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台吧 关注:729贴子:21,710
  • 26回复贴,共1

【节目预告】厦门大学李菁副教授主讲《诗词红楼》第三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8-05 12:02回复
    这个《诗词红楼》系列,既算诗词类讲座,也算小说文学类讲座,两者兼有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8-05 12:06
    收起回复
      还是七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8-05 12:56
      收起回复
        《诗词红楼》第三部第1集《宝钗应制》8月6日播出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在《红楼梦》中,“钗黛”之争几乎贯穿始终,她们并列“金陵十二钗”之首,一个沉稳,一个任性;一个世故,一个脱俗。不同于林黛玉“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孤高自许,目无下尘,薛宝钗则更贴近世俗社会,更懂得人情世故。
        在她身上,不仅有着“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的端庄矜持,也有着“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的安分随时。 薛宝钗虽出生于“珍珠如土金如铁”的巨富之家,但自薛父去世、家道中落后,她不得不迅速长大、为母分忧。不过十几岁的她,不得不从一位养尊处优的富家千金,迅速成长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大家闺秀。
        然而,在很多人看来,她处事周到,难免显得世故圆滑。元妃省亲游大观园后,要求众姊妹为大观园作一匾一诗,宝钗所作应制诗《凝晖钟瑞》赞颂皇恩,提倡孝道,深受元妃喜爱。但为什么在许多人眼里,这首诗显得百般讨好?薛宝钗真的是一个心机重重、虚伪谄媚的人吗? 厦门大学李菁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诗词红楼》第三部第1集《宝钗应制》。


        4楼2023-08-05 15:28
        回复
          《诗词红楼》第三部第2集《珍重芳姿》
          8月7日播出
          薛宝钗和林黛玉并列“金陵十二钗”之首。与“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的林黛玉完全不同的是,薛宝钗的心性呈现出了一种更为开阔、明朗的神采与气度。
          在她乘兴而作的《咏白海棠》一诗中,这位出身显赫的大家闺秀更是将其聪慧敏思、端庄娴雅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薛宝钗出身于显赫的薛家,长大后却不幸家道中落。她见过了盛极一时的繁荣与倏忽而至的衰败,可她却在世间的嘈杂与纷扰中学会了洞明世事和人情练达。
          有人说她是《红楼梦》中最难理解的人物之一,她身上近乎完美的品性与思虑周全的智慧,让人心生敬畏,又充满困惑。今天,我们将在这首《咏白海棠》中探索薛宝钗鲜为人知的内心世界。这首诗歌被李纨评为众人咏白海棠诗作中的第一名,实际上,这个“第一名”不仅属于这篇文辞雅致的诗歌,更属于它字句间承载的精神内涵和那个时代对女性的赞颂。
          那么,薛宝钗眼中的白海棠究竟散发着哪些与众不同的魅力?我们从这篇诗作中又能读懂一个怎样“任是无情也动人”的薛宝钗呢?
          厦门大学李菁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诗词红楼》第三部第2集《珍重芳姿》。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8-05 16:37
          回复
            《诗词红楼》第三部第3集《无情之美》
            8月8日播出
            被誉为“百花之王”的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可谓是“花开时节动京城”。在《红楼梦》六十三回的花签诗宴上,作者曹雪芹正是借着牡丹花,将薛宝钗来了个彻彻底底的剖析。
            外表上,这位“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的姑娘“艳冠群芳”;而感情上,却是清冷无情;但即便如此,“任是无情也动人”。凭借短短一句花签诗,就将宝钗端庄娴静,罕言寡语,却动人心弦的气质勾勒出来。无情的宝钗,面对生离死别,可以做到镇定自若,波澜不惊。
            那么,面对儿女情长,她又是否真的不为所动,还是另有隐藏?她的无情,为何有着打动人心之美?
            厦门大学李菁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诗词红楼》第三部第3集《无情之美》。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8-05 16:38
            回复
              《诗词红楼》第三部第4集《辜负秾华》
              8月9日播出
              《红楼梦》,一首封建社会中爱而不得的爱情悲歌,一部写尽贾府由盛而衰的悲欢离合之书。书中不仅描绘了家族的兴衰,更是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其中,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的薛宝钗,不仅有着显赫的出身,更是生得肌骨莹润。一颦一笑间,娴雅动人;言谈举止中,知性高贵。而就是这样一位在贾府令人又爱又羡的薛宝钗,却也难逃悲剧结局。
              在贾宝玉的寿日宴饮上,宝钗拿到了艳冠群芳的牡丹花签,此时她的心中自然是无比地欢喜。但花签之上,一句“任是无情也动人”,却在悄然间将她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席间喧闹,众人欢笑,似乎无人在意到这句诗词之中所隐藏的悲情色彩。沉浸在宴饮欢愉的宝钗也更不会想到,自己最终会韶华辜负。那么这次的怡红夜宴中,宝钗的悲情底色会如何显现?又是怎样的缘由,令如此完美无瑕的薛宝钗卷入了贾府的悲剧之中呢?
              厦门大学李菁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诗词红楼》第三部 第四集《辜负秾华》。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8-05 16:40
              回复
                《诗词红楼》第三部第5集《菊中深意》 8月10日播出
                在《红楼梦》里 ,薛宝钗和林黛玉共用一首判词,排名第一,双峰并峙,各具风采。相对于林黛玉抽中花签芙蓉花,薛宝钗抽中花签牡丹花,人如其花,艳冠群芳。作为抽中牡丹花签之人,薛宝钗在大旨谈情的《红楼梦》中,被贴上“任是无情也动人”中的“无情”标签。但是,她为了爱情,依然可以“黛钗合一”,可以“兰言解疑癖”。
                薛宝钗既能作得出深受元妃喜爱的应制诗《凝晖钟瑞》,也能在《咏白海棠》中拔得头筹,甚至随手一篇《螃蟹诗》就轻松碾压黛玉和宝玉的同题诗作。即便如此,她仍然认为“女儿家不认字的倒好”。
                菊花诗会中,薛宝钗两首诗排名倒数,但作为暗示自己日后命运的诗谶,无论名次与否,《忆菊》和《画菊》这两首诗注定底色悲凉。“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在大观园诗会这样欢乐轻松的气氛中,薛宝钗为何会写出如此让人伤感的诗作?在她压抑又不轻易退让的性格下,究竟藏着一颗怎样的真心?
                厦门大学李菁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诗词红楼》第三部第5集《菊中深意》。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8-09 18:31
                回复
                  《诗词红楼》第三部第6集《别样柳絮》 8月11日播出
                  在曹雪芹的笔下,“品格端方,容貌丰美”、“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她“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作者花大量笔墨描写了薛宝钗的停机之德和咏雪之才,呈现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传统贵族淑女典型形象。
                  但薛宝钗一直为后世所争议,有人认为她圆滑世故,在贾母、王夫人面前不着痕迹地取巧讨好;她步步为营,在贾府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里,靠着好人缘一步步树立威信,最终坐上了“宝二奶奶”的位置。在大观园最后一次诗会中,薛宝钗的《临江仙》拔得头筹,一句“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更是被众多的“反薛”派视作野心外露的表现,历来褒贬不一。
                  那么,薛宝钗的《临江仙》究竟是一首怎样的词?我们又该如何解读其中的内涵呢?
                  厦门大学李菁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诗词红楼》第三部第6集《别样柳絮》。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8-09 18:33
                  回复
                    《诗词红楼》第三部第7集《钗黛双美》 8月12日播出
                    《红楼梦》中缠绵、暧昧的儿女情一直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尤其是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人之间耐人寻味的关系,最为世人津津乐道。贾宝玉既和林黛玉有着奇幻、缥缈的“木石前盟”,又与薛宝钗有着命中注定的“金玉良缘”,“钗黛”两位绝世佳人在贾府的聚首,让“前世之约”和“今生之缘”在大观园中碰撞出神秘而美妙的火花,富有梦幻色彩的浪漫故事就此徐徐展开。
                    性格截然不同的林黛玉和薛宝钗有着各自动人的魅力,从“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的林妹妹身上,我们感受着她令人怜惜不已的温柔与深情;从“安分随时,自云守拙”的宝姐姐身上,我们感叹着她拥有令人自愧不如的胸怀与气度。然而,林黛玉和薛宝钗又共同具有细腻而敏感的心思和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她们善于捕捉他人的情感变化,并且能够给予对方温暖的关怀。她们非凡的才华和渊博的学识更是红楼故事中的美谈。
                    而令人好奇的是,“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中却隐隐透露出对“钗黛合一”的暗示,令两位大家闺秀的身世众说纷纭。那么,林黛玉和薛宝钗究竟有着怎样复杂的关系?“钗黛合一”的说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厦门大学李菁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诗词红楼》第三部第7集《钗黛双美》。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8-09 18: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