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开新帖了。从吧里近期的骂战,我也在思考一件事,那就是做过好作品的影视公司,我们究竟该对它一个什么态度。那一切先从这三年某公司最近几个项目开始说起吧。
大概是21年2月吧,哪吒重生作为白蛇缘起后续之作,登陆院线,记错了的话请大家海涵。当时我没有去影院看,是在流媒体首次观看了全片,生怕自己的观感局限,看后我特意查了一下诸如豆瓣等第三方的评价。
比较欣慰,大家的评价还是比较一致的。八个字总结,那就是特效给力,剧情一般。至于世界观等设定,那时我的看法偏向保守,当然,至今也是。我认为中西元素的结合本身属于要出佳作很困难的方向,需要创作者很到位的把握和取舍。做不好,那就不如遵循一个风格老老实实完成创作足矣。
哪吒正片完结后,我以为这种尝试可能随着票房不理想而有所暂停,可末尾的彩蛋那时又让我吃了一惊。劫起的预告表明了,劫起的风格也会是这种古今中外风格元素的一勺烩。果不其然,大半年过去后,这部挂着某续作之名的片子粉墨登场了。
我的观后感就不赘述了。反而是后来朋友一句无心的话点醒了我,这片子前面搞了那么多摩托枪筒的,怎么boss 战反而没用上?对呀,确实没用上,我只能回复他,可能单纯只是某老板的恶趣味吧,就像里面暗示西门庆的大哥,还有后面要提到的申公豹,为啥一出场都带着一种丧感,在没有其他证据前,只能说角色的设计本身就代表着某些人的喜好,说不定是其本人的映射呢。
再到后面第三部杨戬,没有悬念,延续前两者。赛博作品里不陌生的飞艇,地铁式的站口,仙岛上的霓虹灯,每个设定和元素看似都无可挑剔。但后面决战时,又是回到传统的打斗。那么形式上的出彩,究竟意义何在,给观众看一段100分钟的精美剪辑吗?
对故事内容和表达的不重视,却着力于形式上不土不洋的四不像,除了糊弄部分观众惊叹一下联想力和想象力外,对于故事本身没有实质的增益。除非,这就是一开始影视制作方想要的效果,玩设定玩流量玩虚的大于对剧情逻辑的尊重和精心,否则我实在想象不出一个明明能死抠细节的制作单位,却对写好一个故事无能为力,难道编剧是被欠薪了还是中途被扫地出门了?
回归正题,这家单位不是没有创作过好作品,哪怕是合作的,哪怕后来的部分主创离开了,但起码版权在法律上依旧是归这家单位所有。行,我们承认。
但有了好作品,就等于有了免死金牌吗?只要不抬杠,谁都会直截了当说一句不是。有的观众在喜恶上会把作品和创作者分开,有的观众则认为没有创作者又何来作品更枉论好坏。两种观点本身就见仁见智。可是我们不妨把问题放简单点,一个创作了好作品的单位,却开始用一些包装来给观众兜售后续的欠佳的作品,这种行为本身就称不上好。再者,如果它通过毁前作吃设定的方式,还偏偏拿情怀分吃流量恰老本,对剧本不负责任,对观众不负责任,那么被鄙视也是应得的,毕竟背刺这种事你可以做初一别人就可以做十五,谁还不会呢?
这种例子其实古今中外恰恰都发生过了,终结者一二放在今天都是不可多得的经典,结果六扑成什么样,连票房都不如被骂惨的第五部。我们自己的唐探系列、囧系列,它们的开山之作,哪部不是曾经名噪一时?结果靠狗尾续貂都续不来口碑,是,有些续作的票房是大卖了,但说到底,不还是依赖前作的叫好?否则大家凭什么信你现在拉的那坨巧克力味的翔?
曾经有多经典,现在就有多现眼。我甚至一度怀疑,不光是某家电影公司,很多哪怕制作过经典的单位都如此。觉得自己手里有过成绩了,来的钱快了,那就意思意思随便应付得了,多点形式,多点元素,多点水军,不就多点卖点了么,琢磨故事做什么。
我不敢说这是唯一的原因,但这种捞快钱的心态,绝对是导致很多系列作品明明已经有个好头却仍是将一把好牌打烂的根源。那么,对于这样的公司,我们要做的当然不是仅仅记着他做过的佳作,而更应该用自己的不买票告诉他们,他们不但做错了而且错的很离谱。这也是为了电影的未来考虑。我并不希望未来一堆打着好前作名头的烂片,通过各种龌龊的手法,骗得廉价的同情和信任,再让它们的父母赚得盆满钵满、好准备下一次更没有底线的试探。够了,真的够了。
大概是21年2月吧,哪吒重生作为白蛇缘起后续之作,登陆院线,记错了的话请大家海涵。当时我没有去影院看,是在流媒体首次观看了全片,生怕自己的观感局限,看后我特意查了一下诸如豆瓣等第三方的评价。
比较欣慰,大家的评价还是比较一致的。八个字总结,那就是特效给力,剧情一般。至于世界观等设定,那时我的看法偏向保守,当然,至今也是。我认为中西元素的结合本身属于要出佳作很困难的方向,需要创作者很到位的把握和取舍。做不好,那就不如遵循一个风格老老实实完成创作足矣。
哪吒正片完结后,我以为这种尝试可能随着票房不理想而有所暂停,可末尾的彩蛋那时又让我吃了一惊。劫起的预告表明了,劫起的风格也会是这种古今中外风格元素的一勺烩。果不其然,大半年过去后,这部挂着某续作之名的片子粉墨登场了。
我的观后感就不赘述了。反而是后来朋友一句无心的话点醒了我,这片子前面搞了那么多摩托枪筒的,怎么boss 战反而没用上?对呀,确实没用上,我只能回复他,可能单纯只是某老板的恶趣味吧,就像里面暗示西门庆的大哥,还有后面要提到的申公豹,为啥一出场都带着一种丧感,在没有其他证据前,只能说角色的设计本身就代表着某些人的喜好,说不定是其本人的映射呢。
再到后面第三部杨戬,没有悬念,延续前两者。赛博作品里不陌生的飞艇,地铁式的站口,仙岛上的霓虹灯,每个设定和元素看似都无可挑剔。但后面决战时,又是回到传统的打斗。那么形式上的出彩,究竟意义何在,给观众看一段100分钟的精美剪辑吗?
对故事内容和表达的不重视,却着力于形式上不土不洋的四不像,除了糊弄部分观众惊叹一下联想力和想象力外,对于故事本身没有实质的增益。除非,这就是一开始影视制作方想要的效果,玩设定玩流量玩虚的大于对剧情逻辑的尊重和精心,否则我实在想象不出一个明明能死抠细节的制作单位,却对写好一个故事无能为力,难道编剧是被欠薪了还是中途被扫地出门了?
回归正题,这家单位不是没有创作过好作品,哪怕是合作的,哪怕后来的部分主创离开了,但起码版权在法律上依旧是归这家单位所有。行,我们承认。
但有了好作品,就等于有了免死金牌吗?只要不抬杠,谁都会直截了当说一句不是。有的观众在喜恶上会把作品和创作者分开,有的观众则认为没有创作者又何来作品更枉论好坏。两种观点本身就见仁见智。可是我们不妨把问题放简单点,一个创作了好作品的单位,却开始用一些包装来给观众兜售后续的欠佳的作品,这种行为本身就称不上好。再者,如果它通过毁前作吃设定的方式,还偏偏拿情怀分吃流量恰老本,对剧本不负责任,对观众不负责任,那么被鄙视也是应得的,毕竟背刺这种事你可以做初一别人就可以做十五,谁还不会呢?
这种例子其实古今中外恰恰都发生过了,终结者一二放在今天都是不可多得的经典,结果六扑成什么样,连票房都不如被骂惨的第五部。我们自己的唐探系列、囧系列,它们的开山之作,哪部不是曾经名噪一时?结果靠狗尾续貂都续不来口碑,是,有些续作的票房是大卖了,但说到底,不还是依赖前作的叫好?否则大家凭什么信你现在拉的那坨巧克力味的翔?
曾经有多经典,现在就有多现眼。我甚至一度怀疑,不光是某家电影公司,很多哪怕制作过经典的单位都如此。觉得自己手里有过成绩了,来的钱快了,那就意思意思随便应付得了,多点形式,多点元素,多点水军,不就多点卖点了么,琢磨故事做什么。
我不敢说这是唯一的原因,但这种捞快钱的心态,绝对是导致很多系列作品明明已经有个好头却仍是将一把好牌打烂的根源。那么,对于这样的公司,我们要做的当然不是仅仅记着他做过的佳作,而更应该用自己的不买票告诉他们,他们不但做错了而且错的很离谱。这也是为了电影的未来考虑。我并不希望未来一堆打着好前作名头的烂片,通过各种龌龊的手法,骗得廉价的同情和信任,再让它们的父母赚得盆满钵满、好准备下一次更没有底线的试探。够了,真的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