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份在网上看过一个电视剧,名叫《烈火红岩》。听到这个名字,大概许多人都能够联想到诞生于二十世纪的一部著名的小说——《红岩》,以及小说的历史原型——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牺牲在重庆歌乐山上的烈士们。不过该剧尽管在一再号称“贴近史实”,其中的人物形象却和烈士们的真实形象大相径庭。两个多月之后,又一部题材相似的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上演,名字叫《江姐》。该剧的宣传攻势十分强大,甚至于播出之前曾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但是很遗憾,在这部把“还原历史”、“展现江姐真实形象”作为重要卖点的电视剧中,又一次出现了严重违背历史真实性的现象。这两部电视剧在宣传当中都曾经提到过,小说《红岩》、电影《烈火中永生》、歌剧《江姐》中的江姐虚构成分都较多,而他们的电视剧则更加贴近江竹筠烈士的真实形象。而事实上,我想对历史上的江姐多少有些了解的人都能看出,这两部电视剧当中的江姐不是离史实更近,而是更遥远。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剧中的某些剧情用“雷人”二字来形容绝对是不为过的。
剧情为什么会“雷人”?我以为深层次的原因是电视剧的创作者们对于历史以及历史人物本来就缺乏最基本的尊重。问题是,如果想要选择历史题材进行创作,这种尊重就是坚决不能少的,否则就很有可能抛弃创作中的虚构底线,为了迎合某些较为流行的口味,对历史人物进行歪曲化和庸俗化的改编。这样创作出来的人物有可能会风行一时,但是却很难真正做到深入人心。换句话说,这些人物只能成为泡沫而不是珍珠。一部剧、一个人物能否立得起来,不仅仅取决于创作者的水平,更取决于他的创作态度。水平问题往往是易于解决的。比如说你要拍一部关于江姐的电视剧,哪怕你对江姐没有一丁点了解,这也不要紧。不了解可以学,毕竟谁也不是抱着一本重庆地下党史生下来的。所以不会就学,这没什么难办的地方。即使真的个人水平有限,拍出的片子存在各种问题,但一般情况下也不至于“雷人”。可是态度问题,这完全可以导致作品走向歪曲历史的极端。当下不仅在文艺领域,而是全社会范围内都存在着一种浮躁的毛病,因此拍电视剧以简单地追求高收视率或者经济利益作为目的,这不是什么不能理解的事情。但是如果完全忽视历史的真实性,对历史人物进行不靠谱的改头换面,甚至拿着烈士做幌子来吸引眼球,就未免显得太不厚道了。
说到这里,下面需要用一个很长的篇幅来谈一下虚构限度的问题。因为以歌乐山英烈作为历史原型的作品,前有小说《红岩》、电影《烈火中永生》、歌剧《江姐》等等,后有如今的电视剧《烈火红岩》和《江姐》。这些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虚构成分,但是前面的三部不仅无人大呼“雷人”,反成经典之作。而后面两部对于熟悉歌乐山英烈的事迹的朋友们,就有颇多叫人不能接受的情节。这是为什么呢?同属于虚构,这些作品之中的虚构到底有着怎样的区别?
艺术创作中从来就允许虚构的存在,我们不仅不排斥合理的艺术虚构,相反,如果一部作品不加选择地采用所有的历史资料,就会显得分散、拖沓,不会为人们所接受。以小说《红岩》为例,其中的烈士们大都有历史上的原型,但又都不等同于历史原型。对有的历史人物,小说中还进行了删除或者合并。有的事情,在历史上可能发生在A、B、C三个人物身上,小说里为了增强人物的典型性,就将他们的故事加以提炼,将几个人物合并为一个人物。如小说中的双枪老太婆和叛徒甫志高,都是几个历史原型人物合并为一的产物。还有的情节,历史上发生在甲的身上,但小说中将其移植到了以历史人物乙为原型的人物身上,比如小说中绣红旗的情节。这样的艺术加工往往是必要的。试想一下,重庆解放前夕牺牲在歌乐山上的烈士多达两三百人,再加上参加底下斗争而没有被捕的人。如果在写小说的时候不进行艺术加工,而把这几百人一个不落地统统写进去,只怕读者一时半会儿是难以理清其中的人物关系了,况且也不利于选取典型人物进行塑造。再举个更具体的例子:当年渣滓洞女牢里的小女孩有两个,一个是卓娅,一个是苏菲亚,而小说中则只有一个小女孩出现。这是因为两个小女孩对于小说情节所起到的作用几乎是相同的,故而作者将她们合二为一,以使小说中尽量不出现雷同或者多于的人物。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在这里没必要一一举出。那么,说小说《红岩》中的虚构是合理的,而电视剧《烈火红岩》与《江姐》中的虚构就是不合理的,这里是不是存在着双重的标准?不是的,首先要说的是一个“度”的问题。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在限度之内就是合理,超过了限度就是不合理。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之中,虚构要把握在怎样一个限度之内,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剧情为什么会“雷人”?我以为深层次的原因是电视剧的创作者们对于历史以及历史人物本来就缺乏最基本的尊重。问题是,如果想要选择历史题材进行创作,这种尊重就是坚决不能少的,否则就很有可能抛弃创作中的虚构底线,为了迎合某些较为流行的口味,对历史人物进行歪曲化和庸俗化的改编。这样创作出来的人物有可能会风行一时,但是却很难真正做到深入人心。换句话说,这些人物只能成为泡沫而不是珍珠。一部剧、一个人物能否立得起来,不仅仅取决于创作者的水平,更取决于他的创作态度。水平问题往往是易于解决的。比如说你要拍一部关于江姐的电视剧,哪怕你对江姐没有一丁点了解,这也不要紧。不了解可以学,毕竟谁也不是抱着一本重庆地下党史生下来的。所以不会就学,这没什么难办的地方。即使真的个人水平有限,拍出的片子存在各种问题,但一般情况下也不至于“雷人”。可是态度问题,这完全可以导致作品走向歪曲历史的极端。当下不仅在文艺领域,而是全社会范围内都存在着一种浮躁的毛病,因此拍电视剧以简单地追求高收视率或者经济利益作为目的,这不是什么不能理解的事情。但是如果完全忽视历史的真实性,对历史人物进行不靠谱的改头换面,甚至拿着烈士做幌子来吸引眼球,就未免显得太不厚道了。
说到这里,下面需要用一个很长的篇幅来谈一下虚构限度的问题。因为以歌乐山英烈作为历史原型的作品,前有小说《红岩》、电影《烈火中永生》、歌剧《江姐》等等,后有如今的电视剧《烈火红岩》和《江姐》。这些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虚构成分,但是前面的三部不仅无人大呼“雷人”,反成经典之作。而后面两部对于熟悉歌乐山英烈的事迹的朋友们,就有颇多叫人不能接受的情节。这是为什么呢?同属于虚构,这些作品之中的虚构到底有着怎样的区别?
艺术创作中从来就允许虚构的存在,我们不仅不排斥合理的艺术虚构,相反,如果一部作品不加选择地采用所有的历史资料,就会显得分散、拖沓,不会为人们所接受。以小说《红岩》为例,其中的烈士们大都有历史上的原型,但又都不等同于历史原型。对有的历史人物,小说中还进行了删除或者合并。有的事情,在历史上可能发生在A、B、C三个人物身上,小说里为了增强人物的典型性,就将他们的故事加以提炼,将几个人物合并为一个人物。如小说中的双枪老太婆和叛徒甫志高,都是几个历史原型人物合并为一的产物。还有的情节,历史上发生在甲的身上,但小说中将其移植到了以历史人物乙为原型的人物身上,比如小说中绣红旗的情节。这样的艺术加工往往是必要的。试想一下,重庆解放前夕牺牲在歌乐山上的烈士多达两三百人,再加上参加底下斗争而没有被捕的人。如果在写小说的时候不进行艺术加工,而把这几百人一个不落地统统写进去,只怕读者一时半会儿是难以理清其中的人物关系了,况且也不利于选取典型人物进行塑造。再举个更具体的例子:当年渣滓洞女牢里的小女孩有两个,一个是卓娅,一个是苏菲亚,而小说中则只有一个小女孩出现。这是因为两个小女孩对于小说情节所起到的作用几乎是相同的,故而作者将她们合二为一,以使小说中尽量不出现雷同或者多于的人物。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在这里没必要一一举出。那么,说小说《红岩》中的虚构是合理的,而电视剧《烈火红岩》与《江姐》中的虚构就是不合理的,这里是不是存在着双重的标准?不是的,首先要说的是一个“度”的问题。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在限度之内就是合理,超过了限度就是不合理。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之中,虚构要把握在怎样一个限度之内,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