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陆,俺来了~~~~~~~~
春儿不是什么有名的女人,她只是一个村里人缘最好的一个女孩子。
她住在朝阳村,一个没什么名气,却一团和气的小村子。
就在这个绿水绕人家,青山郭外斜的小村子里,春儿在九岁那年喜欢上了第一个人。
她隔壁村的小黑。
小黑很秀气,乌发大眼。
就在春儿高高兴兴地邀请小黑去河边玩的时候,她发现这个小黑竟然也是女孩!
那次,她郁闷了整整一个下午。
后来,她和小黑成了青梅竹马的闺蜜,无话不谈。
因为结局还算美满,所以,春儿一直没放弃对美人的执着。
十岁那年,村里来了一位扬州的歌伎。
歌伎很漂亮,娇柔温婉。
歌伎带着的男孩也很漂亮,更特别的是——他的头发是卷卷的。
春儿一下喜欢上了,她天天往歌伎暂时落脚的地方跑。
歌伎也很喜欢她,经常送她些小手帕、小荷包,还时不时教她唱歌。
春儿在相处中,知道那个男孩叫顾惜朝,嗯,和自己住的村子重名呢!
她牢牢地记住了那个“朝”字,并亲切地喊“小朝”。
小朝纠正了很多次,最后放弃了。
因为叫的人太多,整个村的孩子都和春儿玩得很好,所以大家都喊小朝。
某一天,春儿又跑到了歌伎家,发现小朝正无所事事的看蚂蚁搬家。
她便邀请小朝去村里的小集市上逛逛,这一逛就出了麻烦。
朝阳村里有个小集市,几个邻村都会在那里摆摊。
那天估计是不宜出行,集市上人很少,三三两两的几个人。
一个很精神,大眼睛的男孩子就被凸显出来了。
对美人很执着的春儿歪头看了看,她有些失望,不是自己喜欢那一类的呢。
男孩子也很好奇的看着他们,瞅瞅春儿又瞅瞅小朝。
只是,小朝正在和一位小贩讨价还价,没注意到他。
他想给娘亲买一个白色的发带,他想娘亲的头发很黑,白色不是正好衬得更黑吗?
男孩子也凑了过去,他很认真地说:“这个发带不适合你。”然后,一指摊上的一个乌木簪子,说:“这个就很合适啊。”说着,自作主张地别在了小朝的卷发上。
春儿在旁边仔细端详着,赞叹说:“哇,真的很好看!”
小朝被自来熟的男孩子吓了一跳,他伸手要把簪子取下来。
男孩也在端详小朝,忽然,他倾身向前亲了一下。
小朝维持取簪子的动作呆住了,春儿一愣,忽然带着哭腔说:“你也是女孩子?呜呜……”
说着,她就跑远了,隐隐还能听见哭声。
摊主摇摇头,现在的孩子真闹腾。
后来?
后来春儿就不知道了,她向闺蜜小黑大诉苦水,再也没去过歌伎的小家。
等她想起来的时候,歌伎已经带着小朝离开了村子。
再后来,春儿对美人还是很执着。
现在已经二十出头的她,尽管亭亭玉立,人缘极好,却还是没有合适的人选。
一天,早已出嫁的小黑问她:“你到底要什么样的?”
春儿两眼一亮,她兴奋地比划着:“就是眼睛很黑,皮肤很白,嘴唇很漂亮,最好头发再卷卷的,黑黑的!看起来一表人才,器宇不凡!而且要有韧劲!嗯,还有……”
小黑一扶额头,无奈地说:“你没救了。”
没救了的春儿在第二天就看到了心仪的人,青衣卷发,又有种莫名的熟悉感。
而且这个年轻人就住在春儿家的隔壁,多么好的机会!
但是,长大了的春儿不好意思像小时候一样去主动攀谈,她只好偷偷观察。
她发现年轻人很喜欢做绿豆糕,但做好了又不吃,弄碎了去喂鱼。
年轻人在院子里挖了一个池塘,里面养着几条鱼,池塘边又种了杜鹃。
但他从不做鱼,好像要养得肥肥的。
年轻人有时会一个人去河边散步,他走得很慢,好像很有耐心。
年轻人弹得一手好琴,但他不授课不收徒,只是偶尔会奏一次。
年轻人时常去山里采药,或者猎些小动物托集市上的张大叔卖钱。
年轻人也学着酿酒,他酿的酒甜的卖掉,烈的收藏起来。
年轻人经常从集市上买下小鸟,再到山里把它们放了。
年轻人懂得很多,可他不主动帮人,也不拒绝帮人。
年轻人待人不冷不热,对女子却很宽让。
年轻人常常一个人坐在屋顶发呆。
年轻人在屋前的小香樟树枝上系满了红绳。
一日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直到年轻人病了。
春儿想,在屋顶吹了一夜的凉风能不受凉嘛!
她很期待地准备了一篮子点心,她敲开年轻人的门。
年轻人似乎有些失望,但春儿没在意,人在生病的时候,情绪难免低落。
那天,春儿终于知道他叫顾惜朝。
这个名字很熟悉,好像在哪里听过。
第二天黄昏的时候,春儿带着茶点出了门。
一个很精神,大眼睛的青年快步超过她,春儿就愣在那里,她忽然想到十多年前,想到年轻人的乌木簪子。
她就站在那里,看香樟树上的红绳被风带起,年轻人打开门,站在青年的面前。
她听见风里带过几句话,然后她想自己该去找小黑谈谈心了。
风携带着话逗弄着香樟树上的红绳————
“你来了?”
“我来了。”
END
春儿不是什么有名的女人,她只是一个村里人缘最好的一个女孩子。
她住在朝阳村,一个没什么名气,却一团和气的小村子。
就在这个绿水绕人家,青山郭外斜的小村子里,春儿在九岁那年喜欢上了第一个人。
她隔壁村的小黑。
小黑很秀气,乌发大眼。
就在春儿高高兴兴地邀请小黑去河边玩的时候,她发现这个小黑竟然也是女孩!
那次,她郁闷了整整一个下午。
后来,她和小黑成了青梅竹马的闺蜜,无话不谈。
因为结局还算美满,所以,春儿一直没放弃对美人的执着。
十岁那年,村里来了一位扬州的歌伎。
歌伎很漂亮,娇柔温婉。
歌伎带着的男孩也很漂亮,更特别的是——他的头发是卷卷的。
春儿一下喜欢上了,她天天往歌伎暂时落脚的地方跑。
歌伎也很喜欢她,经常送她些小手帕、小荷包,还时不时教她唱歌。
春儿在相处中,知道那个男孩叫顾惜朝,嗯,和自己住的村子重名呢!
她牢牢地记住了那个“朝”字,并亲切地喊“小朝”。
小朝纠正了很多次,最后放弃了。
因为叫的人太多,整个村的孩子都和春儿玩得很好,所以大家都喊小朝。
某一天,春儿又跑到了歌伎家,发现小朝正无所事事的看蚂蚁搬家。
她便邀请小朝去村里的小集市上逛逛,这一逛就出了麻烦。
朝阳村里有个小集市,几个邻村都会在那里摆摊。
那天估计是不宜出行,集市上人很少,三三两两的几个人。
一个很精神,大眼睛的男孩子就被凸显出来了。
对美人很执着的春儿歪头看了看,她有些失望,不是自己喜欢那一类的呢。
男孩子也很好奇的看着他们,瞅瞅春儿又瞅瞅小朝。
只是,小朝正在和一位小贩讨价还价,没注意到他。
他想给娘亲买一个白色的发带,他想娘亲的头发很黑,白色不是正好衬得更黑吗?
男孩子也凑了过去,他很认真地说:“这个发带不适合你。”然后,一指摊上的一个乌木簪子,说:“这个就很合适啊。”说着,自作主张地别在了小朝的卷发上。
春儿在旁边仔细端详着,赞叹说:“哇,真的很好看!”
小朝被自来熟的男孩子吓了一跳,他伸手要把簪子取下来。
男孩也在端详小朝,忽然,他倾身向前亲了一下。
小朝维持取簪子的动作呆住了,春儿一愣,忽然带着哭腔说:“你也是女孩子?呜呜……”
说着,她就跑远了,隐隐还能听见哭声。
摊主摇摇头,现在的孩子真闹腾。
后来?
后来春儿就不知道了,她向闺蜜小黑大诉苦水,再也没去过歌伎的小家。
等她想起来的时候,歌伎已经带着小朝离开了村子。
再后来,春儿对美人还是很执着。
现在已经二十出头的她,尽管亭亭玉立,人缘极好,却还是没有合适的人选。
一天,早已出嫁的小黑问她:“你到底要什么样的?”
春儿两眼一亮,她兴奋地比划着:“就是眼睛很黑,皮肤很白,嘴唇很漂亮,最好头发再卷卷的,黑黑的!看起来一表人才,器宇不凡!而且要有韧劲!嗯,还有……”
小黑一扶额头,无奈地说:“你没救了。”
没救了的春儿在第二天就看到了心仪的人,青衣卷发,又有种莫名的熟悉感。
而且这个年轻人就住在春儿家的隔壁,多么好的机会!
但是,长大了的春儿不好意思像小时候一样去主动攀谈,她只好偷偷观察。
她发现年轻人很喜欢做绿豆糕,但做好了又不吃,弄碎了去喂鱼。
年轻人在院子里挖了一个池塘,里面养着几条鱼,池塘边又种了杜鹃。
但他从不做鱼,好像要养得肥肥的。
年轻人有时会一个人去河边散步,他走得很慢,好像很有耐心。
年轻人弹得一手好琴,但他不授课不收徒,只是偶尔会奏一次。
年轻人时常去山里采药,或者猎些小动物托集市上的张大叔卖钱。
年轻人也学着酿酒,他酿的酒甜的卖掉,烈的收藏起来。
年轻人经常从集市上买下小鸟,再到山里把它们放了。
年轻人懂得很多,可他不主动帮人,也不拒绝帮人。
年轻人待人不冷不热,对女子却很宽让。
年轻人常常一个人坐在屋顶发呆。
年轻人在屋前的小香樟树枝上系满了红绳。
一日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直到年轻人病了。
春儿想,在屋顶吹了一夜的凉风能不受凉嘛!
她很期待地准备了一篮子点心,她敲开年轻人的门。
年轻人似乎有些失望,但春儿没在意,人在生病的时候,情绪难免低落。
那天,春儿终于知道他叫顾惜朝。
这个名字很熟悉,好像在哪里听过。
第二天黄昏的时候,春儿带着茶点出了门。
一个很精神,大眼睛的青年快步超过她,春儿就愣在那里,她忽然想到十多年前,想到年轻人的乌木簪子。
她就站在那里,看香樟树上的红绳被风带起,年轻人打开门,站在青年的面前。
她听见风里带过几句话,然后她想自己该去找小黑谈谈心了。
风携带着话逗弄着香樟树上的红绳————
“你来了?”
“我来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