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吧 关注:142,086贴子:449,350
  • 1回复贴,共1

中文互联网正在被AI污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今,AI越来越火,但AI生成的垃圾信息也越来越多了。
如果你打开知乎,很大几率会看到AI生成的回答,它们简短、概括性十足,看了等于没看。打开今日头条,你也有很大几率看到用ChatGPT生成的虚假新闻,它们曲折、离奇,足够耸人听闻。AI制造充斥互联网,连漂亮小姐姐都可以一键生成。
在AI的加持下,无意义的内容呈指数级增长,假新闻、标题党获得大量曝光。AI不但没有解放生产力,反而劣币驱逐良币,让优秀的创作者失去热情,也造成了更为严重的信息茧房。
曾经,我们期待AI改变时代。
但一个可怕的事实逐渐显露,AI正在污染整个中文互联网。


1楼2023-05-19 16:17回复
    中文互联网苦低质内容久矣。
    2011年,知乎上线,名字取自孔夫子的知之。创始人周源向公众放出豪言,垃圾泛滥的互联网海洋中,知识如同黄金一样珍贵。知乎要做提供产生、分享和传播知识的工具。
    那时,天涯、贴吧严肃内容减少,灌水和盖楼占据版面。微博上的娱乐八卦成为主流。碎片化、娱乐化内容充斥互联网。
    有网友总结自己的一天,早上看订阅门户网站的新闻,偶尔去论坛看看,QQ空间选择性瞥两眼,再逛逛博客、人人网和微博。
    2015年,中文互联网迎来信息爆炸。互联网公司纷纷加注内容分发平台。头条号率先推出“千人万元”计划,用真金白银吸引创作者,一年后,又成立2亿人民币规模的内容创业投资基金。
    腾讯、阿里、百度随之响应,企鹅号推出“芒种计划”拿出2亿补贴作者,UC加码拿出10亿,百家号更是宣称豪掷100亿扶持作者。
    然而,各家砸钱做内容,换来的却是做号者不断滋生。
    做号者们随便找到一段文字,用自己的想象扩写,之后配上网上的图片,起个惊悚标题,一天可以制作20篇。文章被发往今日头条、天天快报、趣头条等资讯平台,凭借算法的力量,获得数万点击,做号者用低成本就骗取了平台补助,赚取了广告分成。
    2018年,就有媒体曾报道过《实地探访山东新媒体村,农妇做自媒体收入破万》,十几位农村妇女靠写文章月收入近8千元。还有媒体卧底做号群,发现做号者机构化运作,有公司近百人,每天产出千篇文章。
    本想着靠补贴吸引优秀创作者的平台失意了。真金白银没有换回优质内容,反而劣币驱逐良币,优秀创作者不断流失。而用户在标题党、夸张封面的吸引下,点击文章,通篇读下来后发现毫无逻辑。
    但算法却记住了一次次的点击,最终低质文章被推送到无数手机中,成为爆款。大量低质内容涌现在平台,最终又反向劝退用户。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肉身精力有限,无法24小时不间断生产,所以那时,做号者对内容的污染也有限。但随着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的问世,做号门槛进一步降低,垃圾内容的生成速度也进一步加快。
    大量低质内容、假新闻、浅度回答充斥互联网,不仅增加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时间成本,也降低了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度。


    3楼2023-05-19 16: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