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运会选人就是按照团体贡献度和成套稳定性来就好,单项与否并不重要
2.奥运会排兵布阵肯定是选5个人里面最强的三个人比决赛,不会因为某个人要比六项,特意用某个相对弱的人替换其中一项。
3.按照第2条所述的标准,除非杨皓楠在单杠,鞍马,双杠中的一到两项,难度有比较大提升,张博恒基本肯定要上六项,因为除了吊环用杨皓楠,邹敬园,刘洋/兰星宇/尤浩中的一个,张博恒单项可能排到第三,或者上了尹德航,这两种排法都会有明显弱项
4.如果张博恒上六项,邹敬园上三项,那么剩下的三个人比剩下的九项,用刘洋的差别就是3/3/3,4/3/2,变成4/4/1,我觉得对其他两个人的负担区别不大,至于预赛,正常肯定是要上全能,对负担影响不大。
5.预赛容错性是个问题,但男子团体这么多年从第二组出发拿冠军的例子实在太多,只要进决赛,预赛排名没有那么重要
6.决赛基本不存在容错性,又不存在剔除失败成套的情况,至于运动员临时受伤,即使上4个aa,按一项替换差0.5分,大概率也会少掉2分左右,以中国和日本的实力差距,基本退出冠军争夺,更何况,如果伤得不严重,大概率是打封闭,止痛强上。
7.中日之间实力在伯仲之间,除非日本明年选拔再选出两个真全能,但每项也就14分左右的选手,否则中国和日本之间基本就是同一水平,这种情况下,保障团体得分比考虑人员上场项目均衡更重要
8.至于心理和舆论,这个东西更没法说,如果拿了吊环,双杠两金,是不是可以算完成任务,这样对舆论有交代?有这两金会不会让团体比的时候更有底气,毕竟不至于里约再现?
2.奥运会排兵布阵肯定是选5个人里面最强的三个人比决赛,不会因为某个人要比六项,特意用某个相对弱的人替换其中一项。
3.按照第2条所述的标准,除非杨皓楠在单杠,鞍马,双杠中的一到两项,难度有比较大提升,张博恒基本肯定要上六项,因为除了吊环用杨皓楠,邹敬园,刘洋/兰星宇/尤浩中的一个,张博恒单项可能排到第三,或者上了尹德航,这两种排法都会有明显弱项
4.如果张博恒上六项,邹敬园上三项,那么剩下的三个人比剩下的九项,用刘洋的差别就是3/3/3,4/3/2,变成4/4/1,我觉得对其他两个人的负担区别不大,至于预赛,正常肯定是要上全能,对负担影响不大。
5.预赛容错性是个问题,但男子团体这么多年从第二组出发拿冠军的例子实在太多,只要进决赛,预赛排名没有那么重要
6.决赛基本不存在容错性,又不存在剔除失败成套的情况,至于运动员临时受伤,即使上4个aa,按一项替换差0.5分,大概率也会少掉2分左右,以中国和日本的实力差距,基本退出冠军争夺,更何况,如果伤得不严重,大概率是打封闭,止痛强上。
7.中日之间实力在伯仲之间,除非日本明年选拔再选出两个真全能,但每项也就14分左右的选手,否则中国和日本之间基本就是同一水平,这种情况下,保障团体得分比考虑人员上场项目均衡更重要
8.至于心理和舆论,这个东西更没法说,如果拿了吊环,双杠两金,是不是可以算完成任务,这样对舆论有交代?有这两金会不会让团体比的时候更有底气,毕竟不至于里约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