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战避难所吧 关注:2,397,396贴子:34,198,170
  • 7回复贴,共1

给吧友分享一下我写的离谱文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就是大学学公选课的时候,学来进化心理学。所以结课论文就半开玩笑的写了这个。结果老师挺给面子,没挂科。发给大家乐呵一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8-01 13:03回复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分析“二次元”文化的泛滥
    摘要
    二次元文化已经成为全球普遍推崇的商品化艺术设计。进化心理学角度能看到二次元萌系画风中的幼化现象,如超大眼睛、矮小的身形等与基因遗传中的婴儿肥、身高矮小等相似。这些现象激发了人类的保护欲和保护婴儿或幼儿的天性,从而增加了角色的人气。此外,角色的脸型、肩宽等也与人类在性选择和亲代投资中的选择倾向有关。而二次元体现的独特特点和易于传播的形式也是其成功的因素之一。总的来说,二次元的流行是因为其对流传人群的巧妙拿捏,其拥有与人类进化本能相契合的长处。
    关键词:
    二次元 性选择 亲代投资
    正文
    绪论:
    在这个时代,二次元文化已经从日本高度入侵到中国。日常生活中二次元随处可见。我们在微信中交谈使用的图形语言基本一半是二次元。商品的包装上经常有二次元的绘图。在日本运行的世界级插话交流网站几户所有的插图都为二次元。这些二次元体现了人们对二次元的喜爱。不仅在我国,甚至在欧美地区,二次元仿佛跨越了各个人种之间审美的壁障。成为了这个时代大部分人推崇的一种商品化艺术设计。从商业价值上不谈,如果说二次元的泛滥是偶然现象,那就有些荒谬了。所以我认为二次元可能与人类进化刻印在灵魂中的某种元素迷之合拍。或者二次元设计的依据便是根据这些元素。总之,我要以进化心理学角度来对二次元的泛滥现象进行分析。
    粗略的来说,二次元早期同美国漫画一样,本身并不附带很多其他属性。它在那时更像一个叙事工具·。只是在之后不断的发展中被赋予了若干属性,使叙事工具身被附带上了一定的另类色彩。无论如何看,这种另类色彩便是它受欢迎的的原因。
    我认为这涉及到进化心理学的和亲代投资现象。让我们先分析一下所谓二次元的形象特征。因为二次元人物的形象特点在过去的几十年存在较大变化,我们借几张张网络图片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二次元漫画这几十年变化简直是天壤之别。图一是20世纪50至70年代的著名漫画《黄金蝙蝠》。此时漫画仅是一种类似素描的简化形态,只是一种表现方式。和丰子恺当年的漫画类似。只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在那时也并未出现对二次元等极为痴迷的的一代。图二是上世纪70至80年代的漫画。我们可以看到,那时的绘画风格与美式漫画较为接近。都为强调人体线条,偏重写实的画风。这时出现了漫画迷,但是并未像现今一样如此痴迷。 在新世纪的漫画中看看,比如幸运星这部漫画看,我们可以看见。二次元与人类画像的相似度越来越差。只保留了一些特殊的特征,让他看起来像一个人。之后在2018年以后看,这种美术风格好像独自成为了一种派别。
    正文
    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奇特的美学风格。
    先从眼睛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人物的眼睛根据年代的发展逐渐变大,之后又逐渐变小。并稳定在一定的比例。我们对·《伯里曼人体结构绘画教学》和由飞乐鸟所著的《美少女漫画指南》的内容进行比较。首先在五官绘画章节,飞乐鸟教学书的第一章教授的绘画人物最佳比例是“三庭五眼”,即为眼睛宽度要沾满脸宽度的五分之一。这很明显不是一个正常人类的五官比例。而在伯里曼的教学书中,眼睛的比例便是日常的普通比例。我认为这是一种·“幼化现象”。首先,在人类进化以及生殖过程中。基因拥有自发的向下传递的趋势。而对于已经成熟的二次元,或者说“萌系”画风的眼睛在面部的比例与人类婴儿的比例奇妙契合·。也就是说,二次元萌系画风在我们脑中形成的潜意识便是婴儿,或者从基因遗传角度应该受到保护的那类人群。便会激发我们的保护欲,换言之便是人气。所以二次元萌系画风的出现是一种大众艺术创作在不自觉中与进化形成的心理相契合的一个巧合。
    其实不光是眼睛的变大可以反映这种现象。在2005年左右出现了一种以现在来看是很奇怪的的画风。出现了一种眼睛比例超过大约脸比例三分之一的奇怪画风。网络上对这种画风的印象统一是一种反感和嘲讽。可见如果眼睛比例过大,超过了适用于人类婴儿的比例范围的话。这样的艺术风格·同样也不受人待见。所以其实二次元画风是一种过度后再调整回来的自适应状态。这种状态更体现了二次元的泛滥可能是基于人类的亲代投资现象的一种可能性。
    让我们从二次元角色的脸型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二次元角色的脸一般都比较圆。目前横纵比甚至直逼1.25,。经过推测我们可以看到。所有在极度营养不良和饥饿地区的住民,普遍的都比较脸型瘦长·。也就是说,脸型过度瘦长是一种营养不良的现象。所以人类在挑选配偶时,配偶的脸型不可能是干瘦如柴的。一定是丰腴健康的。同时,为何二次元角色的脸型很少非常的圆甚至变成椭圆。我们知道一些罹患糖尿病,过度肥胖,等疾病的人类脸都非常的圆。人类在选择这种配偶后,会因为配偶的健康状况而耗费很多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8-01 13:03
    回复
      源。所以出于进化过程中的一步步选择,我们喜欢的脸型便被带到了二次元这种艺术形式上。这是我的第一个猜测。是基于人类性选择的一种猜测。我所认为的第二种猜测还是出于亲代投资。因为二次元角色的脸比例奇怪地与婴儿脸较为相近。在二次元画较为幼小的角色时,我们会给角色带上一种“婴儿肥”,这是一种肉感的现象。既能让角色看起来更加可爱,幼小。同样也能提高角色的人气。我认为这种现象,便是在人类爱“婴儿”的天性中延伸出的。毕竟二次元不同于其他的写实主义艺术啊,二次元是人类按照自身喜好对现实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加工和变形。这可能是二次元最开始形成的初衷。二次元虽然为一种商业上的艺术形式,但是二次元并不全部为商业的模式。这是二次元创作者多年对自我喜好的洞察和演化。所以对于二次元形象的巧思也一定包含在其中。所以应该在脸型上,亲代投资和性选择应该皆有涉及。
      我们再从二次元的头宽与肩宽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二次元角色的比例经常为1比1.5,超过1:2的都很少。我们知道正常人类肩宽应该绝对超过两倍的头宽。但是在二次元中并没有出现这种现象也就是说明,在现实中出现在正常成人的这种形象特征并不适合二次元。我们从人类成长的各个阶段进行寻找这种形象特征。我们可以发现,又是在人类婴幼儿中出现了这种头肩比例。虽然不想从性选择角度去揣测这种关系,但是很明显的。我们知道,只有在适龄生育的时候才能保证基因传承基因遗传的的质量。我们又可知,适龄是相对较短的,不超过20年的一个阶段。在性选择择上·,基因不可能允许自己被遗传时出现减数分裂等灾难性的染色体变异现象。所以从基因角度,对伴侣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充分利用适龄生育的这段时期。故,对伴侣选择上,较为幼小的个体应该比较为成熟的个体更富吸引力。所以以性选择角度来谈,二次元设计出的这种独特的奇异头身比也正是二次元受欢迎的原因。
      同时让我们从二次元的“亲代”选择角度来进行分析,这种·二次元的独特的’“幼儿体型”可以让我们瞥见同样重要的二次元的“奇特·体型。这种二次元独有的幼小体态,同样带有一种像人类婴儿一般的可爱感觉,拥有一种可以使人类不自觉地将资源投注于其中的魔力。这种源自日本的奇特艺术形式便是如此精巧。
      说不好听些,二次元去掉头之后剩下的身体便只是幼儿身材。这绝对不假,但不仅是幼儿身材,我们可以看到。在二次元中,女性尤其是少女等角色的身体肌肉明显十分缺乏。尤其是动画片中,一些女角色细胳膊细腿的形象甚至让我怀疑其是否可以进行正常的日常运动。但是转念一想。低肌肉含量又体现了易受控的特点。在人类繁殖过程中,繁殖对象双方如果频频发生冲突,并且在身体素质等方面又势均力敌的话。两性间的争斗便可能频繁发生,并且每次必然两败俱伤,所以如果使一方的身体素质远低于另一方,便更有利于繁殖行为的发生。(虽然很不道德)同时,女性作为怀孕的的一方,较弱的活动能力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保障在柔软容器中脆弱婴儿的安全。四处运动导致婴儿流产的可能性较低。所以二次元可能寄托着人类男性的一种源自进化本能的“审美”。
      总的来说,所有流行的原因总是因为流行物存在独特的的,便于传播的特性·。流感如此,HIV如此,二次元也如此。二次元因为其对流传人群的巧妙拿捏。实现了流传度的传奇。二次元漫画从日本传出后,甚至对漫画的产生地美国产生了反哺般的奇妙效果。二次元在表现形式上的奇特特点也成为了他被人类广泛接受的某些原因。文章·写到这里我想我已经将二次元从头到脚分析了一遍了吧。这便是我对二次元能够泛滥于世的理解。如有缺漏,望读者勘误。
      结论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二次元的泛滥现象,我们可以看到二次元与人类生存和进化有着密切关联。二次元的画风,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人类基因中对于与幼儿或营养充足者的保护和亲近的本能需求,同时也符合了人类婴幼儿时期与孕期对于体貌特征的基因选择所形成的审美和偏好。
      此外,二次元画风的成功之处也在于将原本只是叙事工具的漫画形式不断发展,并赋予了一定的特色和属性,进一步满足了人类审美和娱乐需求。这种演化式的创作方式,意味着二次元可以不断创新和变革,同时承载着人类对于艺术和美学追求的不断探索和发掘。二次元的泛滥现象也与现代社会下的人际交往模式有着密切关系。在二次元中,虚拟的角色与读者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联系和情感共鸣,这也反映了现代社会下人类在面对各种现实困境和压力时,渴望一种安稳和归属感的心。
      同时二次元作为一种叙事模式,我们不能将二次元看做简单的利用人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心理所创作的的“精神毒品”。一些二次元作品的成功同时也离不开优秀的作品质量和独特的叙事风格。作为漫画的一支,讲故事讲清楚,将故事讲得精彩才是一本漫画书的精彩之处和应有之义。所以,现在网络上人气很高的漫画有些并没有在作画风格上一定是二次元的画风。有时可能作画只是狂放不羁的乱涂乱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8-01 13:04
      回复
        但是承载在这乱涂乱画的漫画中的故事却是十分精彩,令人拍案叫绝。在各位漫画家与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下,二次元成为了一个流行文化的集大成者。所以二次元才能在世界人类中·享有广泛的流传度。
        论文引用
        1.飞乐鸟《少女漫画技法》
        2.伯里曼《伯里曼人体结构教学》
        3.戴尔 卡耐基《人性的弱点》
        4.戴维巴斯《进化心理学》
        5.艾伦·米勒《生猛的进化心理学》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8-01 13:05
        回复
          以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8-01 13:05
          回复
            你说的很对,但是 +3


            IP属地:辽宁通过百度相册上传6楼2023-08-01 13:18
            回复
              整的不错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8-01 13:31
              回复
                hh,论文嘛,言之有理即可,咱还有个学长毕业论文写的是原神。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8-01 13: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