十人,并把他们送到京城 临璋。王峻受到世宗奖励,被提升为秘书监。
北齐废帝(高殷)即位后,王峻任洛州(今河南宜阳西)刺史兼河阳(今河南孟县)道行台左丞。 孝昭帝(高演)令他在洛州西边挖掘一条长三百里的壕沟,设置戍所,防御间谍。武成帝(高湛)河清元年(562),王峻任祠部尚书,核查兵马。后被封为太仆 卿。不久北周军队前来进犯,占据了悬瓠(今河南汝南县南)县城。皇帝又任命王峻为南道行台,与东安王娄睿率军南征。大军未到城下,北周军队闻风弃城逃走。 河清四年(565)春,王峻回到京城。后因私自渡运犯禁物资,又盗截军粮,依照法律应当斩首,但皇帝念其有功,特下令鞭打百下,发配到甲坊(制甲的作 坊),后被免罪释放。后主(高纬)武平初年任侍中,武平四年(573)卒。
李 存 孝
李存孝(858~894),原名安敬思。《新五代史·义儿传》称其为“代州(蔚州)飞狐(今河北涞源)人”,清康熙《灵丘县志》称“后唐李存孝,邑(灵丘)人”。
安 敬思少年以牧羊为生,膂力过人,曾向山人学习武艺。唐末僖宗年间,李克用(沙陀人,其父朱邪赤心归附唐朝后,皇帝赐姓李,名国昌。李克用先后任雁门节度 使、东北面行营都统、河北节度使、进陇西郡王、晋王)游猎“灵求峪”(《残唐五代史演义传》)时,因追虎遇正在牧羊的安敬思。敬思徒手俘虎,隔河掷还。李 克用惊喜异常,遂收为义子,赐姓李,名存孝,称为十三太保,此后随李克用征战山西、河北、陕西、河南、山东一带。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 五》记载:“存孝骁勇,克用军中皆莫及;常将骑兵为先锋,所向无敌,身披重铠,腰弓髀槊,独舞铁※陷阵,万人辟易。每以二马自随,马稍乏,就阵中易之,出 入如飞。”先后封为邢州史、行营都指挥使、汾州刺史、邢洺节度史、邢洺磁州留后检校尚书等职,为五代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著名将领。
李克 用收义子甚多,征战中李存孝战功最多,但最得李克用信宠的却是李存信及康君立。唐昭宗大顺六年(890)李克用攻邢州、云州,朝廷讨伐,为李存孝所破。汴 兵攻泽州,又为李存孝破。八月孙揆攻晋州,李存孝以三百骑伏于长子县城西谷中,孙揆大队行至,李存孝率骑突出,擒孙揆及随从军兵五百人,并追杀余众。九月 李存孝又率五千骑大破朱全忠军于河阳。战后李克用任康君立为昭义留后,李存孝为汾州刺史。存孝以为自己功大当镇昭义,怨愤数日不食,纵意刑杀军士,始有叛 李克用之意。唐昭宗景福元年(892),李克用以李存信为番汉马步都指挥使,与李存孝共击成德节度使王镕。二人互相猜忌,逗留不进。李存信向李克用进言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