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台吧 关注:729贴子:21,710

【百家预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辛晓娟副教授主讲《诗说唐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7-14 15:35回复
    《诗说唐朝》第1集《人归落雁后》 7月15日播出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中最为闪耀的时期之一,国家昌盛繁荣、文化多元开放,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诞生了绚烂无比、影响深远的唐朝诗歌文化,涌现出了如璀璨星河般令人应接不暇、光芒四射的名篇与大家,而繁盛的唐诗也在岁月的更迭之中,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异彩纷呈、波澜壮阔的大唐画卷。
    在空前广阔的疆域之下,西域的苍茫壮阔在“青海长云暗雪山”中跃然纸上;贞观到开元的盛世之中,国力的强盛于“万国衣冠拜冕旒”里展露无遗;而当民生凋敝,山河破碎之时,令人黯然神伤的现实又在“恨别鸟惊心”中可见一斑。从壮志豪情到繁华盛景,从战火纷飞到别离感伤,唐诗记录着时代的风云变幻也留下了唐人的悲欢离合。
    然而,这般耀眼的唐诗文化,其实早在隋朝便已响起了前奏。这个上承南北朝乱世,下启盛唐百年昌盛的隋朝,虽二世而亡,却也用自己的诗歌,留下了唐诗华彩篇章的第一滴墨。那么这些来自隋朝的动人诗句,蕴含了怎样的历史变迁?隋炀帝对诗歌的发展又提供了哪些助力呢?
    以诗心感悟历史,以历史解读诗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辛晓娟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带您一起走近繁华强盛、兼容并蓄的唐朝。敬请收看《诗说唐朝》第1集《人归落雁后》。


    IP属地:河南2楼2023-07-14 15:52
    回复
      《诗说唐朝》第2集《念天地之悠悠》 7月16日播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于无垠的时间长河中,于悠悠的天地之间,一代大诗人陈子昂独立高台,发出穿透长空的悲叹。这“惊天地,泣鬼神”之声,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振聋发聩,直教人深感渺小,倍觉孤寂。在这悲怆歌咏的背后,是诗人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无奈,也是他对于时局动荡、朝政混乱的叹息。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生于富贵之家的陈子昂,本可以做个任侠使气、仗剑走天涯的豪门公子;或做个金戈铁马、疆场杀敌的快意将军。但他却抛弃了自由而优渥的生活,发愤攻读、科举入仕,选择在政治的舞台上施展抱负、发光发热。
      “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在文学领域,陈子昂刚健、质朴的诗风也开天辟地,引领了初唐诗歌革命,奠定了盛唐文学的基石。那么, 如此“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陈子昂为何会仕途不顺、一生坎坷?他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会写下这首气势沉雄、沧桑悲怆的《登幽州台歌》呢?
      以诗心感悟历史,以历史解读诗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辛晓娟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带您一起走近繁华强盛、兼容并蓄的唐朝。敬请收看《诗说唐朝》第2集《念天地之悠悠》。


      IP属地:河南3楼2023-07-14 15:54
      回复
        《诗说唐朝》第3集《长安大道连狭斜》7月17日播出
        唐都长安城,—座屡遭战火洗礼仍永远屹立在世人内心世界里的巍峨都城。它雄踞关中,南望秦岭,气势恢宏,震撼人心。这座城市深刻影响着唐朝的前途走向,左右着这个庞大帝国的兴衰沉浮,更牵动着世界形势的风云变幻。
        长安城是当之无愧的大唐中心和世界焦点。繁华富丽的盛况与雄伟大国的气象,使长安成为了文坛才子所歌颂、咏叹的对象。其中,卢照邻创作的《长安古意》就为我们展开了唐代长安生活的广阔画卷。
        诗人从街巷里坊写到楼阁建筑,从市井人文写到历史反思,近五百字的鸿篇巨制,写出了卢照邻对这座帝国都城的深切感悟。这篇格局雄远、满含深意的诗歌,仿佛能带领着我们穿越千载,畅游长安,去感受这座梦中古都的奔放与豪迈,领略大唐历史的壮阔与沧桑。
        那么,卢照邻的这首《长安古意》究竟展现了怎样精彩的长安风貌?从中我们能感悟到哪些唐朝兴衰的历史奥秘呢?
        以诗心感悟历史,以历史解读诗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辛晓娟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带您一起走近繁华强盛、兼容并蓄的唐朝。敬请收看《诗说唐朝》第三集《长安大道连狭斜》


        5楼2023-07-16 14:54
        回复
          《诗说唐朝》第4集《火树银花游洛阳》 7月18日播出
          “天下之中”的洛阳,历史悠久,底蕴丰富。到了隋唐时期,除了其重要的政治地位,更成为了丝绸之路、隋唐大运河等贸易往来通道的中心。唐代的洛阳繁华程度可谓非凡。
          洛阳城里今夜好,万户千家闹元宵。大唐神龙元年的上元之夜,一场元宵诗赛,用文字定格了这个繁盛的时代。正月十五的洛阳城,成为无数古代文人雅士笔下的灿烂记忆。其中一首《正月十五夜》脱颖而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璀璨交错、热闹非凡的神都图卷,洛阳如同天上的街市,宛如一座灯火之城,飘荡在这浩瀚的夜空之中。
          “陈灯影,设庭燎”,从都城到乡野,遍地烛光与星空辉映。在这璀璨繁华的灯光之后,是怎样的时代背景?这首正月十五诗歌比赛中的夺魁之作又是出于谁手?他又是如何表现那当时当刻的美好?
          以诗心感悟历史,以历史解读诗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辛晓娟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带您一起走近繁华强盛、兼容并蓄的唐朝。敬请收看《诗说唐朝》第四集《火树银花游洛阳》。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7-18 13:01
          回复
            《诗说唐朝》第5集《九天阊阖开宫殿》 7月19日播出
            盛唐期的长安,记载着中国历史上最绚烂多彩的篇章。被誉为“千宫之宫”的大明宫,则是中华文明在巅峰时期永不磨灭的记忆,承载着大唐的传奇与荣耀,也见证着大唐的兴盛与衰亡。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的诗句仿佛将千年前那高耸入云的宫阙,气势磅礴的殿堂和万国来朝的景象一一封存,让今天的我们得以一窥那羽衣霓裳、海纳百川的盛世王朝。
            那么,王维的《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一诗中都描绘了盛世大唐的哪些景象?令人意外的是,这一首描写盛唐气象的绝唱竟是创作于“安史之乱”之后,它的背后又有着诗人王维怎样的创作心路呢?以诗心感悟历史,以历史解读诗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辛晓娟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带您一起走近繁华强盛、兼容并蓄的唐朝。敬请收看《诗说唐朝》第五集《九天阊阖开宫殿》。


            IP属地:河南9楼2023-07-18 15:08
            回复
              《诗说唐朝》第6集《舌尖上的田园梦》7月20日播出
              作为中国古代国力最为强大的朝代之一,唐朝的繁盛造就了文人超凡独立的文化心态和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催生出了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表现返璞归真,抒写隐逸生活的“山水田园诗派”。
              而作为这一诗派的重要代表,孟浩然的诸多作品将唐朝文人对于山水田园的热爱和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拜访田居好友时创作的《过故人庄》,更成为了描绘唐朝山水田园的经典名篇。那么,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究竟有何精妙之处?从这首语言淳朴、感情真挚的诗作之中,我们又可以领略到盛唐怎样的田园生活呢?
              以诗心感悟历史,以历史解读诗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辛晓娟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带您一起走近繁华强盛、兼容并蓄的唐朝。敬请收看《诗说唐朝》第六集《舌尖上的田园梦》


              IP属地:河南10楼2023-07-18 15:10
              回复
                《诗说唐朝》第7集《盛世长安八仙图》7月21日播出
                开元盛世,人才济济。有生来富贵、风度非凡的王公贵族;有科举入仕、刻苦钻研的朝廷官员;也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文人雅士;甚至还有乐观旷达、身怀绝技的民间高人。而这些人物,在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皆淋漓尽致地再现于世。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四明狂客”贺知章醉酒之后竟酣睡井底;“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谪仙人”李白酒后文思泉涌,能赋诗百篇;“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民间的“酒量达人”焦遂一次喝五斗酒,竟也能保持清醒、高谈阔论。在杜甫的想象中,“饮中八仙”的醉态各有特点,意趣十足。这些才华横溢、豪放不羁的人才齐聚长安,共同谱写出了一幅盛唐人物图卷,不仅彰显了盛唐的开放与包容,也彰显了那一时期,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特征。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其实,在“八仙”之外,还有“第九仙”,这便是大诗人杜甫。杜甫虽晚到一步,却和他们一样,也是“酒中仙”。那么,在杜甫的笔下,这“饮中八仙”都有着怎么样的醉酒趣事?盛唐时期,又为何会涌现出这么多人才呢?
                以诗心感悟历史,以历史解读诗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辛晓娟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带您一起走近繁华强盛、兼容并蓄的唐朝。敬请收看《诗说唐朝》第7集《盛世长安八仙图》。


                11楼2023-07-19 14:39
                回复
                  《诗说唐朝》第8集《塞下长歌雪满弓》 7月22日播出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之一。国力空前强大,疆域空前辽阔,诗歌艺术空前成熟,都为边塞诗的创作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
                  据统计,流传至今的唐代边塞诗作多达两千余首,远超唐代之前边塞诗数量的总和。在这些澎湃着热血激情的文字中,我们震撼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沙场豪情,感动于“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的英雄赞歌。是什么让大唐的文人如此向往边塞?又是什么让远方的大漠孤烟和战场的刀光剑影拥有了传承千载的诗意情怀?
                  或许我们可以从唐朝开疆拓土的自信和唐人建功立业的雄心中找到答案。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卢纶的这首《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三)。这首诗仅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将唐军将士在严寒雪夜中击退敌人的场景描绘得真切而雄壮。
                  那么,这首隽永的诗歌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其中蕴含着哪些令人回味无穷的细致刻画?我们从这个战斗场景中又能感受到一个怎样雄奇壮阔的盛唐风采呢?
                  以诗心感悟历史,以历史解读诗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辛晓娟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带您一起走近繁华强盛、兼容并蓄的唐朝。敬请收看《诗说唐朝》第八集《塞下长歌雪满弓》。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7-22 01:22
                  回复
                    《诗说唐朝》第9集《高山流水觅知音》 7月23日播出


                    IP属地:河南15楼2023-07-23 15:23
                    回复
                      《诗说唐朝》第10集《汉家大将西出师》7月24日播出
                      盛唐疆域,空前辽阔。广阔的国土不仅彰显着帝国的强盛,更是让唐代诗人的足迹到达了前人无法触及的地域。塞外边城的异域之景、金戈铁马的冷峻寒光,也令诗人们胸中渴望建功立业的万丈豪情,化作了边塞诗作中无数的千古名篇。
                      岑参便是唐代边塞诗人中的代表,在他的笔下,“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异域凛冽刺骨的风雪,“三军大呼阴山动”是大唐威风凛凛的将士。而当大军开拔、启程西征的情景出现在岑参的面前,一首千古名篇《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便应运而生。字里行间流露着边塞的壮美景致,笔墨之下赞颂着骁勇善战的唐军,也将岑参渴求功业、矢志报国的一腔热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那么,在岑参的边塞诗作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大唐诗人怎样的豪迈壮阔?一篇《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又能折射岑参怎样的人生理想呢?

                      以诗心感悟历史,以历史解读诗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辛晓娟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带您一起走近繁华强盛、兼容并蓄的唐朝。敬请收看《诗说唐朝》第十集《汉家大将西出师》。


                      IP属地:河南16楼2023-07-23 15:25
                      回复
                        《诗说唐朝》第11集《长安水边多丽人》 7月25日播出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三月三日的上巳节,是唐朝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暮春时节,花团锦簇,举国上下,共赏芳辰。
                        这一天,人们临水设宴,祈福游春。风景秀丽的曲江边更是上演着时尚大秀,后妃贵眷们身着当季的最新“潮服”,争奇斗艳,仪态万千。到了大唐天宝年间,上巳节的活动更为热闹,奢华之风弥漫。诗圣杜甫就将目光聚焦在了当时权倾一时的杨氏兄妹身上。
                        那么,杜甫在《丽人行》中描绘的上巳节究竟是怎样一番繁盛的景象?诗人又是如何在惟妙惟肖的描摹中,暗含讽喻的呢?
                        以诗心感悟历史,以历史解读诗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辛晓娟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带您一起走近繁华强盛、兼容并蓄的唐朝。敬请收看《诗说唐朝》第十一集《长安水边多丽人》。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3-07-23 21:30
                        回复
                          《诗说唐朝》第12集《十年磨剑侠客行》 7月26日播出
                          从初唐到盛唐,天下归心,生机勃勃,仗剑走马的豪侠之举成了大唐之风,金戈铁马的侠客梦,更成了每个中国人心底一个不变的情结。
                          唐代的诗歌里,侠客们雄姿英发,带着“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的豪气,“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潇洒。从勃勃英气到赫赫战功,再到扶危济困的仗义之情,唐代诗歌呈现出了侠客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在这些诗文中,贾岛的《剑客》的描述更加别具一格。他笔下的剑客,十年磨剑,还未一试身手,但剑客心中豪情未被消磨,期待有朝一日,可以横空出世,为天下人,斩不平事。通过这样一首游侠之诗,我们可以窥见唐代怎样独特的侠客文化?剑侠精神,在唐代社会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以诗心感悟历史,以历史解读诗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辛晓娟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带您一起走近繁华强盛、兼容并蓄的唐朝。敬请收看《诗说唐朝》第十二集《十年磨剑侠客行》。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3-07-23 21:32
                          回复
                            《诗说唐朝》第13集《天生我材必有用》7月27日播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唐代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他独有的浪漫;“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他特有的豪情;“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是他固有的坚持。在李白众多的诗作中,一首《将进酒》所倾诉的心声,却显得格外突出。
                            在一场与老友相聚的酒宴上,李白借劝酒挥觞放歌、叩问天地,不仅展现出了诗仙的不凡气概,更让后人感受到他对世界、对人生、对命运的独特思考。面对着如奔流而下的滔滔黄河,面对着钟鼓馔玉和名马貂裘,李白看到的是圣贤的寂寞,是早生的华发,是万古难销的那段愁。
                            那么,这场酒宴,到底是因为什么而举办?李白又为什么写出了千古名篇《将进酒》?又是怎样的“万古愁”,让大唐谪仙也挥之不去又无计可销呢?
                            以诗心感悟历史,以历史解读诗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辛晓娟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带您一起走近繁华强盛、兼容并蓄的唐朝。敬请收看《诗说唐朝》第十三集《天生我材必有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3-07-23 21:33
                            回复
                              《诗说唐朝》第14集《边关绝唱凉州词》 7月28日播出
                              凉州,享有“五凉京华,河西都会”美称,是汉唐时期西域与中原的经济、文化纽带,这里既是“土沃物繁而人富乐”的沙漠桃源;也是“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的乐舞之城;而这里更多地承载着边关英雄“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悲壮与豪情。
                              玉门关作为凉州前哨,也是古代丝绸之路前往西域北路的必经之路,它浸染了将士们刀剑下的烽火硝烟,也承载着游子最柔软的思乡之情,更挥洒着唐朝诗人们最豪迈的诗意与离情,他们共同谱写出了那片广袤疆域之下的边关绝唱。
                              那些背靠中原,面朝黄沙的人们,是如何面对这种离别与感伤的呢?诗人王之涣又是以怎样的心境创作出这首绝句《凉州词》的呢?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辛晓娟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带您一起走近繁华强盛、兼容并蓄的唐朝。敬请收看《诗说唐朝》第十四集《边关绝唱凉州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3-07-23 21: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