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亲分析过烟花、纸鹤、打火机等等符号的象征含义。可以看出来导演对这部戏真的倾注了很多心血。我也试着从我的理解,谈谈剧中的隐喻。说到这里,顺便骂一骂,泡菜国的大妈真的很没有眼光啊。
1、维纳斯。
一进到建旭的房间,首先看到的就是门口那个断臂维纳斯像。因为雕像总是沉默着,所以即使导演给了它好几个特写,也还是被我们忽略掉了。那个维纳斯像外表涂着一层俗气的金粉,然而本质上却仍然是爱和美的象征,同时这种美又是残缺的。这实在是太符合建旭这个人物的特质了,外表现实,内心充满爱。这个雕像也同时预示着建旭残缺的人生。
更巧合的是,这种遗憾之美,也体现在《坏男人》的剧里剧外。因为档期而被迫提前上马、因为世界杯而停播、因为停播而收视率下滑、因为南佶入伍而折断、因为南佶远走两年而让人更加无法割舍。
所有的这一切,让辛苦追剧而来的我们,一次一次泪流满面。
2、玻璃面具。
没错,玻璃是透明的,怎么能拿来当面具呢?就好像,建旭一切一切坚强的装备,实际上只是透明的玻璃。当命运袭来的时候,他和他周密的计划,只会被击得粉碎。人们唯一能做的,无非只是用自己最熟悉的材质,做成最爱的人的脸。同时想象着,透过这一层虚幻的玻璃,看到的是怎样一个世界,是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吗?在剧中,这是建旭留给在茵的最后一个问题。
建旭啊,他甚至从来没有对在茵说过“我爱你”。只因为,这两个长久生活在欲望和现实中的人,已经说过、已经听过太多次“我爱你”,但那都不过是谎言而已。所以他们没有对彼此说过这三个字。只把最透明最脆弱也最真实的自己的脸,做成玻璃面具,留给最爱的那个人。
毫无疑问,玻璃面具在这里,象征的是透明、真挚的“爱”。
因此,泰成摔碎了那个面具,实际上是摔碎了对母亲的爱。也因此,当建旭还在复仇的进程中时,他无法把那样一个象征着爱的面具,亲手交给在茵。
当建旭死后,在茵才得以透过这爱的面具,看到一个似乎美好的世界:那里有泰拉的意气风发,有泰成的微笑还有莫奈的瑜伽。所以建旭在旁白中加上这样一个注脚“如果你也能用那样的视线看我,我就可以微笑了。”要知道,建旭的这句话,配着的乃是他的尸体被抬走的镜头啊。
建旭选择了死亡,而把爱留给了世界,留给了他深藏在心中的那个女人。
3、十字架。最后要说的是十字架之隐喻。在茵去街头接远茵去建旭家,两个人在马路上有一段关于“钱串子”的对话。镜头在这里是仰拍,两人脚下的石砖图案,刚好是一个无限延展的十字架。十字架的含义是什么呢?罪的代价和救赎,舍己的牺牲和爱、以及无限的生命。韩国40%以上人口都信奉基督教,所以我相信这个镜头绝对是一个隐喻,有很深的含义。
在这个桥段里,远茵说了些什么呢?远茵说“钱串子通到哪里呢,那上面不是天国吗?”很显然,导演想表达的是,钱串子只能通向死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堂。而人类真正的希望之路又在哪里呢?
显然,导演在结尾处是想探讨人生的终极意义的。然而遗憾的是,无论是在茵还是建旭,最后都没有找到。他们最大的悲剧在于仍在寻觅。所以本剧到了最后,建旭最后一句话仍然在问“我是去天堂呢,还是去地狱呢”。在茵同样在问“建旭,你在哪里啊,你那里幸福吗?”。导演正是要把这种现实呈现给大家,让普通观众愤怒和费解。同时,又让能够理解他苦心的观众,跟着他一起思考。
我深深相信,结尾部分凝聚着创作者呕心沥血的思考。因此,我们每一个深爱坏男人的粉丝,在泪流之后也应该问问自己“你在哪里啊,你那里幸福吗?”
1、维纳斯。
一进到建旭的房间,首先看到的就是门口那个断臂维纳斯像。因为雕像总是沉默着,所以即使导演给了它好几个特写,也还是被我们忽略掉了。那个维纳斯像外表涂着一层俗气的金粉,然而本质上却仍然是爱和美的象征,同时这种美又是残缺的。这实在是太符合建旭这个人物的特质了,外表现实,内心充满爱。这个雕像也同时预示着建旭残缺的人生。
更巧合的是,这种遗憾之美,也体现在《坏男人》的剧里剧外。因为档期而被迫提前上马、因为世界杯而停播、因为停播而收视率下滑、因为南佶入伍而折断、因为南佶远走两年而让人更加无法割舍。
所有的这一切,让辛苦追剧而来的我们,一次一次泪流满面。
2、玻璃面具。
没错,玻璃是透明的,怎么能拿来当面具呢?就好像,建旭一切一切坚强的装备,实际上只是透明的玻璃。当命运袭来的时候,他和他周密的计划,只会被击得粉碎。人们唯一能做的,无非只是用自己最熟悉的材质,做成最爱的人的脸。同时想象着,透过这一层虚幻的玻璃,看到的是怎样一个世界,是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吗?在剧中,这是建旭留给在茵的最后一个问题。
建旭啊,他甚至从来没有对在茵说过“我爱你”。只因为,这两个长久生活在欲望和现实中的人,已经说过、已经听过太多次“我爱你”,但那都不过是谎言而已。所以他们没有对彼此说过这三个字。只把最透明最脆弱也最真实的自己的脸,做成玻璃面具,留给最爱的那个人。
毫无疑问,玻璃面具在这里,象征的是透明、真挚的“爱”。
因此,泰成摔碎了那个面具,实际上是摔碎了对母亲的爱。也因此,当建旭还在复仇的进程中时,他无法把那样一个象征着爱的面具,亲手交给在茵。
当建旭死后,在茵才得以透过这爱的面具,看到一个似乎美好的世界:那里有泰拉的意气风发,有泰成的微笑还有莫奈的瑜伽。所以建旭在旁白中加上这样一个注脚“如果你也能用那样的视线看我,我就可以微笑了。”要知道,建旭的这句话,配着的乃是他的尸体被抬走的镜头啊。
建旭选择了死亡,而把爱留给了世界,留给了他深藏在心中的那个女人。
3、十字架。最后要说的是十字架之隐喻。在茵去街头接远茵去建旭家,两个人在马路上有一段关于“钱串子”的对话。镜头在这里是仰拍,两人脚下的石砖图案,刚好是一个无限延展的十字架。十字架的含义是什么呢?罪的代价和救赎,舍己的牺牲和爱、以及无限的生命。韩国40%以上人口都信奉基督教,所以我相信这个镜头绝对是一个隐喻,有很深的含义。
在这个桥段里,远茵说了些什么呢?远茵说“钱串子通到哪里呢,那上面不是天国吗?”很显然,导演想表达的是,钱串子只能通向死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堂。而人类真正的希望之路又在哪里呢?
显然,导演在结尾处是想探讨人生的终极意义的。然而遗憾的是,无论是在茵还是建旭,最后都没有找到。他们最大的悲剧在于仍在寻觅。所以本剧到了最后,建旭最后一句话仍然在问“我是去天堂呢,还是去地狱呢”。在茵同样在问“建旭,你在哪里啊,你那里幸福吗?”。导演正是要把这种现实呈现给大家,让普通观众愤怒和费解。同时,又让能够理解他苦心的观众,跟着他一起思考。
我深深相信,结尾部分凝聚着创作者呕心沥血的思考。因此,我们每一个深爱坏男人的粉丝,在泪流之后也应该问问自己“你在哪里啊,你那里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