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遗址力证:尧、舜、禹文明的实际存在(组图)
=============================================================
陶盘“暴露”主人帝王身份
当时文字比甲骨文提前七八百年
扁壶侧面的神秘文字至今没有定论,但考古专家倾向于是早于甲骨文的文字
尧、舜、禹文明的实际存在,终于从考古学意义上得到了证实。
今天,首都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手推出大型考古专题展览——“考古中华”。在展出的400多件珍贵文物中,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文物,首次展出。这些文物从考古学意义上证明了我国第一个朝代夏朝之前的文明的存在。
据了解,以往考古界认为,中华文明形成于河南二里头遗址文化时期,距今3700多年。1959年,考古学家们在那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都城遗址夏朝遗址。而关于夏禹前的历史一直只是传说,从未被考古证实过。海外学者对这段历史多持怀疑态度。
然而,距今4200年—4500年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考古发现,至少将文明时代形成的起点向前推进了500年。陶寺遗址第一次从考古学意义上证明了尧、舜、禹文明的实际存在。
证据1
最早瓦片突破“秦砖汉瓦”
陶寺遗址位于临汾市西南22公里,临汾古为平阳。这座古城的城墙东西有130米左右,年代为距今4200年—4500年。这一时期正好处于传说中尧、舜、禹的时期,这座古城就是当时重要建筑的所在地。
社科院考古所学部委员刘庆柱说,陶寺遗址历史年代上与尧舜时期存在一致性。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也曾在《舜庙遗址与尧舜传说》一文中指出:“考古研究已经使我们窥见相当于传说中尧、舜时代的社会、文化的真相。已有不少报道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其年代上限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400年间,下限不晚于公元前2000年,正好与尧舜传说的时代大致相当。”
在这座古城内,考古学家发现了宫殿区,其中最大的宫殿有1万平方米的建筑基址,还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陶制瓦。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信息中心主任朱乃诚表示,有了瓦,意味着有了屋顶。这也打破了“秦砖汉瓦”的说法。有关考古人士笑称,这或许应该称作“尧瓦”。
本次展出中,陶寺遗址出土的一块瓦片,“泄露”了尧舜当年的生活信息。
这件板瓦出自宫殿区,背面有泥,周边有白灰边勾缝迹象,因此考古专家判断其为宫殿屋顶上的板瓦,陶板瓦解决了建筑屋顶外装修技术上的漏雨问题,开创了古代历史上建筑用瓦的先河,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它是砖。(来源:法制晚报)
=============================================================
陶盘“暴露”主人帝王身份
当时文字比甲骨文提前七八百年
扁壶侧面的神秘文字至今没有定论,但考古专家倾向于是早于甲骨文的文字
尧、舜、禹文明的实际存在,终于从考古学意义上得到了证实。
今天,首都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手推出大型考古专题展览——“考古中华”。在展出的400多件珍贵文物中,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文物,首次展出。这些文物从考古学意义上证明了我国第一个朝代夏朝之前的文明的存在。
据了解,以往考古界认为,中华文明形成于河南二里头遗址文化时期,距今3700多年。1959年,考古学家们在那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都城遗址夏朝遗址。而关于夏禹前的历史一直只是传说,从未被考古证实过。海外学者对这段历史多持怀疑态度。
然而,距今4200年—4500年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考古发现,至少将文明时代形成的起点向前推进了500年。陶寺遗址第一次从考古学意义上证明了尧、舜、禹文明的实际存在。
证据1
最早瓦片突破“秦砖汉瓦”
陶寺遗址位于临汾市西南22公里,临汾古为平阳。这座古城的城墙东西有130米左右,年代为距今4200年—4500年。这一时期正好处于传说中尧、舜、禹的时期,这座古城就是当时重要建筑的所在地。
社科院考古所学部委员刘庆柱说,陶寺遗址历史年代上与尧舜时期存在一致性。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也曾在《舜庙遗址与尧舜传说》一文中指出:“考古研究已经使我们窥见相当于传说中尧、舜时代的社会、文化的真相。已有不少报道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其年代上限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400年间,下限不晚于公元前2000年,正好与尧舜传说的时代大致相当。”
在这座古城内,考古学家发现了宫殿区,其中最大的宫殿有1万平方米的建筑基址,还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陶制瓦。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信息中心主任朱乃诚表示,有了瓦,意味着有了屋顶。这也打破了“秦砖汉瓦”的说法。有关考古人士笑称,这或许应该称作“尧瓦”。
本次展出中,陶寺遗址出土的一块瓦片,“泄露”了尧舜当年的生活信息。
这件板瓦出自宫殿区,背面有泥,周边有白灰边勾缝迹象,因此考古专家判断其为宫殿屋顶上的板瓦,陶板瓦解决了建筑屋顶外装修技术上的漏雨问题,开创了古代历史上建筑用瓦的先河,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它是砖。(来源: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