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反观世间,大多数的人都在为功名利禄,儿女情长,追逐奔波。有的人天资聪颖,相貌出众,追到了一些。有的人,天资不佳,相貌平平,或者先天不足,平凡的活着。
只有极少数的修行人,或因为功名利禄的失败,或因为情感、子女生活中的不顺遂,或因为追寻生命的意义,再或者真的有为世界和平,民族崛起,想要掌握巨大的力量的人。去追寻得救解脱的法门。
得救似乎是世间的终极导向!而悟到一个终极导向是一个过程。一般是经历了是是非非,有所感悟,时间十分漫长,并且信心不坚定。挫败感恢复过来了之后,又卷入红尘之中。等真正有所觉悟的时候,已经垂垂老矣,血气不足难以立命基,世间的固有观念,已经深入脑髓,难以明心见性。
最幸运的是追寻生命意义和为众生解脱发大愿的修行人,因为这些人年轻的时候就能去探寻人性,探寻世界运行的规律,探寻世界的本质,年纪轻轻就可以领悟到生命本身就是意义,一切财、色、名、利、情感、到头来终究是大梦一场。这些东西在人的身上的反应不过是本能得情绪而已,情绪是一时一时一阵一阵的。
他们会发现,人的痛苦往往不是身上的痛苦,而是来自心里的痛苦,所以他们意识到了境由心生,痛苦是因为人们感到了痛苦,感到了不公,感到了别人的敌意,感到了被看不起…… 而这些痛苦的心理会产生焦虑,产生愤怒。所有的心理都会产生能耗,特别是人们习惯性的焦虑,习惯性的痛苦。人们会在这些无用的心理上耗费巨大的能量,而在工作与生活中,需要应对事物的时候,常常感到心力不足。而无法应对事物的情况,又加剧了焦虑与痛苦。
我常常说,这世间既天堂,这世间既地狱,人心既天堂,人心既地狱。这种焦虑与痛苦不就是地狱吗?
于是,这些幸运儿便开始觉醒,乘着年轻血气旺盛,心智少执着,于红尘中炼心,摘掉没用的焦虑与痛苦,戒除贪嗔痴色,使精神变得坚固精粹。
在这个过程中,贪嗔痴色反复横跳,挑弄人心,所以大多数修行人无法得道。
众生能否得救?不言而喻,能得救的不过是本来就能够得救的菩萨们!而众生还是众生。更多的众生总是在这世间沉沉浮浮。历经苦难,痴心不改。时间的长河滚滚向前,而他们经历的苦难,总是反反复复。
而这滚滚红尘便是众生要上的课,至于谁能够在这个课程中觉醒,那便看是谁的造化了。
佛家还有个观点,能否得救跟愿有关系,发多大愿,才能成多大佛。发救度众生的愿望,反而自己能够得救!
我思虑着,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如果说你没有保护众生的愿望,你便不可能去往这方面做出努力。你只不过会为你的贪嗔痴,为你的欲望去做出努力罢了。人的欲望是简单的,而满足欲望的过程,无非是操作手法上稍微复杂一点罢了,根本不会为解救众生而去想办法。因此,也不能够得到更多的法,也不会因此而感到心力不足,也不会因为心力不足而去想办法。
就如同我,如果没有把小孩教育成天才的想法,我便不会去接触心理学,我不接触精神分析,我便不会看到人们心里的黑暗面,看不到人们的贪嗔痴,我便不会感受到这个世间的痛苦,我也会陷入贪嗔痴之中,争权夺利。那么,接下来迎接我的便是我在这个世间沉沉浮浮,也许是永无觉醒之日。
我认为众生不可救,众生难以教化点醒,得道之人,能做的不过是尽力给菩萨们一条得救之道罢了。想要修行的人,首先要做的是先发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