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产业集群,即由数字产业相关企业主体和机构组成的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群。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从京津冀到长三角,从成渝地区到粤港澳大湾区,随着中国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一批数字产业加速“聚链成群”,成为推动数字中国建设的主要动能。
聚集优势看得见
园区企业数量突破500家,数据要素流通规模达29亿元,拉动入园企业营收近150亿元,带动就业8000余人……近日,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公布了投入运营两年来的“成绩单”。
作为一个以数据流量为特色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创新运用产业政策、流量洼地叠加效应,快速吸引京津冀、长三角等地数字经济企业跨越物理边界在园区落地形成集群,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入园企业纵横竞合形成关联性网络,提升数字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打造数字产业集群,成为驱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京津冀凭借较强的数字创新厚度和数据资源丰度,形成国内领先的数字产业集群生态;长三角立足于优势互补的一体化模式,以“平台+应用”为驱动培育数字产业集群;粤港澳以打造“数字湾区”为目标,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今年3月,重庆数创园在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揭牌成立,这是《规划》发布后国内首个启动建设的大型数字经济产业项目,预计将为成渝地区培育一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目前,该园区已设立100亿元产业基金,将以未来产业、未来园区等场景为统领,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数字经济特色产业集群。
业内人士认为,数字产业集群化发展不仅可以带来产业聚集和规模效应的显著优势,提高数字产业创新能力,还能通过技术外溢和知识共享,为传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数字化转型支撑,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意义重大。
“数实融合”带来新机遇
在浙江新昌斯菱汽车轴承公司车间内,机器设备有序运转,设备传感器数据通过数字化“轴承产业大脑”分析后展现在显示屏上,设备状况、产品产量及质量等数据一目了然。据介绍,新昌县有600余家轴承企业,年销售额超百亿元。搭上产业数字化快车,当地数万台轴承生产设备数据上云,轴承行业综合成本下降12%,用工成本下降近50%,利润率翻了1倍,行业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
伴随中国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加速融合,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越来越多运用到传统产业中,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数字产业集群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愈发凸显。
“数字产业集群需要企业、机构等主体共同参与建设,实现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刘兵说,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关键在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实融合”充分释放数字生产力,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数字技术及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发展数字产业集群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在日前举行的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产业集群分论坛”上,工信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主任付京波说,数字产业集群化发展将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提高新产品、新服务的创造能力,并通过构建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圈,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及合作创新的突破能力。
因地制宜绘制“施工图”
中国数字产业集群正蓬勃发展,但同样也面临着各地发展水平不均、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全国多地纷纷出招,为数字产业集群的未来发展铺路。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热土,广东省去年发布全国首个数字经济发展指引性文件《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指引1.0》,全面挖掘、提炼各地优秀案例和可行路径,以详尽的“施工图”和“案例库”,支持鼓励各地市因地制宜,打造错位、协同的特色产业基地和园区,培育数字产业集群。
在许多地区,中高端数字人才短缺仍是目前制约数字产业集群更快发展的难题。为此,福建省提出将高质量建设省级创新实验室,吸引高层次数字领域人才和机构集聚;重庆两江新区推出中高端人才聚集工程,将重点引进核心技术领军人等3类中高端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对数字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引领作用。
专家指出,在提高数字产业关键领域创新能力方面,各地应充分重视基础研究作为数字产业创新链源头的先导作用,聚焦数字经济重大创新领域,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推动建立跨学科、跨区域共建共研机制,推动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突破数字产业“卡脖子”技术。
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负责人王建伟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落实《规划》部署,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等方面发力,分阶段分领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记者 金 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5月19日 第 08 版)
从京津冀到长三角,从成渝地区到粤港澳大湾区,随着中国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一批数字产业加速“聚链成群”,成为推动数字中国建设的主要动能。
聚集优势看得见
园区企业数量突破500家,数据要素流通规模达29亿元,拉动入园企业营收近150亿元,带动就业8000余人……近日,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公布了投入运营两年来的“成绩单”。
作为一个以数据流量为特色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创新运用产业政策、流量洼地叠加效应,快速吸引京津冀、长三角等地数字经济企业跨越物理边界在园区落地形成集群,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入园企业纵横竞合形成关联性网络,提升数字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打造数字产业集群,成为驱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京津冀凭借较强的数字创新厚度和数据资源丰度,形成国内领先的数字产业集群生态;长三角立足于优势互补的一体化模式,以“平台+应用”为驱动培育数字产业集群;粤港澳以打造“数字湾区”为目标,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今年3月,重庆数创园在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揭牌成立,这是《规划》发布后国内首个启动建设的大型数字经济产业项目,预计将为成渝地区培育一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目前,该园区已设立100亿元产业基金,将以未来产业、未来园区等场景为统领,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数字经济特色产业集群。
业内人士认为,数字产业集群化发展不仅可以带来产业聚集和规模效应的显著优势,提高数字产业创新能力,还能通过技术外溢和知识共享,为传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数字化转型支撑,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意义重大。
“数实融合”带来新机遇
在浙江新昌斯菱汽车轴承公司车间内,机器设备有序运转,设备传感器数据通过数字化“轴承产业大脑”分析后展现在显示屏上,设备状况、产品产量及质量等数据一目了然。据介绍,新昌县有600余家轴承企业,年销售额超百亿元。搭上产业数字化快车,当地数万台轴承生产设备数据上云,轴承行业综合成本下降12%,用工成本下降近50%,利润率翻了1倍,行业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
伴随中国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加速融合,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越来越多运用到传统产业中,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数字产业集群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愈发凸显。
“数字产业集群需要企业、机构等主体共同参与建设,实现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刘兵说,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关键在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实融合”充分释放数字生产力,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数字技术及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发展数字产业集群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在日前举行的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产业集群分论坛”上,工信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主任付京波说,数字产业集群化发展将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提高新产品、新服务的创造能力,并通过构建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圈,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及合作创新的突破能力。
因地制宜绘制“施工图”
中国数字产业集群正蓬勃发展,但同样也面临着各地发展水平不均、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全国多地纷纷出招,为数字产业集群的未来发展铺路。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热土,广东省去年发布全国首个数字经济发展指引性文件《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指引1.0》,全面挖掘、提炼各地优秀案例和可行路径,以详尽的“施工图”和“案例库”,支持鼓励各地市因地制宜,打造错位、协同的特色产业基地和园区,培育数字产业集群。
在许多地区,中高端数字人才短缺仍是目前制约数字产业集群更快发展的难题。为此,福建省提出将高质量建设省级创新实验室,吸引高层次数字领域人才和机构集聚;重庆两江新区推出中高端人才聚集工程,将重点引进核心技术领军人等3类中高端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对数字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引领作用。
专家指出,在提高数字产业关键领域创新能力方面,各地应充分重视基础研究作为数字产业创新链源头的先导作用,聚焦数字经济重大创新领域,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推动建立跨学科、跨区域共建共研机制,推动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突破数字产业“卡脖子”技术。
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负责人王建伟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落实《规划》部署,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等方面发力,分阶段分领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记者 金 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5月19日 第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