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帖讲到缠论的“趋势背驰”,并举例说明了背驰的判断方法。
在昨天那个图例中,向上离开中枢B的c段与下方进入中枢B的b段做比较,高度是背驰的,但斜率并未背驰,同时c段内部结构(5段式上涨)也没有背驰,所以算是个不太标准但事实上成立的趋势背驰案例。
今天再举个走势相对标准的“下跌趋势背驰”图例。
文中所举股票图例均为讲解之用,绝不构成操作建议,特此申明。
随意找了个日线图。(此处为描述整体走势,K线图收缩幅度较大可能看不清具体K线,只是大致示意。)
可以看到整个股价下跌过程中有两个本级别中枢(橙色),所以是下跌“趋势”。图中白色箭头线画的是A、B两个中枢的进入段和离开段(a、b、c)。比较c段与b段是否背驰,根据昨天我们所说的方法,对比两段的“高度、斜率和内部结构”,可以清晰看到c段的下跌力度弱于b段,即c段背驰了。
(前面那张全景图看不清细节,我们把最后的c段单独放大来看。)
c段下跌,我们画了个粉色中枢(这个粉色中枢是次级别的,比橙色中枢的级别小,这个以后在“级别”那篇来讲),也就是说c段的内部结构走的是包含一中枢的盘整下跌背驰。
这个案例很标准,不仅c段的高度、斜率和内部结构都发生背驰,而且MACD指标也是背驰的。需要注意的是,缠论的MACD背驰判断,与传统技术的背离不同。
如图所示,缠论MACD的背驰,是比较b段和c段所对应的MACD指标的黄白线(判断下跌背驰是比较黄白线低点,上涨则对比黄白线高点),以及对比MACD的红(绿)柱高度和面积(判断下跌背驰是比较绿柱,判断上涨背驰是比较红柱)。
显然,下跌c段的MACD黄白线低点高于前面的b段,这是黄白线背驰。下跌c段的MACD绿柱比前面b段的绿柱短,绿柱相对面积也更小,这是MACD红绿柱背驰。
该股下跌背驰见到最低点以后,到目前为止走了一个次级别盘整上涨走势。所以,若能根据下跌背驰判断股价即将反弹(反转),那么享受后续上涨带来的收益就很容易。缠论判断背驰方法的实战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并非所有股票走势的背驰都这么清晰易辨,实战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如果没有明显背驰,缠论还有其他方法来判断股价走势的转折。
缠论技术的所有买卖点都是基于背驰的判断而来的,发生背驰,就一定会发生股价运动的转折。
但背驰以后股价的转折是有级别的(“级别”的概念我们放到后面单独讲),关于转折与背驰的关系,缠论有一个定理:
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上面这段话翻译成人话就是:
如果发生背驰,之后的走势有三种可能。
1、股价会进入横盘震荡状态;
2、股价会反弹,但放到更高级别上去看,只是更大的横盘震荡状态;
3、股价会反转,开始走一个反向的趋势。
至于如何判断股价背驰后会走哪种走势,又如何把握交易的进场和退出,这个放到以后实战篇结合案例来讲解。
除了“趋势背驰”,还有其他几种背驰。虽然缠论作者认为“没有趋势则没有背驰”,但其他几种背驰情况却是客观存在且具有实战意义的。
其他三类背驰:
第一种:盘背,也叫笔背驰,也就是对比相邻的三笔,第3笔比第1笔弱,就是盘背。高级别上看到的盘背,在低级别图上去看往往是线段背驰或盘整背驰,所以,“盘背”也有人叫它“内部背驰”,意思都一样。盘背在实战中可靠度不高,不深讲。
第二种:盘整背驰。这个比较好理解,和趋势背驰基于中枢B的进入段b和离开段c相比道理相同,只是盘整走势中仅有一个中枢A,把离开段b段与进入段a段相比。盘整背驰是实战中经常遇到的。
第三种:线段背驰。所谓线段背驰,就是一个3段式、5段式或7段式上涨,最后一段力度不如同方向的前面一段了。图中以5段式上涨线段为例,画了两个方框是方便假想一下这个线段的次级别(就是更小级别)上,实际走的可能是很小级别的两中枢上涨。线段背驰的提出,主要是方便在大级别图上能直观判断内部结构的背驰情况,是缠论的一种模糊运用。
至此我们已全面了解缠论“背驰”的有关概念,小结一下:
1.背驰是判断股价原有方向的运动是否发生转折的重要依据。
2.背驰主要以最后一个中枢为参照物,对比这个中枢的离开段与进入段,判断是否发生力度衰竭。
3.判断力度衰竭的具体方法是先对比两段的高度、斜率是否背驰;再看离开段内部结构是否背驰;最后可以再用MACD指标辅助判断。成交量判断背驰一般只在上涨中使用。
4.如果是包含两个或更多中枢的走势类型发生背驰,叫趋势背驰,如果走势只有一个中枢就发生背驰,称作盘整背驰。
背驰,意味着股价原有运动方向的动力衰竭,股价将朝反方向转折。其实战意义就是指导我们在上涨背驰时离场,在下跌背驰时进场。
在昨天那个图例中,向上离开中枢B的c段与下方进入中枢B的b段做比较,高度是背驰的,但斜率并未背驰,同时c段内部结构(5段式上涨)也没有背驰,所以算是个不太标准但事实上成立的趋势背驰案例。
今天再举个走势相对标准的“下跌趋势背驰”图例。
文中所举股票图例均为讲解之用,绝不构成操作建议,特此申明。
随意找了个日线图。(此处为描述整体走势,K线图收缩幅度较大可能看不清具体K线,只是大致示意。)
可以看到整个股价下跌过程中有两个本级别中枢(橙色),所以是下跌“趋势”。图中白色箭头线画的是A、B两个中枢的进入段和离开段(a、b、c)。比较c段与b段是否背驰,根据昨天我们所说的方法,对比两段的“高度、斜率和内部结构”,可以清晰看到c段的下跌力度弱于b段,即c段背驰了。
(前面那张全景图看不清细节,我们把最后的c段单独放大来看。)
c段下跌,我们画了个粉色中枢(这个粉色中枢是次级别的,比橙色中枢的级别小,这个以后在“级别”那篇来讲),也就是说c段的内部结构走的是包含一中枢的盘整下跌背驰。
这个案例很标准,不仅c段的高度、斜率和内部结构都发生背驰,而且MACD指标也是背驰的。需要注意的是,缠论的MACD背驰判断,与传统技术的背离不同。
如图所示,缠论MACD的背驰,是比较b段和c段所对应的MACD指标的黄白线(判断下跌背驰是比较黄白线低点,上涨则对比黄白线高点),以及对比MACD的红(绿)柱高度和面积(判断下跌背驰是比较绿柱,判断上涨背驰是比较红柱)。
显然,下跌c段的MACD黄白线低点高于前面的b段,这是黄白线背驰。下跌c段的MACD绿柱比前面b段的绿柱短,绿柱相对面积也更小,这是MACD红绿柱背驰。
该股下跌背驰见到最低点以后,到目前为止走了一个次级别盘整上涨走势。所以,若能根据下跌背驰判断股价即将反弹(反转),那么享受后续上涨带来的收益就很容易。缠论判断背驰方法的实战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并非所有股票走势的背驰都这么清晰易辨,实战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如果没有明显背驰,缠论还有其他方法来判断股价走势的转折。
缠论技术的所有买卖点都是基于背驰的判断而来的,发生背驰,就一定会发生股价运动的转折。
但背驰以后股价的转折是有级别的(“级别”的概念我们放到后面单独讲),关于转折与背驰的关系,缠论有一个定理:
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上面这段话翻译成人话就是:
如果发生背驰,之后的走势有三种可能。
1、股价会进入横盘震荡状态;
2、股价会反弹,但放到更高级别上去看,只是更大的横盘震荡状态;
3、股价会反转,开始走一个反向的趋势。
至于如何判断股价背驰后会走哪种走势,又如何把握交易的进场和退出,这个放到以后实战篇结合案例来讲解。
除了“趋势背驰”,还有其他几种背驰。虽然缠论作者认为“没有趋势则没有背驰”,但其他几种背驰情况却是客观存在且具有实战意义的。
其他三类背驰:
第一种:盘背,也叫笔背驰,也就是对比相邻的三笔,第3笔比第1笔弱,就是盘背。高级别上看到的盘背,在低级别图上去看往往是线段背驰或盘整背驰,所以,“盘背”也有人叫它“内部背驰”,意思都一样。盘背在实战中可靠度不高,不深讲。
第二种:盘整背驰。这个比较好理解,和趋势背驰基于中枢B的进入段b和离开段c相比道理相同,只是盘整走势中仅有一个中枢A,把离开段b段与进入段a段相比。盘整背驰是实战中经常遇到的。
第三种:线段背驰。所谓线段背驰,就是一个3段式、5段式或7段式上涨,最后一段力度不如同方向的前面一段了。图中以5段式上涨线段为例,画了两个方框是方便假想一下这个线段的次级别(就是更小级别)上,实际走的可能是很小级别的两中枢上涨。线段背驰的提出,主要是方便在大级别图上能直观判断内部结构的背驰情况,是缠论的一种模糊运用。
至此我们已全面了解缠论“背驰”的有关概念,小结一下:
1.背驰是判断股价原有方向的运动是否发生转折的重要依据。
2.背驰主要以最后一个中枢为参照物,对比这个中枢的离开段与进入段,判断是否发生力度衰竭。
3.判断力度衰竭的具体方法是先对比两段的高度、斜率是否背驰;再看离开段内部结构是否背驰;最后可以再用MACD指标辅助判断。成交量判断背驰一般只在上涨中使用。
4.如果是包含两个或更多中枢的走势类型发生背驰,叫趋势背驰,如果走势只有一个中枢就发生背驰,称作盘整背驰。
背驰,意味着股价原有运动方向的动力衰竭,股价将朝反方向转折。其实战意义就是指导我们在上涨背驰时离场,在下跌背驰时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