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抢状元显高考弊端 选才标准尚需学习国外
2010年07月30日08:01人民网-人民日报我要评论(1) 字号:T|T
刚刚闭幕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教育要发展,根本在改革。《教育规划纲要》更是对招生制度特别是高考(论坛)改革提出了明确思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就要针对目前高考制度存在的弊端进行锐意改革。
近日,北大、清华等著名大学为录取多少“状元”各执一词,喋喋不休。而美国耶鲁大学只用半小时就把我们心目中最优秀的学生挑走了。中外大学在选拔人才方面差异很大,我们仍坚持统一高考,而外国许多大学实行自主招生。香港的大学录取内地学生也很注重面试成绩。这些,给中国高考改革带来什么样的启示?中国式高考应该向别人学些什么?
——编 者
“什么人能考上北大、清华?”提出这个问题,很多人的答案都会类似,“高分生、尖子生、高考状元。”
“什么人能考上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提及这个问题,答案就五花八门了,“得过西屋奖的、自编歌曲募集善款的、还有推销饼干的……”
当然,面对同样问题的不同回答,我们首先应承认,美国的高校招生制度历经300多年已日臻成熟完善,与其本国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相关,其他国家可受其启发却无法生搬硬套,毕竟“橘逾淮而北为枳”。但就在2010年这个高考之后的夏天,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们无法不反观国外的高招制度,而对中国式高考,重新思考与打量。
2010年高考后,火热而喧嚣。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所国内一流学府为了各自状元的录取数量大打口水战,一家说自己囊括了全国九成的理科状元和近三成的文科状元,一家则称将六成以上的状元收归门下。而就在此时,湖南一所知名高中的校长却频发感触:“耶鲁大学的面试官真厉害,几个问题就将我们心目中最好的学生全部挑走,而这些学生如果参加国内的高考则多半考不上清华北大。”
这情景,不禁又让我们回想起这些年来有关高考状元之争论种种,回想起2005年香港大学自行在内地收取本科生,11名各省市的高考状元因面试成绩不理想而被拒之门外,又或让我们回想起1996年,哈佛大学也曾向165个SAT满分的状元说“不”,而理由就是,对高分背后的综合素质并不满意。
一面是国内最知名的两所高校仍在忙于状元之争,一面是国际知名大学不唯状元是瞻,而唯素质论。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开启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新起点的今天,在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成为强烈共识的今天,在《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对现行的高考制度思考些什么?
特色人才选拔——
“一流考生”与“一流学生”
“究其原因,是因为在高考指挥棒下,很多有特点的学生刚上高中甚至初中阶段就被纳入了统一的轨道,而没有太多机会发展自己的个性。”这是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孟芊不久之前针对“清华大学从2003年开始自主选拔工作,便为特殊人才的脱颖而出开辟了一条特殊通道,制定了特殊的选拔程序和办法,包括严格的考核办法和决策程序。然而,除了学科竞赛获奖者和文体特长生之外,却罕有符合条件的学生”这一现象发表的观点。
有这样一种说法:所谓“考生”,是寻找已知世界的现成答案;所谓“学生”,是指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人。两者一字之差,却有着天壤之别。目前中国现行的考试制度,培养出来的是“一流的考生”,而非“一流的学生”,中国的学生每年都不乏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冠军,却始终与诺贝尔奖无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基本要求,是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和领域。
而也正是由于现行的考试制度,导致教学模式变为以“应考”为目的。而本应“以产生问题为目的”的教学也最终演变成为“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教学。一些在小学、中学阶段表现出一些特殊潜质的孩子,为了适应现行的考试选拔制度,也不得不死啃书本,从而最终磨平了身上的独特之处,由“一流的学生”变为“一流的考生”甚至并不“入流”的考生。
2010年07月30日08:01人民网-人民日报我要评论(1) 字号:T|T
刚刚闭幕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教育要发展,根本在改革。《教育规划纲要》更是对招生制度特别是高考(论坛)改革提出了明确思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就要针对目前高考制度存在的弊端进行锐意改革。
近日,北大、清华等著名大学为录取多少“状元”各执一词,喋喋不休。而美国耶鲁大学只用半小时就把我们心目中最优秀的学生挑走了。中外大学在选拔人才方面差异很大,我们仍坚持统一高考,而外国许多大学实行自主招生。香港的大学录取内地学生也很注重面试成绩。这些,给中国高考改革带来什么样的启示?中国式高考应该向别人学些什么?
——编 者
“什么人能考上北大、清华?”提出这个问题,很多人的答案都会类似,“高分生、尖子生、高考状元。”
“什么人能考上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提及这个问题,答案就五花八门了,“得过西屋奖的、自编歌曲募集善款的、还有推销饼干的……”
当然,面对同样问题的不同回答,我们首先应承认,美国的高校招生制度历经300多年已日臻成熟完善,与其本国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相关,其他国家可受其启发却无法生搬硬套,毕竟“橘逾淮而北为枳”。但就在2010年这个高考之后的夏天,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们无法不反观国外的高招制度,而对中国式高考,重新思考与打量。
2010年高考后,火热而喧嚣。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所国内一流学府为了各自状元的录取数量大打口水战,一家说自己囊括了全国九成的理科状元和近三成的文科状元,一家则称将六成以上的状元收归门下。而就在此时,湖南一所知名高中的校长却频发感触:“耶鲁大学的面试官真厉害,几个问题就将我们心目中最好的学生全部挑走,而这些学生如果参加国内的高考则多半考不上清华北大。”
这情景,不禁又让我们回想起这些年来有关高考状元之争论种种,回想起2005年香港大学自行在内地收取本科生,11名各省市的高考状元因面试成绩不理想而被拒之门外,又或让我们回想起1996年,哈佛大学也曾向165个SAT满分的状元说“不”,而理由就是,对高分背后的综合素质并不满意。
一面是国内最知名的两所高校仍在忙于状元之争,一面是国际知名大学不唯状元是瞻,而唯素质论。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开启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新起点的今天,在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成为强烈共识的今天,在《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对现行的高考制度思考些什么?
特色人才选拔——
“一流考生”与“一流学生”
“究其原因,是因为在高考指挥棒下,很多有特点的学生刚上高中甚至初中阶段就被纳入了统一的轨道,而没有太多机会发展自己的个性。”这是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孟芊不久之前针对“清华大学从2003年开始自主选拔工作,便为特殊人才的脱颖而出开辟了一条特殊通道,制定了特殊的选拔程序和办法,包括严格的考核办法和决策程序。然而,除了学科竞赛获奖者和文体特长生之外,却罕有符合条件的学生”这一现象发表的观点。
有这样一种说法:所谓“考生”,是寻找已知世界的现成答案;所谓“学生”,是指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人。两者一字之差,却有着天壤之别。目前中国现行的考试制度,培养出来的是“一流的考生”,而非“一流的学生”,中国的学生每年都不乏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冠军,却始终与诺贝尔奖无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基本要求,是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和领域。
而也正是由于现行的考试制度,导致教学模式变为以“应考”为目的。而本应“以产生问题为目的”的教学也最终演变成为“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教学。一些在小学、中学阶段表现出一些特殊潜质的孩子,为了适应现行的考试选拔制度,也不得不死啃书本,从而最终磨平了身上的独特之处,由“一流的学生”变为“一流的考生”甚至并不“入流”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