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县梅陇镇梅峰中学始建于1921年,是一所百年老校。它还是培养革命青年的摇篮,在各个革命时期,该校广大师生积极投身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先后有32位师生牺牲。
梅峰中学前身是梅陇高等小学,1942年初建成民办梅峰初级中学。 1953年迁往后斜埔更名为梅陇中学。1985年重建后保留为梅峰中学。2018年,梅高小学旧址(现梅峰中学)被列入汕尾市革命旧址。近日,海丰县关工委红色故事进校园活动,首站选择在梅峰中学举行。
成立学生会,支持农运
1921年10月,彭湃任海丰劝学所长(后改任教育局长),着手教育改革,颁布新命令,严格要求各区不得拒绝农村学生入学,还派员到各地监考,杜绝徇私舞弊现象。梅高师生积极响应彭湃的号召,成立学生会,收集有关材料写成报告,推选程作忠等代表到县城找彭湃。
彭湃听说梅高来了学生代表,出来迎接,众代表深受鼓舞。彭湃听学生叫他局长时,和蔼地说:“叫我名字就好了,我的名字叫彭湃。”座谈时彭湃说:“读书不是为做官当老爷,而是要为人民造福……。”当学生代表提到学校被祠堂占用,彭湃明确地回答:“神明是封建迷信,要打倒!”
次日,彭湃到梅高,召开校董和学生联合会,宣布教育局的决定,同意学生代表意见,将梅高(东斋)迁到梅峰庵,西斋小学并入。在彭湃的支持和革命师生的斗争下,梅高宣布改选校董会,责令原校董清理账目,限期公布并上报教育局。在新校董的主持下,迁校工作顺利,大部分神像被拆毁房子改作教室,学习环境大为改善。
1923年初,海丰县总农会成立,推动了学生运动的发展。县农会联合进步青年发起驱逐老朽县长丘某云的活动。同时,梅高学生会提出撤换校长张某华等人的要求,得到县农会的支持,县教育局派马以慈任梅高校长。马校长鼓励学生读进步书刊,参加社会活动,配合农运开展宣传。学生会成员徐国声、林军杰等与梅陇地区农会领导人叶子新、彭元岳合作,支持减租,为农运斗争出谋献策、造舆论,促使农运迅速发展。
建立党团组织,投身革命运动
1923年,海丰县农民运动蓬勃发展。梅高师生在彭湃革命思想和如火如荼的农运的影响下,纷纷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5月1日,彭湃领导的海陆惠三县农会在海城举行劳动节纪念大会,梅高学生会组织部分进步学生参加,并联合当地农会等在梅陇圩召开纪念会。
1925年东征胜利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梅高建立了共产党和共青团组织,学生陈鹃魂、施威、黄彦宾等成为海丰第一批共青团员。为了配合革命斗争,学校组织白话剧团,经常外出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农民运动和彭湃的革命思想。多名党团员和革命师生参加海丰农民运动讲习所、农军训练所。
1926年,共产党员周大林调任梅高校长(曾任中共梅陇区委委员、中共东江特委委员等职,1933年牺牲)。在他的领导和影响下,发展了一批党团员,梅高的党、团组织迅速发展。他们积极投身农民运动和革命斗争,不断成长进步,许多人后来成为党、团组织的骨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丘汝珍、吴乐、林军杰、陈伯虎、徐国声、陈回等都任县团级以上干部,后都为革命牺牲。
坚持学习,坚持斗争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梅高大批师生在中共地方组织的领导和本校党、团组织的号召下,坚持斗争,积极参加海陆丰三次武装起义,为建立和保卫苏维埃政权而浴血奋战。
1928年初,梅高白话剧团被中共东江特委调为东江暴动宣传队。师生们利用假期、夜晚开展革命宣传,帮助农会办夜校。与农民的关系进一步密切。陈国屏等几位党团员,编写了一本两万多字的《新名词浅释》小册子,分发给农民、战士和学生。如哲学词语:“绝对与相对”、“经济”和革命导师“马克思”、 “恩格斯”、“列宁” 等都有解释,方便大家学习,丰富知识、提高政治思想水平。
1944年冬,日寇再次侵占梅陇,学校被迫停办。学生自己筹钱在华帝山的坑沟里秘密上课。有的学生秘密参加了中共梅陇地下党组织领导的“青抗会”,积极投身东江抗日武装斗争。黄菊亭、林邵助等参加了“六支”,奔赴抗日前线。
解放战争时期,程冰霖、陈天石等一批学生参加了“粤赣湘边纵队”,投身到解放战争中去。
长期的革命斗争,梅峰中学许多师生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据调查,已知牺牲的有32人。其中,任县团级以上干部的9人,如省宣传部负责人陈回,东江特委书记徐国声,红军第六军第二师一团团长林军杰、二团团长陈伯虎,被称为无产阶级斗士的丘汝珍等。
梅峰中学前身是梅陇高等小学,1942年初建成民办梅峰初级中学。 1953年迁往后斜埔更名为梅陇中学。1985年重建后保留为梅峰中学。2018年,梅高小学旧址(现梅峰中学)被列入汕尾市革命旧址。近日,海丰县关工委红色故事进校园活动,首站选择在梅峰中学举行。
成立学生会,支持农运
1921年10月,彭湃任海丰劝学所长(后改任教育局长),着手教育改革,颁布新命令,严格要求各区不得拒绝农村学生入学,还派员到各地监考,杜绝徇私舞弊现象。梅高师生积极响应彭湃的号召,成立学生会,收集有关材料写成报告,推选程作忠等代表到县城找彭湃。
彭湃听说梅高来了学生代表,出来迎接,众代表深受鼓舞。彭湃听学生叫他局长时,和蔼地说:“叫我名字就好了,我的名字叫彭湃。”座谈时彭湃说:“读书不是为做官当老爷,而是要为人民造福……。”当学生代表提到学校被祠堂占用,彭湃明确地回答:“神明是封建迷信,要打倒!”
次日,彭湃到梅高,召开校董和学生联合会,宣布教育局的决定,同意学生代表意见,将梅高(东斋)迁到梅峰庵,西斋小学并入。在彭湃的支持和革命师生的斗争下,梅高宣布改选校董会,责令原校董清理账目,限期公布并上报教育局。在新校董的主持下,迁校工作顺利,大部分神像被拆毁房子改作教室,学习环境大为改善。
1923年初,海丰县总农会成立,推动了学生运动的发展。县农会联合进步青年发起驱逐老朽县长丘某云的活动。同时,梅高学生会提出撤换校长张某华等人的要求,得到县农会的支持,县教育局派马以慈任梅高校长。马校长鼓励学生读进步书刊,参加社会活动,配合农运开展宣传。学生会成员徐国声、林军杰等与梅陇地区农会领导人叶子新、彭元岳合作,支持减租,为农运斗争出谋献策、造舆论,促使农运迅速发展。
建立党团组织,投身革命运动
1923年,海丰县农民运动蓬勃发展。梅高师生在彭湃革命思想和如火如荼的农运的影响下,纷纷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5月1日,彭湃领导的海陆惠三县农会在海城举行劳动节纪念大会,梅高学生会组织部分进步学生参加,并联合当地农会等在梅陇圩召开纪念会。
1925年东征胜利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梅高建立了共产党和共青团组织,学生陈鹃魂、施威、黄彦宾等成为海丰第一批共青团员。为了配合革命斗争,学校组织白话剧团,经常外出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农民运动和彭湃的革命思想。多名党团员和革命师生参加海丰农民运动讲习所、农军训练所。
1926年,共产党员周大林调任梅高校长(曾任中共梅陇区委委员、中共东江特委委员等职,1933年牺牲)。在他的领导和影响下,发展了一批党团员,梅高的党、团组织迅速发展。他们积极投身农民运动和革命斗争,不断成长进步,许多人后来成为党、团组织的骨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丘汝珍、吴乐、林军杰、陈伯虎、徐国声、陈回等都任县团级以上干部,后都为革命牺牲。
坚持学习,坚持斗争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梅高大批师生在中共地方组织的领导和本校党、团组织的号召下,坚持斗争,积极参加海陆丰三次武装起义,为建立和保卫苏维埃政权而浴血奋战。
1928年初,梅高白话剧团被中共东江特委调为东江暴动宣传队。师生们利用假期、夜晚开展革命宣传,帮助农会办夜校。与农民的关系进一步密切。陈国屏等几位党团员,编写了一本两万多字的《新名词浅释》小册子,分发给农民、战士和学生。如哲学词语:“绝对与相对”、“经济”和革命导师“马克思”、 “恩格斯”、“列宁” 等都有解释,方便大家学习,丰富知识、提高政治思想水平。
1944年冬,日寇再次侵占梅陇,学校被迫停办。学生自己筹钱在华帝山的坑沟里秘密上课。有的学生秘密参加了中共梅陇地下党组织领导的“青抗会”,积极投身东江抗日武装斗争。黄菊亭、林邵助等参加了“六支”,奔赴抗日前线。
解放战争时期,程冰霖、陈天石等一批学生参加了“粤赣湘边纵队”,投身到解放战争中去。
长期的革命斗争,梅峰中学许多师生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据调查,已知牺牲的有32人。其中,任县团级以上干部的9人,如省宣传部负责人陈回,东江特委书记徐国声,红军第六军第二师一团团长林军杰、二团团长陈伯虎,被称为无产阶级斗士的丘汝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