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吧 关注:310贴子:6,252
  • 9回复贴,共1

96年前关于南昌起义的文告 他花5年时间将其带回家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23-08-01 06:50:38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编辑:王世强 作者:段萍 胡雅婷


IP属地:云南1楼2023-08-12 20:09回复
    zyh105401、血色尸体、塞纳河波澜不惊.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96年前,在南昌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之后,贺龙曾向全体官兵发布了一份名为《告本方面军全体官兵同志》的文告,讲述八一南昌起义的意义。有一名热爱收藏红色文物的老人,不惜花费5年时间和16万元,只为把这件红色收藏品带回南昌。
    老人名叫傅嵘桦,20余年间,仅关于八一南昌起义的文物和文献他就收藏了万余件。他把家开设成红色书院,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观看红色文物、聆听红色故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老人表示:“红色教育在当下的意义重大,可以指引年轻人爱国爱家,拥有人生的奋斗目标。”


    IP属地:云南2楼2023-08-18 21:43
    回复
      全文约2000字 贺龙发布文告讲述起义的意义
      南昌县武阳镇的傅家村,一间灰色的农家砖瓦房门口悬挂着红色牌匾——“南昌县武阳红色书院”,特别显眼。这里,就是傅嵘桦的家。
      傅嵘桦家中的摆设和装饰极其简朴,但收拾得整齐干净。简单的展柜上摆满了图书、文献,墙上挂满军装、画像、奖状等各种革命文物,丰富的红色藏品让人啧啧赞叹。据了解,关于八一南昌起义的收藏品,傅嵘桦就有1万多件。那份贺龙以兼代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名义发布的《告本方面军全体官兵同志》文告,被精心装裱悬挂于墙上。


      IP属地:云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23-08-18 21:45
      回复
        “本方面军全体官兵同志:八一南昌举义,本方面军多数同志都能鼓其勇气,对于革命的行动及意义,深深谅解,不过经过这十几天的行军,依我的观察和闻见,还有一些同志,不甚明了,为此兄弟不惮烦劳特为我全体同志一略言之……”手稿中,贺龙表明,“这次南昌举义,实在是一种伟大的革命行动,是真正拥护总理的主义和政策的革命行动。”
        八一南昌起义后,起义军按预定计划陆续撤离南昌,挥师南下。在南进途中,由于敌军前堵后追,部分官兵思想上有些消极,为了号召和鼓励起义军官兵不怕牺牲、克服困难,贺龙亲笔书写了这份《告本方面军全体官兵同志》文告。


        IP属地:云南5楼2023-08-18 21:46
        回复
          文告全文约2000字,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八一南昌起义的伟大意义。文告长56厘米、宽41厘米,于1927年8月中旬在南征广东途中于瑞金油印发布。这份文告,对研究八一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和史料价值,是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
          他花了16万元 用时5年将心爱藏品带回家乡
          如此珍贵的革命文物,傅嵘桦是如何得到的?他告诉记者,10余年前,他到南京出差,朋友知道他喜欢收藏红色文物,就告诉他一名南京藏家手中有一份贺龙关于八一南昌起义的文告。他跟随朋友去看了这件藏品,“我反复看,首先要认定它的价值”。


          IP属地:云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23-08-18 21:48
          回复
            在打听这件藏品的来路时,对方回了一句“我又不卖,为什么要告诉你”。傅嵘桦并未气馁,在接下来的5年时间里,他每年都去南京拜访和看望这名藏友。“一年两次,就是专程去看望他。”傅嵘桦告诉记者,“5年后的某一天,对方主动打电话给我,说你实在想要,就卖给你吧。我身体不太好,孩子们对收藏也不是很感兴趣。”
            之后,傅嵘桦花16万元买下了这份文告。他决心要买下这件收藏品的原因很简单,“这件文物跟南昌有关,就应该回到南昌来”。


            IP属地:云南7楼2023-08-18 21:49
            回复
              记者在傅嵘桦家中墙上看到,《告本方面军全体官兵同志》文告旁边还挂有一幅关于八一南昌起义的油画。这幅带框油画已经明显破损,画中央还附着一块白色的涂料,画面表现的是周恩来、朱德、贺龙等与官兵们在江西大旅社准备起义的场景。这件连作者都不知道是谁的油画,是傅嵘桦花两万元买下来的。他判断,这件作品的创作年份应该是在1948年至1950年间,“你看夜色中的人物画得多么细致、逼真”。


              IP属地:云南8楼2023-08-25 21:47
              回复
                期望与相关部门合作 打造高规格大型红色文献展
                为什么要花大价钱购买这些藏品?傅嵘桦告诉记者,有关八一南昌起义的物件很少,因此“物以稀为贵”。
                傅嵘桦认定物件年代的方式,一是看纸张,二是看油墨。现在的纸墨,与20世纪50年代以及更早期的纸墨是不一样的。“同时,油墨经过时间沉淀,全部渗透到纸张里,从反面都可以看得出来,这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据了解,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简称军博)也陈列着一件贺龙的《告本方面军全体官兵同志》文告,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展出的则是一件来自军博的复制品。


                IP属地:云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23-08-25 22:08
                回复
                  傅嵘桦收藏红色文物、红色文献已有20多年时间,收藏品达5万多件,其中最珍贵的一件是他花费32万元购买的一套1942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共有上、下两册。“这个版本目前全国仅发现4套,上海博物馆和成都博物馆各有一套,还有一套在北京的私人藏家手中。”在傅嵘桦家中,记者看到房屋一角堆放着许多证书,是他将藏品捐赠给遵义会议纪念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省档案馆等处的证明。


                  IP属地:云南10楼2023-08-25 22:09
                  回复
                    今年已73岁的傅嵘桦称,相比20年前,红色文物的收藏目前进入了较为火热的阶段,“不少人都在关注,甚至有些年轻人也加入这个队伍”。
                    为传承红色文化,他去年把武阳的家布置成红色书院,将各类文物按照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不同历史时期进行展示,免费向社会开放,很多学生前来参观学习。他期望今年可以和相关政府部门合作,打造一场高规格的大型红色文献展。
                    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段萍 实习生胡雅婷


                    IP属地:云南11楼2023-08-25 22: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