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启生吧 关注:24贴子:674
  • 1回复贴,共1

这几种癌症治疗的“坑”,千万别踩|乐启生免疫疗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23-07-21 16:57回复
      每一天,我们都会收到很多患者咨询。从这些咨询患者的经历和故事中发现,一些就医观念和行为习惯上的误区,正在让患者们的治疗变得更加艰难。
      比照失败案例,自我消极暗示。
      “乔布斯那么有钱,怎么没有活下来?”“李咏去国外看病,还不是没有治好?”这是很多人宣扬癌症不可战胜时,常用的“佐证”。
      包括部分患者,也受到身边这种观念的影响,对自己的治疗缺乏信心。但事实上,一方面,这两个案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人类彻底战胜癌症之前,在与癌症抗争的过程中,必然有人胜出,有人落败,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未战先怯。医学进步的价值,就在于使胜出者的比例越来越高。在此我们先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1.乔布斯:拒绝规范治疗,导致“不必要的过早死亡”
      乔布斯从2003年发病,到2011年去世,癌后活了8年。据《乔布斯传》的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透露,乔布斯在发病后无视家人反对、拒绝接受癌症手术,直到9月后肿瘤发生转移才不得不开刀,硬生生地把早期癌症拖成了晚期。对此,美国哈佛大学医学博士拉米兹·厄米尔曾这样评论道:乔布斯拒绝医生给出的规范治疗另寻偏方,导致了他“不必要的过早死亡”。
      2.李咏:家属未披露具体疾病治疗信息,网上各种传言李咏去世的消息,源于其妻子哈文在社交平台上的发文。原文为:“在美国,经过17个月的抗癌治疗,2018年10月25日凌晨5点20分,永失我爱。”此后,李咏的家属并未对外透露任何李咏疾病治疗的信息。连他得的具体是什么癌,出国前是什么状况,国外又是怎么治疗的,实际上国内大众并不知晓。网上众说纷纭,但基本都是传言。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既然决定治疗,就需要树立信心。癌症这样的重病,治疗失败的案例当然会有,但成功案例也并不缺乏,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股神”巴菲特、美国前总统卡特等等,都是成功抗癌的鲜活案例。不能只看到乔布斯的去世,还应该看到:日本癌症五年生存率再次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64.1%。
      抗拒规范治疗
      对于2003年坚持不做手术,而是选择素食、针刺和草药的做法,乔布斯本人在治疗后期曾深深地后悔过,但医疗行为是不可逆的,错过治疗的时机,再想获得这样的机会已经为时已晚。除了上面提到的乔布斯,还有很多患者犯过类似的错误。2017年9月,身患淋巴瘤的年轻演员徐婷因拒绝化疗、选择“中医治疗”,在确诊之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离世。
      客观来看,现代医学的外科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基因疗法等,对于癌症的治疗效果是中医目前尚无法代替的。
      然而,不管有多少前车之鉴,仍然有很多患者抗拒规范治疗,错过有利的治疗时机,造成无法挽回的遗憾。
      惊慌失措,仓促被动接受治疗
      咨询的患者中,部分已经在国内接受了治疗,遗憾的是,有些是原本不必要的创伤性治疗,如原本可保乳的乳腺癌患者被切除了乳房等。还有部分患者在出国前险些接受创伤性治疗,如肉瘤患者被判断只能截肢、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被建议摘眼治疗等。因为内心难以接受,他们选择了出国就医,经过第二诊疗意见后改变了治疗方案,避免了遭受上面的损失。但是在咨询阶段,仍然有很多患者反馈,他们面临过这样的选择。
      上面几种情形印象中发生得比较普遍,但也只是举例,癌症患者在实际寻求治疗的过程中,受到的困扰只会更多。总而言之,癌症治疗既不能耽搁,但也不宜仓促行事,一定要尽可能地选择好的医院和医生,接受全面、规范的治疗,尤其是首次治疗。因为医疗行为的不可逆性,首次治疗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治疗结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不要治到无药可治再做出国看病的打算。国外也没有灵丹妙药,尽早出国治疗才可能获得更好的结果。对于任何家庭来说,发生癌症已经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所以,希望那些原本可以避免的“不幸”永远不要发生。


    2楼2023-07-21 16: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