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迷吧 关注:105,662贴子:4,976,554
  • 6回复贴,共1

为什么西九龙站要造那么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客流和班次真的多到至于要修22道吗?
作为对比,北京丰台站作为京广高速的始发站只用了6道。
难道是因为其他原因修那么大?


IP属地:上海1楼2023-06-21 12:52回复
    还有国内一些大的站(高速)也总是喜欢修二十几道,甚至到三十道
    难道真的是因为车太多了而必须要修那么大吗?
    举个例子
    上海虹桥站京沪和沪昆场要用19道,而沪宁、沪苏通、沪苏湖场加起来只有11道,是什么造成这种分配不均的情况?
    (如果适当的将高速场的股道数移到综合场,普速车也可以进虹桥,而不是在上海南换向)
    回归正题,京沪和沪昆加起来真的要多到用19道吗?
    可以得知,京沪和沪昆的最短行车间隔是4分钟,但反观虹桥站,停站10分钟以上的车寥寥无几,按理来说8道就已经够了,那么剩下11道是干什么用的?装饰?


    IP属地:上海3楼2023-06-21 13:03
    收起回复
      作为末端站,东京(东北新干线)站到发线数量只有4
      但考虑到国情,即列车折返时间要预留20分钟,即便是以最小行车间隔4分钟来算,也只需要5条到发线,超过5条而是22条让我极其不理解


      IP属地:上海4楼2023-06-21 13:10
      收起回复
        要是多修到发线的数目,我只能想到是因为列车在进站出站需要脱钩重连
        即在正线上运行是32节编组,但由于站台长度有限,需要将长编组的列车脱钩成2组16节编组的列车,等乘降完毕后再重连保持32节编组运行。
        这种情况是多修到发线的好处之一。
        虽然增加了最小行车间隔,但是从整体上增加了行车密度。
        【说明】这种方法最多适合64节编组,过多的编组会严重影响运输效率,而且客运重载会降低最高行驶速度
        但是CR永远不会在运行时重连脱钩,宁肯新造复复线都不愿以这种模式进行
        比如说沪宁城际和京沪高速(沪宁段)
        我知道有人要杠了,“两者的目的和服务对象都不同,怎么能合二为一呢?”
        要是担心停站会耽误正线行车的话,可以通过把到发线修长一点来解决,以保证列车在正线上始终以最高速度运行


        IP属地:上海7楼2023-06-21 13:24
        收起回复
          有的时候,正线也可以作为到发线。
          我对CR认为“没有正线会严重影响效率”的观点感到困惑。
          既然都要切割正线了,还要在意有没有正线?
          剩那么多到发线,总有一条可以适合当作正线吧?
          接下来详细说


          IP属地:上海8楼2023-06-21 13:33
          收起回复

            以这种站线配置为例,上行系统为1、3道,这里只说上行(下行同理)
            可以做到让所有的通过车只在1道上运行
            现在先假设站台无车,接下来车次分别为1(停站)、2(通过)、3(停站)、4(停站)、5(通过)、6(停站)、7(停站)、8(停站)、9(通过)
            具体操作:1(车)次停3道、2次1道通过、1次3道(待避)开、3次停1道、4次停3道、3次1道开、5次1道通过、4次3道(待避)开、6次停3道、7次停1道、6次3道开、8次停3道、7次1道开、9次1道通过、8次3道(待避)开


            IP属地:上海13楼2023-06-21 13:47
            收起回复
              致那些说我“这个系统只能处理一条线路,而不能处理两条线路交汇”的人,这是解决两条线路交汇站线配置示意图,其中若不考虑折返可忽略蓝色部分


              IP属地:上海64楼2023-06-26 21: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