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论吧 关注:33,911贴子:1,009,758
  • 34回复贴,共1

平论大佬,有几事不明望解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鄙人对地平论了解极其肤浅,希望有平论大佬来解惑一二
第一问,我姑且按照我看过的某一个平论的地图,把居住的地面想象成一个大饼,四周是南极冰墙,求问这个圆饼的直径是多少呢?
第二问,我国在南极有长城站和中山站两个站点,请问根据第一问的直径和南极冰墙的地图形态,两个站点地平直线距离是多少呢?
第三问,貌似在地平学说里,地面的能量还是来自于太阳。请问地平学说中的太阳直径有多少,距离地球多远,以及如何实现昼夜变化呢
谢谢各位平论大佬。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3-08-28 15:26回复
    一看第二问就觉得平者会说你怎么知道南极真的建科考站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8-28 17:07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地平大地地盘的直径大约240亿公里,厚40亿公里。
      南极圈穹顶地平世界只是地平大地上很小很小的一个区域,周边有穹顶隔离。
      大气就是因为封闭在穹顶空间中,才不至于扩散到宇宙真空中。
      地球论因为没有穹顶,所以不得不说是引力将大气束缚在地球周围,这是没有物理学依据的。
      没有任何实验可以证明引力能够束缚大量的气体,但却有无数的实验证明封闭容器可以束缚气体。
      气体的扩散性是气体的物理属性。
      地表真空实验也证实,即使是重力最大的地表,也只能约束非常稀薄的气体分子,何况高空重力越来越小,到空间站高度就已经微重力了,更无法约束气体分子。
      而且高空气体分子,还能源源不断地从太阳辐射获得动能,从而逃逸到宇宙真空中,形成从外围到地表大气逃逸的连锁反应,结果就是,如果没有封闭大气的穹顶,地球大气将很快扩散成空气稀薄的“真空”。
      同时,地球还在高速地公转,气体分子的运动是完全随机运动,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数量几乎相同,所以,气体分子根本不可能与地球同步公转。
      没有任何实验能够证明气体分子会跟着固体一起运动,固体向右,气体分子就像尾巴一样跟着向右。
      特别是,地球公转前进方向的大气分子,更不可能自己配合地球按公转方向运动,只能是被地球推着向公转方向运动,球体推动气体,气体与球体之间必然形成相对运动,产生大风,公转前进方向的气体会跑到地球后面去,这很容易用实验证明。
      所以,通过气体动力学分析,很容易证明,地球论纯纯一个低级的反智的伪科学谬论。地球信徒被洗脑被降智,认知颠倒,实属可怜,所以,有智之人应当深思,不要让自己的下一代再沦为智商低下的球徒。


      IP属地:四川3楼2023-08-28 22:40
      收起回复
        《没有任何实验可以证明引力可以束缚大量气体》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8-28 23:00
        收起回复
          复制过来的
          《证伪地球的证据:大气动力学》
          地平大地地盘的直径大约240亿公里,厚40亿公里。
          南极圈穹顶地平世界只是地平大地上很小很小的一个区域,周边有穹顶隔离。
          大气就是因为封闭在穹顶空间中,才不至于扩散到宇宙真空中,这也是温室效应的原因。
          地球论因为没有穹顶,所以不得不说是引力将大气束缚在地球周围,这是没有物理学依据的。
          没有任何实验可以证明引力能够束缚大量的气体,但却有无数的实验证明封闭容器可以束缚气体。
          气体的扩散性是气体的物理属性。
          地表真空实验也证实,即使是重力最大的地表,也只能约束非常稀薄的气体分子,何况高空重力越来越小,到空间站高度就已经微重力了,更无法约束气体分子。
          而且高空气体分子,还能源源不断地从太阳辐射获得动能,从而逃逸到宇宙真空中,形成从外围到地表大气逃逸的连锁反应,结果就是,如果没有封闭大气的穹顶,地球大气将很快扩散成空气稀薄的“真空”。
          同时,地球还在高速地公转,气体分子的运动是完全随机运动,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数量几乎相同,所以,气体分子根本不可能与地球同步公转。
          没有任何实验能够证明气体分子会跟着固体一起运动,固体向右,气体分子就像尾巴一样跟着向右。
          特别是,地球公转前进方向的大气分子,更不可能自己配合地球按公转方向运动,只能是被地球推着向公转方向运动,球体推动气体,气体与球体之间必然形成相对运动,产生大风,公转前进方向的气体会跑到地球后面去,这很容易用实验证明。
          所以,通过气体动力学分析,很容易证明,地球论纯纯一个低级的反智的伪科学谬论。地球信徒被洗脑被降智,认知颠倒,实属可怜,所以,有智之人应当深思,不要让自己的下一代再沦为智商低下的球徒。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8-29 10:15
          回复
            关于大气相关的内容,因为条目过多,无法在回复下方回复,请见谅,我在这里根据生活中现象的总结集中分析一下。(因为相互逻辑关系,部分问题会调整顺序或整合)
            1.地平大小:感谢潼关给出的明确的地平数据,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标准数据
            2.我们处于大地平的很小区域:根据地平数据,合理。根据现有航运的各种情况,我们的确没有生活在那么大一个空间中
            3.气体有趋向于扩散的物理属性:合理,在不受外力的影响下,气体更趋向于随机运动
            4.天空有穹顶,其主要作用是封闭空气:这个穹顶我没见过,先按下不表,但是根据体感来说,我的身边的确随时都有空气。
            -----------------
            现在代入一个生活现象。根据压力计得数可知,随着海拔的增加,空气是逐渐稀薄的,去过青海高原的我也有此种感受。氧气含量变少,过量运动会导致缺氧。代入结束
            -------------
            5.封闭可以束缚气体:合理。封闭容器的确可以束缚气体,但是根据实验结果知,封闭的容器中,气体通常保持气压相对一致的状态,并不会出现气压随着所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此条不符合已有的生活现象
            6.地表真空实验证明地表只能约束稀薄的气体分子,空间站高度更难约束:合理。因为符合实际生活现象。常温下地表空气分子密度很低,平常扇风才能感觉到,而到了空间站附近,微重力甚至无法约束气体分子
            7.分子通过太阳获得能量增强自身动能逃逸:存在,毕竟不管是平论还是球论,万有引力应该都是客观存在的,否则人不可能就这么站在地上。人要有往地面运动的趋势,就要有引力或者类似引力让人的质量转化为重力。对于气体分子一样如此。所以不同的万有引力的力只能拘束一定量的气,其他的会被太阳加热逃逸,并最终实现稳定
            8.没有任何实验可以证明气体分子会跟着固体运动:这一条不对。宏观来说,根据上一条说的,气体分子也是分子,也会受到它该受到的万有引力,越接近地面就越强,上面有说。除非能证明太空中充斥着分子,但实际上双方的结果都是,太空中的分子密度恐怖的低。
            从生活现象的角度来说,一辆火车从站台高速经过,会给人吸向车辆的力,这个过程站台的风是吹向列车方向的。哪怕从现象上,也不能一口否定这种情况。
            9.固体移动产生“大风”那是因为你在充斥着空气的环境中做实验。你在真空中让固体移动,固体表面就不会有“大风”。又因为上面明确了,太空的单位体积内物质含量极其稀薄,所以无法通过地球实验去模拟地的运动。
            论证结束
            我曾经希望你回答三个问题,你只回答了我一个,而且加入了关于大气这个我不曾提问的内容。那我只能先基于你的内容进行回复
            我尽量回复了你的所有论据,并且初步得出我对此论据的结论:
            1.缺乏切实的实验依据,部分证伪实验没有遵循实验的去除干扰以及控制变量要求,未完成对球论的证伪
            2.平论的核心观点与自然现象相悖,未见合理解释
            3.对我的2 3提问未见合理回答,且我重复询问后依然回避回答,不知道是答不出来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综上建议:对现有平论理论体系化,尝试更多的解释自然现象,而非成为悖离自然现象的“理论”
            以上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3-08-30 15: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