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2)
李渊禅位退居大安宫后,感到了少有的清静,这使他的情绪渐渐好转了起来,并开始尝试一些以前没有时间尝试的事情。近来他与窦姨娘专心于棋道,在对弈中体味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乐趣。
世民带着承乾来到大安宫请安的时候,李渊正与窦姨娘展开了一番激烈的厮杀。这是李渊从来没有下过的一盘好机,一向在对弈中占据上风的窦姨娘也只好推枰认输。
世民来到父亲的身边,颇为惭愧地说:“国事繁重,不能时常前来探望,还请太皇见谅!”
李渊不以为意地说:“我理解。承乾过来,让太皇好好瞧瞧!”
承乾走近李渊。李渊轻抚着承乾的头,问:“你近来还好么?”
承乾恭谨回道:“托太皇的福,孙儿很好。”
“走路……还方便么?”
“习惯了,也就好多了。”
李渊放下心来:“那就好,那就好!”
看到世民欲言又止,似有心事的样子,窦姨娘过去牵过承乾,对他说:“承乾,姨奶奶有几册书想送给你,跟我一块儿去拿,好么?”
承乾欢喜起来:“多谢姨奶奶。”
窦姨娘领承乾离去。
世民向李青使了个眼色,李青与两名女侍也退了下去。
李渊苦笑道:“莲妹不会看错的,世民,你有什么话要跟我说?”
“直到现在,孩儿才明白当时太皇的为难。”
李渊有所不解,问:“当时的为难?”
“孩儿指的……是如何教育、如何对待自己亲生骨肉的问题。不是亲身经历,是很难体会的。孩儿记得太皇曾经说过,对处理国家大事,太皇多能明辨是非,当机立断;但遇到自己孩子间的事,却往往力不从心、优柔寡断了起来。坦白说,当时孩儿对这些全不能理解,直到今天……孩儿总算有所了解。”
李渊听了,不禁也长叹了口气:“你说的……可是承乾的事?”
李世民沉重地说:“承乾没有足疾之前,孩儿还不曾发觉有问题。身为长子,承乾理所当然是太子,但是他的才华不及泰儿,也是事实。除此之外,私下里孩儿喜欢的却是恪儿,因为他文武双全,很像孩儿。太皇,务必请指点孩儿,孩儿究竟应该如何面对并处理这些问题?”
李渊缓缓起身,脸色也凝重起来:“这些问题,其实并没有固定的答案可循。就算让我重新面对此事,我也极可能会犯下同样的错误。我只能说,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是你最好的一面镜子,你可时时警惕,千万不要重蹈我的覆辙。”
李世民听太皇一说,心情更觉沉重起来,又问:“太皇,另一个不断困扰孩儿的问题,就是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建成跟元吉真的非死不可吗?除了他们的死亡,就再也没有解决的办法了吗?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孩儿常会被这些疑惑深深困扰,甚至不能入眠。即使睡着了,却又常常梦见满身血迹的建成和元吉向我索命……太皇,你说孩儿又究竟该如何面对这些愧疚和自责呢?”
李渊眼中噙满泪水,走到世民跟前,用手轻抚世民的肩膀,安慰道:“不要愧疚,更不要自责了。往事已矣,亡者不可追。世民,你不妨从两个方面去想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如果建成和元吉不是死在你的手下,那么你是不是必然就会死在他们的手上呢?况且,我也明白自始至终你都是被动的,顶多是防御性的;另一方面是不要再往后望了,一定要向前看。倘若你能真正励精图治,使国家得以强盛壮大,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那么从前的事又算什么呢?”
太皇的话虽说是抚慰和鼓励,但世民仍旧难以从心绪不佳中超脱出来。
也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想,从太安宫回来后,世民的眼前时时晃动着建成和元吉的身影。到了晚上,在梦中,建成和元吉又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他们或者浑身淌着血地冲他直笑。
他们或者挥舞着双手,向他扑来。
他们将世民拖下了地狱。
世民在阴森可怖的地狱中看到人间种种所不能见到的惨象。
世民甚至可以听到建成、元吉凄惨的索命声……
世民眼前总是浮现着玄武门前血淋淋的一幕。
世民感到建成、元吉的首级那两对枯死的眼睛总是顽固地望着他。
……
一种痛苦的内疚搅得他惶惶不安。他沉浸在恶梦中几乎拔不出来,终日恍恍惚惚的。
李渊禅位退居大安宫后,感到了少有的清静,这使他的情绪渐渐好转了起来,并开始尝试一些以前没有时间尝试的事情。近来他与窦姨娘专心于棋道,在对弈中体味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乐趣。
世民带着承乾来到大安宫请安的时候,李渊正与窦姨娘展开了一番激烈的厮杀。这是李渊从来没有下过的一盘好机,一向在对弈中占据上风的窦姨娘也只好推枰认输。
世民来到父亲的身边,颇为惭愧地说:“国事繁重,不能时常前来探望,还请太皇见谅!”
李渊不以为意地说:“我理解。承乾过来,让太皇好好瞧瞧!”
承乾走近李渊。李渊轻抚着承乾的头,问:“你近来还好么?”
承乾恭谨回道:“托太皇的福,孙儿很好。”
“走路……还方便么?”
“习惯了,也就好多了。”
李渊放下心来:“那就好,那就好!”
看到世民欲言又止,似有心事的样子,窦姨娘过去牵过承乾,对他说:“承乾,姨奶奶有几册书想送给你,跟我一块儿去拿,好么?”
承乾欢喜起来:“多谢姨奶奶。”
窦姨娘领承乾离去。
世民向李青使了个眼色,李青与两名女侍也退了下去。
李渊苦笑道:“莲妹不会看错的,世民,你有什么话要跟我说?”
“直到现在,孩儿才明白当时太皇的为难。”
李渊有所不解,问:“当时的为难?”
“孩儿指的……是如何教育、如何对待自己亲生骨肉的问题。不是亲身经历,是很难体会的。孩儿记得太皇曾经说过,对处理国家大事,太皇多能明辨是非,当机立断;但遇到自己孩子间的事,却往往力不从心、优柔寡断了起来。坦白说,当时孩儿对这些全不能理解,直到今天……孩儿总算有所了解。”
李渊听了,不禁也长叹了口气:“你说的……可是承乾的事?”
李世民沉重地说:“承乾没有足疾之前,孩儿还不曾发觉有问题。身为长子,承乾理所当然是太子,但是他的才华不及泰儿,也是事实。除此之外,私下里孩儿喜欢的却是恪儿,因为他文武双全,很像孩儿。太皇,务必请指点孩儿,孩儿究竟应该如何面对并处理这些问题?”
李渊缓缓起身,脸色也凝重起来:“这些问题,其实并没有固定的答案可循。就算让我重新面对此事,我也极可能会犯下同样的错误。我只能说,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是你最好的一面镜子,你可时时警惕,千万不要重蹈我的覆辙。”
李世民听太皇一说,心情更觉沉重起来,又问:“太皇,另一个不断困扰孩儿的问题,就是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建成跟元吉真的非死不可吗?除了他们的死亡,就再也没有解决的办法了吗?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孩儿常会被这些疑惑深深困扰,甚至不能入眠。即使睡着了,却又常常梦见满身血迹的建成和元吉向我索命……太皇,你说孩儿又究竟该如何面对这些愧疚和自责呢?”
李渊眼中噙满泪水,走到世民跟前,用手轻抚世民的肩膀,安慰道:“不要愧疚,更不要自责了。往事已矣,亡者不可追。世民,你不妨从两个方面去想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如果建成和元吉不是死在你的手下,那么你是不是必然就会死在他们的手上呢?况且,我也明白自始至终你都是被动的,顶多是防御性的;另一方面是不要再往后望了,一定要向前看。倘若你能真正励精图治,使国家得以强盛壮大,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那么从前的事又算什么呢?”
太皇的话虽说是抚慰和鼓励,但世民仍旧难以从心绪不佳中超脱出来。
也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想,从太安宫回来后,世民的眼前时时晃动着建成和元吉的身影。到了晚上,在梦中,建成和元吉又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他们或者浑身淌着血地冲他直笑。
他们或者挥舞着双手,向他扑来。
他们将世民拖下了地狱。
世民在阴森可怖的地狱中看到人间种种所不能见到的惨象。
世民甚至可以听到建成、元吉凄惨的索命声……
世民眼前总是浮现着玄武门前血淋淋的一幕。
世民感到建成、元吉的首级那两对枯死的眼睛总是顽固地望着他。
……
一种痛苦的内疚搅得他惶惶不安。他沉浸在恶梦中几乎拔不出来,终日恍恍惚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