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外延 促进经济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高质量发展既是经济发展的科学概念,又是生活的概念。 从内涵来看,高质量发展指的是效率的提高、结构的优化、产品质量档次提升,还包括环境质量提升等。高质量发展是在保持一定增长速度条件下,靠提升质量获取经济增长。从外延来讲,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含义,经济本身来讲包括劳动生产力、要素生产率等,从供求关系来看主要指供给体系的效率、供给结构的优化,从分类来讲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甚至包括生活质量、环境质量、社会秩序等。从狭义角度来说,高质量发展指的是更高水平、更高效率、更高档次的产出。 中国经济体量大了,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高的竞争力,必须要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整个经济工作的质量。中国经济在40年的改革开放中,极大释放了生产力,位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老百姓收入水平大幅提高。高速发展的同时,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不对称问题非常突出。从国际竞争的角度讲,我国也已到了需要更加依靠质量竞争的阶段。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演进的必经过程。 我们要以更少的能源资源消耗,更少的要素投入,实现更大的社会总产出、经济总产出,提高投入产出率。但现在单讲经济还不够,要讲经济和环境的协调,经济产出效率高了,但是破坏了环境,那就是带来了环境质量的下降,我们要在提高投入产出率经济质量的同时,还要环境友好,保证环境的质量,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