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队历程】

说到Amorphis,就不得不先从它的名字说起。“作为一种古老的预言智慧的体现,一个好名字于一支乐队来讲往往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翻译略显生硬,但对于乐队的吉他手Esa Holopainen来说,当Amorphis这个名字从他脑海中闪过的那一刹那,这的确是个值得铭记的时刻。这支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被称为Amorphis(化由英文单词Amorphous即为“无定形物”)的乐队,随后即向世人证明他们要比当时所有人更敢于想象敢于做梦。
1990年的秋天,乐队的两个创始人主音吉他手Esa Holopainen和鼓手Jan Rechberger在赫尔辛基找来了节奏吉他手兼主唱Tomi Koivusaari以及贝司手Olli-Pekka “Oppu” Laine组成了最初的Amorphis乐队,从那时起他们就决定要辟出一条只属于自己的音乐道路。在经历了几个月的有关风格变化的讨论后,Esa宣布:“只要我们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就会改变自己的风格。”正是这句纲领性的“声明”,使乐队在今后的近二十年内以其变幻莫测的风格,赢得了大批歌迷的热爱——即便是经历了种种跌宕坎坷,也仍旧能够迅速强势回到歌迷的视线中!经过最初一段时间的彷徨之后,1991年的一月,Amorphis乐队就在Timo Tolkki(对!就是那支Stratovarius灵云乐队的主音吉他手Timo Tolkki!)的录音室用了两天时间完成了他们的第一张也是唯一的一张Demo《Disment Of Soul》。虽然私下里对自己的表现并不满意,但凭借这张Demo他们还是受到了著名的极端音乐厂牌Relapse Records的赏识并且很快就与这家美国公司签了合同。随即他们便扎进录音棚灌制了六首单曲。其中的两首被Relapse选中做成一张7寸EP,但全部六首作品直到两年后才得以发售,这就是Amorphis的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公开作品《Privilege of Evil》。伴着接下来高密度的地下演出,Amorphis开始赢得了一批固定的的追随者!1992年5月,乐队开始在斯德哥尔摩著名的Sunlight Studio灌录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完整长度的CD《The Karelian Isthmus》并于1993年通过Europe through Nuclear Blast Records发行。专辑以芬兰著名的古战场卡雷利阿地峡为名,复写了古凯尔特神话。雄伟的doom节奏型、简洁的混合着民族色彩的吉他旋律伴以大气的键盘使大胆、前卫、华美、民族等等迅速成为Amorphis固定的标签。近年来,专辑中的很多曲目在Amorphis的现场演出中仍要占据相当的位置以用来串连现场,足见这张专辑的成功。
尽管这张《The Karelian Isthmus》以讲述凯尔特神话为主线,但真正体现Amorphis乐队民族化风格的专辑还是一年后发行的《Tales from the Thousand Lakes》,这是一张在金属历史上被人传为佳话并永载史册的不朽之作。专辑成功将芬兰著名文化遗产——史诗《The Kalevala》融入了自己的音乐,并成为世界了解这小小的千湖之国的重要渠道之一。音乐上虽然仍然坚守传统的死亡金属的原则却也同时开始了其大胆的改革,融入键盘以及增加清音主唱Kyyria乐队的Ville Tuomi的做法使其风格已逐渐开始出现了变化。然而这正是我们习惯看到的Amorphis,假如他们有一天开始固定下自己的形态,也便失去了Amorphis的意义了。为了使乐队的巡演有质量上的保证,全职键盘手Kim Rantala以代替Kasper Martenson,鼓手Jan的位置也被Pekka Kasari所取代。而就在乐队的第三张专辑开始录制之前,乐队加入了第六人的——主唱Pasi Koskinen。正是凭借以此阵容,乐队开始了一段最大胆也是最惊险的努力。
更多内容关注百度知道~~
丢地址:
http://baike.baidu.com/view/79787.html?wt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