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方日报》的一位美术家,夏老师,当年出身广州美院油画系,百忙之中为我画了这样一幅水彩。(你一定记得那张照片,我奔向大海。)
在此,我诚挚地,向夏老师表达谢意,并且致敬。
新闻媒体是个很不容易的行当,而摄影记者,美术编辑等等,常常得不到与他们的才华和辛劳相匹配的功名和回报……这种无奈,令人心酸。
我的梦想,便是在今后力所能及地为那些寂寞的天才们,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让更多的人可以仰望到他们的光辉;让更多的人也从这仰望之中,获得幸福。这是一件惠人惠己的事情。
是这样一个契机,让我想要写下这么一篇不成样子的告念。你管他叫自白也好,叫唠叨也好。让我们坐下来,静静地,肩并肩,说说话吧。……好久没有过了。如果你愿意听。
寂寞,成为而今世代里,最不甘耐受的事物。
我只能说,我曾经,也不能免俗。我是多么的惧怕寂寞。惧怕寂寞,孤独,这种生命本质的存在。我惧怕我的声音,无人倾听;我惧怕我的文字,无人知晓;我惧怕我的一生,就此湮没人潮,庸碌无为,所谓的,“没有努力要活得丰盛。”
但人世刻薄,怎可以是你想要活得丰盛,便可以活得丰盛的。
我曾有一颗俗不可耐的鄙陋的心。多希望我的博客浏览量能够几千万地增加,多希望我的书能够几百万销量,在微博发一个牢骚,便有几千条评论追随……多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看我,看看我的失败落魄,我的春风得意。
我自信我而今已比从前更好,所以敢于坦承我的不齿,不堪。
年少如我,自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一如我写过的字,我做过的事。我带着对自己的欣赏与鄙夷,真实地生活。
只是,曾因着一份不甘寂寞的心情,仗着有那么一点儿小聪明,小才华,去挑战了太多——必须要忍受寂寞——才能煎熬出来的事情。
这些年过去,由此我开始渐渐懂得,寂寞的珍贵。
因为这个世界,实在是太吵了。
在周围的扰扰攘攘当中,我们作为凡人,太容易就失去了自己的初衷。变得屈就,变得软弱,变得失去主见,失去勇气。最终——早已将自己最初的梦想忘得一干二净——取而代之的,是去盲目地追逐他人设定的标准,以他人所炫耀为值得炫耀;以他人所相信为值得相信。更甚的,是将那样的价值观念,盲目嫁接在了自己的生命之树上。
这是一个典型的“沉默的螺旋”。内心衰老的过程中,我们像一只只临秋的蝉,渐渐噤了声。
你我一定一样怀疑过,在所有人都说萝卜好吃的时候,我还觉得白菜好吃,我对吗?……我那样做,对吗?
终于有一天,我忽然大叫:天呐,为什么我这么**,我明明爱吃白菜,为什么要嫉妒别人盘子里的萝卜呢?于是我决定放下筷子,重新寻找自己的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