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特吧 关注:2,117贴子:3,118
  • 2回复贴,共1

爱尔兰、苏格兰、英格兰民谣导览-高克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所谓克尔特(Celtic)文化,一直是一个暧昧模糊的概念,并非像一般国家是由人口和政治来区隔,而是从音乐、文化、语言上来界定。举凡爱尔兰、苏格兰、英格兰、威尔斯、法国、西班牙、义大利、土耳其,都有一点克尔特文化的色彩。 
从六十年代开始,有一股很强的克尔特文化复兴势力崛起,主要是在英国爱尔兰,从乡下村庄里的 PUB渐渐向外蔓延伸展。当时,在音乐上很重要的一个人物是Sean O Riada,他拥有一个古典音乐的乐团,却赋与音乐很爱尔兰的风味,造成一种新曲风的时兴。在他去世後,乐团中一个吹风笛的人,叫Paddy Moloney,组成The Chieftains乐团,成为当代爱尔兰民谣最有名的乐团。 这种结合现代和传统的音乐,具有听觉上的新鲜度,诠释技巧也非常好;再配合完整的市场行销,虽然处在开拓阶段,却几乎像是风行草偃般,整个英国和爱尔兰的年轻人突然对克尔特文化,尤其是音乐产生了莫大的兴趣。苏格兰地区比较少,可是整个克尔特文化已经渐渐潜移默化大家的心灵,所以不久後便有很多乐团如雨後春笋般纷纷出现。英格兰地区也对摇滚比较有兴趣,直到後来才有民谣的复兴。


IP属地:江苏1楼2006-02-19 11:23回复
    苏格兰民谣
    一般人对苏格兰的刻板印象是----吹风笛穿裙子的男人,所以苏格兰人的文化复兴活动 在其他国家被接受比较难。

    从六十、七十年代开始,有一些重要的人如Ewan MacColl,因应二次世界大战後,美国音乐的影响越来越大,立志保护传统民谣。他本来是演员,因为是低地人,故曾接受英格兰文化的洗礼,唱的歌多半是自己创作,与政治、大众生活有关的叙述性 歌谣,无论是描摹苏格兰人或英国北部矿工文化,皆极具社会批判色彩。後来他到英国的 BBC广播电台中表演,唱的都是一般老百姓生活的问题,从那时开始,他就变得很有名。猫王甚至唱过他写的一首歌,还得了葛来美奖,叫「First time I ever saw your face」。 Ewan MacColl 是整个英国民谣界最有影响力,也是最有才华的人,他从五十、六十年代时,就有自己开的Folk Club,据说当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歌手和音乐家在这个Club里只能表演自己国家的歌曲,可见他其实是民族性 很强的一个人。Ewan写的歌多半和历史有关,写苏格兰人和英格兰人之间的矛盾关系,「Johnny Cope」即为其中代表。

    另外还有一个人,也是被Ewan MacColl影响到的,叫Dick Gaughan。他跟爱尔兰的 Christy Moore有点像,同样是自己写歌,也蒐集别人的歌。他常常去别人的演唱会听一些歌,唱完以後就会跟歌手讲「可不可以给我歌词?」所以以前的歌就是这样一代传过一代。 

    苏格兰最具代表性的是Ewan MacColl、Dick Gaughan,多是比较有批判性的歌,与历史有关。当地也有很多Pub,如爱丁堡和格拉斯哥,可以参与现场乐团的LIVE演奏。


    IP属地:江苏3楼2006-02-19 11:23
    回复
      英格兰民谣 
      英国流传下来的民谣很多,可能和当地音乐工业的兴盛有关。六十年代即有民谣复兴运动 ,主要在英国北部Northumberland,因其地理位置靠近苏格兰,加上许多爱尔兰人移民到英国时,会经过此地,於是形成三地民谣文化的大融合。 

      英格兰整个民谣界始终维持著一种传统,即有舞蹈的乐团,也有很多歌都和矿工生活有关。英格兰西北和东北盛产煤矿,矿工都有这种舞蹈乐团,且做了很多批判性 的抗议歌,尤其在1968、1969年。另外,从伦敦来的Billy Bragg,也是唱比较批判性 的歌,他有一首歌叫「There is power in the union」,描写各行各业都应该有工会,才能争取自己的权力。 

      谈到英格兰很多人会想到The Watersons(瓦特森家族),在六十年代很红,是民谣复兴活动 的主要人物。如今整个团早已不再联合演出,还好Norma Waterson 和 Martin Carthy结婚了,他们的女儿 Eliza Carthy是个小提琴手,因此整个音乐家族或全家合作或个人创作,也陆续出版了许多CD。

      Martin Carthy是民谣界一个非常重要的人。1969年民谣手鲍伯.狄伦在某个演唱会上,开始从木吉他改成电子吉他时,遭到很多人抗议。Martin Carthy 几年後也循此改变,却被大众攻诘他把英国民谣给卖掉。鲍伯的歌多是自己创作,要怎麼改随他,但Martin的歌都是改编自传统歌谣,因此後来他的演唱路线便从民谣改成摇滚。

      他成立了几个很重要的乐团,分别是Fairport Convention、Steeleye Span、Albion band共三个,早期曲风是美国抒情摇滚,後来改成民谣加上电子吉他。那个时期乐团文化非常兴盛,而且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整个英国爱尔兰民谣界的人,彼此经常跨团互相合作。 很多英格兰的民谣经典都是比较慢的歌。

      继Fairport Convention後有一个摇滚乐团,是 Oysterband,他们从八十年代开始表演,走民谣摇滚曲风,令人耳目一新,他们的首张专辑「English Rock&Roll,The Early years 1800-1850」,由专辑名称来看,Oysterband倒也将英国民谣视为摇滚乐的根源之一。 

      被誉为英国民谣之后的June Tabor,从七十年代就开始唱传统民谣,她的作品是以传统民谣为根基,在音乐与文字上略作修饰,呈现出更加精致且具文学色彩的民谣经典。 

      爱尔兰、苏格兰、英格兰民谣透过口传的形式代代相传,使民谣成为一种活的艺术,在不断的修改增删中与人民的生活真正结合。


      IP属地:江苏4楼2006-02-19 11: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