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3:哪个姑娘都不缺玻璃天花板
这悲催的……
难道我是在看八点档连续剧么?
泪水与欢笑交织,辛酸和快乐横行。情节跌宕起伏,包袱越抖越多。他爱她,她爱他,他们互爱,她们俩在一旁看眼,中间穿插朋友路人甲乙丙丁的爱恨情仇,小打小闹,不痛不痒,温暖得像化了的蜜,瘆人得像放了防腐剂的糖。干物小姐是被眼泪泡大的,扑克牌先生是带了婚前守忠贞紧箍咒的,勤俭持家前女友一把鼻涕一把泪大谈特谈悲情回忆录,只有经理同志扛起了让女性观众们稍安勿躁的旗帜,再次印证了当男二不要紧,重要的是当一个不那么韩二的男二,这样才不会成为全民呕像。这怎么看怎么像三流连续剧的简介,怎么看这样的情节收视不会太高。可是——
BAZINGA!
就像谢耳朵同学代表马三立老师很郑重地告诉我说,逗你玩。
像部长一边抱着傻宫一边和她斗嘴。像他一边说着喜欢一边提出缓婚。亲热是没有的,你想都别想,现在别想,以后别想,一定不要想,永远不要想,打死也别想,死了投胎转世也别想。可这年头连部长都在凡客诚品上卖起西装来了,还有什么不可以的呢?欢乐一些有错么?不要苦情有错么?只要他们像漫画里画得那样二一些有错么?不要干物小姐变成福尔马林水小姐有错么?
每个姑娘都要碰见自己的玻璃天花板,你使劲敲敲敲敲敲,得到的永远是空气里沉闷的回答。
对不起,你很好,但是你不可以。
升职,结婚。永远要看别人的眼色。傻宫也被残酷得拖到了这个牢笼里,不得幸免。她一直不曾主动争取过什么,部长也好,工作也好。只是他们恰好在了,那就是了。她当然很努力,努力取悦客户,努力做味增汤,努力甜甜蜜蜜,努力为结婚抓狂。可这样的努力未免有些强迫的味道,他们希望她这样,于是她便这样了。可惜。她在舞台上自然而然地演出,放得开,放得下,但还是觉得别扭,一鼻子辛酸。强扭的瓜不甜,强出的力不被待见。这样的傻宫便已经不是那个让我感觉轻松的姑娘了。她有太多的“进取心”,要事业,要爱情,要左右逢源,要两头兼顾。她变得越来越像优酪乳小姐,虽然她也同时很努力地扯好身上的隐形衣,小心不要旅行中的干物小姐提前现形。她还在他们家后院的走廊上骨碌骨碌,但她是个陌生的姑娘在骨碌骨碌。她被那层杀千刀的玻璃天花板无情压住了,要么逃出生天凤凰涅槃,要么被碎玻璃扎得千疮百孔鲜血淋漓。这么多年来小萤之所以让我喜欢,觉得珍贵,是被她骨子里的那份赤子之心打动了。她不需要那么“上进”,她适合的是随遇而安。可我们现在就像看见所有的姑娘在从女孩变成女人的那个阶段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样,她的天真,单纯,难得的保持着孩子般的随性和善意,每时每刻都在一点点发生着悄无声息的改变,这些改变不是不好,但终究是让人失去了一些什么。等到我们回过神来,她还是她,却早已不再是她了。我们就像看着之前或之后的自己,怀抱某种不切实际的希冀,盼望她不要改变,保持本真,因为在我们心底都相信那才是让事情不至于变得太糟的唯一之道。
这感觉是什么呢?
人长大了,势必想要摆脱穿棉布的天真,可锦衣华服穿多了才发现还是棉布穿着最舒服,你转回头把陈年旧货翻腾出来,只能愈发沮丧的发现,它们已经过时了,棉布也在追赶潮流。
唉,唉。
这莫名其妙滴虚无感啊。
好吧,我承认看第四集时忍不住落了泪,看第五集时又开怀大笑伴随着心下凄然。但大多数时候观众被感染不是因为剧情多动人,而是感怀自身,替自己鳄鱼一回。我讨厌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噱头,讨厌欲擒故纵,讨厌苦大仇深,讨厌端着架子不伺候人。傻宫就应该脸皮厚些,不是么?干物女不就应该没心没肺的,不是么?看着现在努力得喘不过气的傻宫,我都替她感觉累。得此一夫,妇复何求。这夫果然还是要姑娘们求来的。唉。看着萤累的不只我们,还有部长,他要放手了,要再考虑了,可这样的放只会更累,只会让福尔马林来得更猛烈些,更会让观众们感觉连小萤这样算不上极品干物的姑娘都找不着北更何况是我们了。电视剧是负责娱乐的,干物姑娘是负责搞笑的,我希望的是每个现实里的鱼干妹看完这个后不会觉得多自惭形秽,相反却感觉自己又伟岸了几分。
拒绝长大,拒绝变成熟。为什么要“宅”,不就是不想看别人的眼色过活么?
但愿所有的干物小姐能早日突破她自己的玻璃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