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船雄姿初现
郑和宝船厂位于南京鼓楼河西,滨江大道1号。整个厂区沿滨江大道分为南北两片,北片区是一个大型的原木堆厂,堆放着建造宝船的各种巨型原木。最大的一根长27米、重16吨,全部是从马来西亚的原始森林中挑选出来的适合做远洋航行船舶的硬木。
而南区则是宝船建造区,位于宝船遗址公园南侧的主体建筑是宝船总装厂房,厂房整个建筑面积约7500平方米,高24米,宽40米,主跨长80米,在24米的主跨两侧各有一个8米宽的辅跨,共四层,其中辅跨的一层与主跨相连,二层、三层作为风帆、滑轮、舾装件、船模等的制作车间;四层作为景观层,将布置小型展览厅、阅览室、休息厅、放映厅等人文设施,四周设计了一圈环形的走廊,当宝船的主体结构完成时,景观造船厂将对外开放,届时游客可在环形走廊上观看整个造船现场。原厂区三座废弃的旧厂房则改造为宝船构件制作车间、宝船建造指挥部以及宝船建造单位的生活区。
与普通钢船厂露天作业不同,制造木船要讲究得多,木料和造船施工都必须在风雨密的厂房里进行。 船厂的中央是船台,两侧是各种构件的加工制作间,用来制作风帆与舾装之类的部件,包括真空压力罐、跑车带锯车间、木材防腐阻燃处理车间、木材烘干车间、供应蒸汽的锅炉车间、半成品库、铁匠炉等辅助设施。厂房两侧,宝船需要的其它全木质部件整齐排列着进行自然风干。另外,船厂靠江边的一侧开了一个大门,宝船造好后,可利用气囊出门移动到在江边等候的浮船坞里,再从江心出坞下水(和中山舰的气囊登陆方式正好相反)。
工厂对宝船的制造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查阅了大量资料,编写了《中国古代造船》《中国古代造船与航海科技》《船体主要构件施工工艺》《船体建造总装工艺》《船舶建造过程质量管理》《宝船考证报告》等160万字的有关文献,还对宝船内部装饰与外观设计进行了认证考证工作。共召开一百多场技术论证会议,其中有3次国际性的论证会,出席者包括哥德堡号的建造总监。工厂还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国家相关部门编写的《中国木船检验指南》也将借鉴宝船的企业标准。为建造宝船,进行了大量试验,包括:木材的抗弯、抗拉、抗剪切、强度、含水率、弹性模量等原木物理力学试验,船体木结构节点试验,船模阻力、兴波阻力试验,螺旋桨敞水试验,船模自航试验,船模回转试验,耐波试验,风帆试验,稳性试验等。在设计和前期试验的过程中,宝船的“升降舵”、“水密隔仓”、“纵向大拉”、“钉锔加固”、“拼接榫接”、“麻絮油灰捻缝”等数十种传统工艺都得以传承。
郑和宝船造好后,船厂将承担宝船的保养功能,如每次航行归来,都要在这里对宝船进行油漆和做测漏试验。
船名:仿明代郑和宝船
船籍国:中国(挂五星红旗)
船籍港:南京
船级:CCS和DNV双重船籍
设计单位:江苏金泰船舶研究设计有限公司(江苏省造船公司设计研究中心)
宝船的主要技术参数
总长:71.1米
两柱间长:48.42米
型宽:14.05米
型深:6.1米
主桅高度:38米
满载吃水:4.6米
标准排水量:1600吨
满载排水量:1810吨
动力:国产船用柴油主机两台(447千瓦*2)
风帆:6桅6帆,总面积520平方米
辅机:柴油发电机组三台(100千瓦*3)
应急发电机:柴油发电机组一台(50千瓦)
设计航速:13节 / 11节 / 4节 (机帆并用 / 动力推进 / 风帆航行)
续航力:2000海里(仅使用动力推进情况下)
乘员:60人,其中船员14人,贵宾10人,志愿者36人
淡水储量:34吨
海水淡化能力:5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