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海瞭望吧 关注:423贴子:40,414
  • 14回复贴,共1

老杜的诗,确实有味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老楚@零人 曾在我贴《苏轼直播上天堂》里高调赞老杜踩东坡,
如今重看唐诗宋词,觉得老楚说的确实有些道理。


IP属地:广东1楼2023-07-17 15:18回复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IP属地:广东2楼2023-07-17 15:23
    回复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IP属地:广东3楼2023-07-17 15:25
      回复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IP属地:广东4楼2023-07-17 15:28
        回复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唐.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IP属地:广东5楼2023-07-17 15:31
          回复
            中年读诗,不再像学生,寻求精准的译文,怕丢分。
            而是一字一词地读,品茶品酒一样,重在品字品词,品到“醉”处,便羽化登仙。


            IP属地:广东6楼2023-07-17 15:35
            回复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IP属地:广东7楼2023-07-17 15:37
              回复
                相比老杜,东坡的诗确实差了一截的感觉。@零人 说得挺好的。当然诗本就是东坡的短板。


                IP属地:广东8楼2023-07-17 15:40
                收起回复
                  我上次推荐了一本书,昨夜星辰,可以看看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7-17 16:23
                  回复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杜甫说的是他自己,哀而不伤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7-18 09:29
                    回复
                      对苏轼的态度反映了一个人对文学的态度,甚至是人生的态度。但凡是喜欢苏东坡的,大部分是喜欢这个名字多过于喜欢其文学作品,就比如喜欢杨绛的,多是喜欢发朋友圈,一样的道理。
                      谈诗,说李白的已经很俗了,更何况是苏轼呢?
                      杜甫的诗没有李商隐深沉,但他喜欢写老年的悲苦,所以得众人心,就跟周作人一样,周作人自评前世是个和尚,又说多寿则辱,所以就出名了,文人大都靠卖惨得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7-18 20:42
                      回复
                        其实文人与乞丐也无甚区别。乞丐拿一个碗卖惨,文人拿一支笔卖惨,所以沈巍就出名了。他即是一个乞丐,又算作一个文人,双重加持之下,虽然他没写什么作品,但众人从他的惨相里推断,此人的文学一定是不差的。
                        惨是过去文人的常态,因他只会读书,却没有谋生的手段,亦或者是胸有几滴墨水,便放不下身段讨人欢心,便落落寡合,只在故纸堆里找个知己来。
                        孔老夫子曾经挨饿于陈蔡之间,伯咦叔季饿死于首阳山下,不由得心有戚戚,这几位才是我的知己啊。人不知己不亦乐乎。杜甫沦落于四川,可怜见,果是同道中人。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7-18 20:54
                        收起回复
                          李,苏二人不是俗,而是李苏二人的狂达心境,绝大多数人达不到。
                          简单说,杜就是接地气,非要论俗的话,当然杜诗俗。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7-18 21: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