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你曾经想过自己会变得很不一样
当然,因为那时的你就是少年意气风发的样子。那种好像什么都没有,又好像可以拥有一切的样子。
大学毕业的那个夜晚,你在学校后山的山顶站了很久,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好奇,无论什么样的未知都变得有趣。你只是觉得有很多事情都有可能,且在千千万万个可能里,你会找到自己最热爱,也是最坚定的那一个,然后大步流星地一路奔跑下去。
你一直记着那一刻,那种对未知的期待盈满胸膛的时刻。
然后,就在踏出校门的脚落下的瞬间,你眼前的一切像是跑马灯一样地快速转起来。
你看到了自己拉着行李出现在火车站的出口,黑车司机们围上你,在你茫然又警惕的目光中成为这个城市迎接你的第一批主人。住了两天酒店后,数着银行卡余额的你终于结束了与中介的讨价还价,在出租屋里安顿下来。三十平的屋子只有一处可以见到阳光,浴室的水压低到没法提供一场像样的淋浴。但你还是觉得安心与高兴,从网上买来海报与成串的灯珠,装点出容身小憩的一角。
公司没有因为是校招生而对你有太多优待,毕竟这个城市从来不缺能干活的年轻人。当初从拥挤的人潮中伸手递出的一纸简历换来了一格窄窄的工位。你从人事那领了电脑,转头就被拉去部门会议。晚上十点,你走出公司的大门,多云的天气看不见星星与月亮。有些累,但你挺直了胸膛,你第一次真切地感觉自己是个大人了。
那格工位是你多年积累的证明,也是你被这城市接纳的证据,你相信这些是值得的,尽管并没有谁向你保证过什么
你开始忙碌起来,键盘上敲击的声音似乎总是连贯而密集的。你的名字出现在越来越多的项目里,随之越来越少的是你回复家人朋友的信息字数。 你对那个你很在意的人说“晚上回去和你细说”,但十二点的上级电话让这句话只能作废。你在深夜里刷着社交网络,看到昔日的同学和朋友晒各自的生活,才忽然想起好像已经许久没与他们打过招呼。你在下班后显而易见地陷入沉默,你惊讶于自己性格由内的快速转变,不知道情绪价值在白天的内耗已经透支了你的好奇心与分享欲。
你升职了,站稳了脚跟,用第一年的勤奋给出了漂亮的业绩答卷。你用涨了的薪水从原来的破屋中搬出来,换了一个更新的房子。房子在顶楼,有一扇可以晒到很多阳光的天窗。那个人来看你,你兴奋地一晚没睡,到了第二天却发现这一年里相谈的时间碎片连一句整话也凑不起来。你尝试和他说未来的目标,却在他的眼神中逐渐显得心虚,于是你没有再说下去,在第二天的火车站,你也没有挽留。
从那之后,你又是形单影只的一个你,接下来的几年仍项浮萍,辗转在多家公司间,只是职级和薪酬一次比一次高。你好像变强了很多,至少从外界的价值体系里看起来是的:买了车,也有了真正可以安顿的地方。你开始有了下属,逐渐明白职场除了能力与踏实还需要很多其他的东西。业绩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层管理的日子并没有比想象中更体面。你时常感到透不过气,体检报告单也毫不客气地标红。终于,你在开会的时候感到眩晕,再次醒来的时候身上已是病号服。你开始有点慌张,却不是因为身体,因为你知道始终向前的公司和虎视眈眈的平级不会对你的缺席给予太多怜悯。
你扯下手背的输液针,被护士强硬地制止。躺在病床上,你看着窗外的雨滴在窗户上连成细长的一条线,然后不受控制地下坠,再下坠
夜里,你扭过头,看见隔壁床的少年捧着一本书,封皮上写着【撒哈拉的故事】几个字。你想起初中时在被窝里偷读的那本三毛,在黑暗的房间里摸索着拧开手电筒的电源,逐字逐句中来到遥远而陌生的国度。你缓缓地闭上眼睛,许久未出现的平静像是泉水一样满满地涌上来,跑马灯停下来,你听见心底里有一句低低的呢喃。
好轻,好轻,像是风中的羽毛。
俯耳过去,那是少年清澈的笑语
他说:
你曾经想过自己会变得很不一样
当然,因为那时的你就是少年意气风发的样子。那种好像什么都没有,又好像可以拥有一切的样子。
大学毕业的那个夜晚,你在学校后山的山顶站了很久,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好奇,无论什么样的未知都变得有趣。你只是觉得有很多事情都有可能,且在千千万万个可能里,你会找到自己最热爱,也是最坚定的那一个,然后大步流星地一路奔跑下去。
你一直记着那一刻,那种对未知的期待盈满胸膛的时刻。
然后,就在踏出校门的脚落下的瞬间,你眼前的一切像是跑马灯一样地快速转起来。
你看到了自己拉着行李出现在火车站的出口,黑车司机们围上你,在你茫然又警惕的目光中成为这个城市迎接你的第一批主人。住了两天酒店后,数着银行卡余额的你终于结束了与中介的讨价还价,在出租屋里安顿下来。三十平的屋子只有一处可以见到阳光,浴室的水压低到没法提供一场像样的淋浴。但你还是觉得安心与高兴,从网上买来海报与成串的灯珠,装点出容身小憩的一角。
公司没有因为是校招生而对你有太多优待,毕竟这个城市从来不缺能干活的年轻人。当初从拥挤的人潮中伸手递出的一纸简历换来了一格窄窄的工位。你从人事那领了电脑,转头就被拉去部门会议。晚上十点,你走出公司的大门,多云的天气看不见星星与月亮。有些累,但你挺直了胸膛,你第一次真切地感觉自己是个大人了。
那格工位是你多年积累的证明,也是你被这城市接纳的证据,你相信这些是值得的,尽管并没有谁向你保证过什么
你开始忙碌起来,键盘上敲击的声音似乎总是连贯而密集的。你的名字出现在越来越多的项目里,随之越来越少的是你回复家人朋友的信息字数。 你对那个你很在意的人说“晚上回去和你细说”,但十二点的上级电话让这句话只能作废。你在深夜里刷着社交网络,看到昔日的同学和朋友晒各自的生活,才忽然想起好像已经许久没与他们打过招呼。你在下班后显而易见地陷入沉默,你惊讶于自己性格由内的快速转变,不知道情绪价值在白天的内耗已经透支了你的好奇心与分享欲。
你升职了,站稳了脚跟,用第一年的勤奋给出了漂亮的业绩答卷。你用涨了的薪水从原来的破屋中搬出来,换了一个更新的房子。房子在顶楼,有一扇可以晒到很多阳光的天窗。那个人来看你,你兴奋地一晚没睡,到了第二天却发现这一年里相谈的时间碎片连一句整话也凑不起来。你尝试和他说未来的目标,却在他的眼神中逐渐显得心虚,于是你没有再说下去,在第二天的火车站,你也没有挽留。
从那之后,你又是形单影只的一个你,接下来的几年仍项浮萍,辗转在多家公司间,只是职级和薪酬一次比一次高。你好像变强了很多,至少从外界的价值体系里看起来是的:买了车,也有了真正可以安顿的地方。你开始有了下属,逐渐明白职场除了能力与踏实还需要很多其他的东西。业绩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层管理的日子并没有比想象中更体面。你时常感到透不过气,体检报告单也毫不客气地标红。终于,你在开会的时候感到眩晕,再次醒来的时候身上已是病号服。你开始有点慌张,却不是因为身体,因为你知道始终向前的公司和虎视眈眈的平级不会对你的缺席给予太多怜悯。
你扯下手背的输液针,被护士强硬地制止。躺在病床上,你看着窗外的雨滴在窗户上连成细长的一条线,然后不受控制地下坠,再下坠
夜里,你扭过头,看见隔壁床的少年捧着一本书,封皮上写着【撒哈拉的故事】几个字。你想起初中时在被窝里偷读的那本三毛,在黑暗的房间里摸索着拧开手电筒的电源,逐字逐句中来到遥远而陌生的国度。你缓缓地闭上眼睛,许久未出现的平静像是泉水一样满满地涌上来,跑马灯停下来,你听见心底里有一句低低的呢喃。
好轻,好轻,像是风中的羽毛。
俯耳过去,那是少年清澈的笑语
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