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在发展过程中从单音词为主转为多音词为主。这样的话,声调有的时候反倒成了阻碍,为了读起来流畅,不得不做出牺牲。好比“语法”在读起来的时候,变成了“鱼法”。入声更铿锵顿挫,所以阻碍更大。所以消亡是必然的。
在入声消亡之后,用卷舌音来区分同音字就显得更重要了。所以卷舌音也是非常有用的。
有些南方方言,以及韩国话,虽然保留了一些古汉语的读音,但只是因为落后文化引进大量外来词汇而已。相当于古汉语的快照。但是那些语言的骨架并不是汉语。语法都不一样。
汉语还是在北方持续其正常的发展过程。所以民国的国语也一样是北京话
现代汉语用北京话说起来最清晰,最流利,最适合。所以北京人比较能侃。说相声的也都是用北京话,即便相声演员可能是天津人或其他地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