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评论 - 十二国记 OST1 十二幻梦组曲(摘自漫游的周刊)
十二幻梦曲 (Full Version)
开题,解题,一首史诗般的十二幻梦曲,在乱石中穿空,飘落下千堆雪诗,笔笔抖落,柔软却又不失神韵,唯有这最后一笔总是将雪气贯穿,再也看不见任何白色。轰然的声响中,巨石迸裂,悠扬的笛声在绿树白花中降临在故乡的土地上,有如仙山上的主人,在蹉跎过风雨,迎来一片淡心的时候,依然怀念,那里的故事若能让人忘情,月夜也不会如此怅惘,飞天原来只是一曲孤独的剧本。音乐变得更缓,他,开始恋恋,那尘封了许久的镜中的渡口。猛地,鼓声大作,一场狂风暴雨袭击,让那望月兴叹的平静被冲开了,风雨迷途,没有了方向,在骤然出现的森林里,看不到一丝光的天空,似乎也摇晃地倒下来,慌乱渐渐在音乐声中出现,强烈的压迫感袭击过来,逐渐逐渐的,打乱的步伐在疲累中停下了,迷失了的心找不到寄居的地方,伤心和绝望,在鼓声和小提琴的交织中发出呜咽,落地窗毫无顾及地让黑暗润饰了整个空间。轻了轻了,感觉身体变得轻了起来,音乐声就这样告诉我们,似乎在问:你还认不认识你自己!短暂的轻浮就已经让你找不到一切了吗?柳琴如泪滴落在纸上,化开,高扬低收,散乱的经脉在这起伏的忏悔中寻求到了安慰,逐渐回归到它自己应该在的地方。苍天垂怜,云游的小鸟竟然在那一刻发现了彷徨的他,终于有机会能够展开那一卷生死书了。在出口处,他仰天长啸,为那源源不断的空气,然而命运竟然如此与他玩笑,他以为再走一步就可以了,可是灾难却不停地跟在他的身边,他真的逃不掉了吗?听,那万马齐奔的声音是什么,来接他了,有人来接他了,是生命的气息,那是他自己心中无法消灭的对生的盼望。活着其实是一件再单纯不过的事了,但是要好好的活着却必须拥有一种觉悟。他,觉悟了,在鼓声和小提琴声中,刚才那急促的鼓声浅斟的小提琴正是凌乱的思绪,而现在有力敲落的鼓槌和整齐的弦上的拉动,为那冲破困守的牢笼,走向晴天。不再温温地顺顺的,做朵含羞草,要做就做那兰芝,屹立在峭壁上。真的很喜欢这最后一段振奋人心的音乐,好象全身的血液都要沸腾起来,不由自主地想要大干一场的感觉。
十二国幻影 (Sub Theme)
低沉忧伤的震荡的音乐在提琴声中摇晃着,那是战乱中留下的荒芜,蜻蜓在提琴的弦上毫无目的地舞着,跳着谁也不知道的舞蹈。这一曲里前半段的余音被处理地缓慢如沙鸣,带有点小小的嗡嗡声。苦涩和悲戚环绕在乐手的周围,好象一张大网将整个音乐遮罩起来,看不到光亮的残酷和恐惧尽数在音乐里。仿佛是一个曲折的看不到尽头的迷宫。这一段曲子有点像天鹅将死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陷入死寂。一片沉默在现实中苟延残喘。可忽然间,曲风一转,由跳跃的铃声带动小提琴,就好象让人看到了起舞的小天鹅,有点被困的萧声轻快起来,听这后半段的曲子,似乎有点圆舞曲的味道,范围和脚步都扩大起来。一个个圆弧就是这样画出来的。突然小提琴再转,一波三叠,再度回归到凄凉,就好象在告诉听者,中间听到的那一段是幻影,现实依然沉寂着,等待英雄的降临。若说第一曲功劳最大的是鼓,则此曲功劳最大的就是小提琴,前者将情绪提升,后者则将思绪埋藏。
国~圣なる响
柔软的吉他被拨动着,轻微而细巧,手指一甩,低低地吟着,这是一张近在咫尺的画卷,却看不到丝毫颜色,只有一片空白。直到口琴声起,是那画者正在思考着如何落笔,才如此画之停之,一如那口琴的连绵。捻着笔管,在颜色的调试中,钢琴声作为主色,笛声作为背景,在清冷的光线里下笔如梅开,但是这钢琴声,非但没有把耳边的回响拉近,反而远离了,缈缈如丝,遥远的宫殿就在云遮中露出一角。这就是画者的本意吧,让低吟的乐横亘在两头,连接住整个景色,口琴、钢琴和笛子交错印染,形成延伸的画意,不再有停顿,直上仙山去。
妖魔
躁动不安的气息一开始就营造在乐曲里,简直就是暴风雨前夕的泥土,潮湿而鼓噪不安伴随着小提琴的撕动,中提琴的呻吟,扯着诡异的翅膀,在暗黑的森林里飞着,闪耀的眼睛在黑暗里显得特别的妖异,凌乱的树页片片翻滚,似乎在宣告着那即将到来的混乱。中途两次片刻的宁静,反而更衬托了诡异。但是后半段那有节奏的鼓声,似乎让那妖魔的可怕度消退了些,却多了点神秘和诱惑,是一种有点单薄的妖艳。这首曲子里唯一没有的就是恐怖,比起格莱美的,恐怖在这首里可以说是没有了。
十二幻梦曲 (Full Version)
开题,解题,一首史诗般的十二幻梦曲,在乱石中穿空,飘落下千堆雪诗,笔笔抖落,柔软却又不失神韵,唯有这最后一笔总是将雪气贯穿,再也看不见任何白色。轰然的声响中,巨石迸裂,悠扬的笛声在绿树白花中降临在故乡的土地上,有如仙山上的主人,在蹉跎过风雨,迎来一片淡心的时候,依然怀念,那里的故事若能让人忘情,月夜也不会如此怅惘,飞天原来只是一曲孤独的剧本。音乐变得更缓,他,开始恋恋,那尘封了许久的镜中的渡口。猛地,鼓声大作,一场狂风暴雨袭击,让那望月兴叹的平静被冲开了,风雨迷途,没有了方向,在骤然出现的森林里,看不到一丝光的天空,似乎也摇晃地倒下来,慌乱渐渐在音乐声中出现,强烈的压迫感袭击过来,逐渐逐渐的,打乱的步伐在疲累中停下了,迷失了的心找不到寄居的地方,伤心和绝望,在鼓声和小提琴的交织中发出呜咽,落地窗毫无顾及地让黑暗润饰了整个空间。轻了轻了,感觉身体变得轻了起来,音乐声就这样告诉我们,似乎在问:你还认不认识你自己!短暂的轻浮就已经让你找不到一切了吗?柳琴如泪滴落在纸上,化开,高扬低收,散乱的经脉在这起伏的忏悔中寻求到了安慰,逐渐回归到它自己应该在的地方。苍天垂怜,云游的小鸟竟然在那一刻发现了彷徨的他,终于有机会能够展开那一卷生死书了。在出口处,他仰天长啸,为那源源不断的空气,然而命运竟然如此与他玩笑,他以为再走一步就可以了,可是灾难却不停地跟在他的身边,他真的逃不掉了吗?听,那万马齐奔的声音是什么,来接他了,有人来接他了,是生命的气息,那是他自己心中无法消灭的对生的盼望。活着其实是一件再单纯不过的事了,但是要好好的活着却必须拥有一种觉悟。他,觉悟了,在鼓声和小提琴声中,刚才那急促的鼓声浅斟的小提琴正是凌乱的思绪,而现在有力敲落的鼓槌和整齐的弦上的拉动,为那冲破困守的牢笼,走向晴天。不再温温地顺顺的,做朵含羞草,要做就做那兰芝,屹立在峭壁上。真的很喜欢这最后一段振奋人心的音乐,好象全身的血液都要沸腾起来,不由自主地想要大干一场的感觉。
十二国幻影 (Sub Theme)
低沉忧伤的震荡的音乐在提琴声中摇晃着,那是战乱中留下的荒芜,蜻蜓在提琴的弦上毫无目的地舞着,跳着谁也不知道的舞蹈。这一曲里前半段的余音被处理地缓慢如沙鸣,带有点小小的嗡嗡声。苦涩和悲戚环绕在乐手的周围,好象一张大网将整个音乐遮罩起来,看不到光亮的残酷和恐惧尽数在音乐里。仿佛是一个曲折的看不到尽头的迷宫。这一段曲子有点像天鹅将死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陷入死寂。一片沉默在现实中苟延残喘。可忽然间,曲风一转,由跳跃的铃声带动小提琴,就好象让人看到了起舞的小天鹅,有点被困的萧声轻快起来,听这后半段的曲子,似乎有点圆舞曲的味道,范围和脚步都扩大起来。一个个圆弧就是这样画出来的。突然小提琴再转,一波三叠,再度回归到凄凉,就好象在告诉听者,中间听到的那一段是幻影,现实依然沉寂着,等待英雄的降临。若说第一曲功劳最大的是鼓,则此曲功劳最大的就是小提琴,前者将情绪提升,后者则将思绪埋藏。
国~圣なる响
柔软的吉他被拨动着,轻微而细巧,手指一甩,低低地吟着,这是一张近在咫尺的画卷,却看不到丝毫颜色,只有一片空白。直到口琴声起,是那画者正在思考着如何落笔,才如此画之停之,一如那口琴的连绵。捻着笔管,在颜色的调试中,钢琴声作为主色,笛声作为背景,在清冷的光线里下笔如梅开,但是这钢琴声,非但没有把耳边的回响拉近,反而远离了,缈缈如丝,遥远的宫殿就在云遮中露出一角。这就是画者的本意吧,让低吟的乐横亘在两头,连接住整个景色,口琴、钢琴和笛子交错印染,形成延伸的画意,不再有停顿,直上仙山去。
妖魔
躁动不安的气息一开始就营造在乐曲里,简直就是暴风雨前夕的泥土,潮湿而鼓噪不安伴随着小提琴的撕动,中提琴的呻吟,扯着诡异的翅膀,在暗黑的森林里飞着,闪耀的眼睛在黑暗里显得特别的妖异,凌乱的树页片片翻滚,似乎在宣告着那即将到来的混乱。中途两次片刻的宁静,反而更衬托了诡异。但是后半段那有节奏的鼓声,似乎让那妖魔的可怕度消退了些,却多了点神秘和诱惑,是一种有点单薄的妖艳。这首曲子里唯一没有的就是恐怖,比起格莱美的,恐怖在这首里可以说是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