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国际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金融机构是国家金融安全的根本保障,而要造就这样的金融机构,唯有持续改革开放。财务重组和公开上市是中国银行业前所未有的制度变迁,但这只是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和环节。只有切实转变经营理念,重塑银行文化,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基业长青。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改变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培育科学、审慎、全局的风险管理文化,提升风险控制水平,完成改制上市的中国大型商业银行仍有漫漫长路要走。中国银行体系的变革涉及整个经济、政治、社会变化的转型,有赖于中国经济社会体制性和机制性的一系列深层改革的推进。二在经历了巨大的灾难和付出沉重的代价后,亚洲各国终于认识到金融不是政府和企业的提款机,唯有让金融机构成为盈利的独立商业主体,金融体系的安全才能够真正得到保障。因此,不能以金融安全为名,对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市场化、商业化、国际化取向加以排斥和抵制。2004-2005年,当几家大型商业银行与境外潜在投资者谈判时,建设银行“张恩照事件”、中国银行黑龙江分行“高山案”等事件的爆发,使中国几家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工作几近中断。在这样的环境下,几家银行参与谈判的高级管理层以高度的专业精神,历经异常艰苦的谈判,最终按照公平原则形成了合理的价格和其他条款。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的谈判过程,就是找到商业银行谈判定价与制度性约束条件的均衡点……更为批评者所不知道的是,当时建设银行与中国银行也曾邀请中资企业入股,但是中资企业开出的价格只有每股1.04元,大大低于外资机构的出价。对于那些中国大型商业银行改革的决策者、设计者和实践者,表示崇高的敬意,没有他们的果敢、远见,没有他们的执着、坚韧不拔,中国大型银行或许还在“技术性破产”的阴影下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