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小轩吧 关注:25贴子:4,967

     日出东来又转西,举目无亲甚惨凄。
     衣衫褴褛难遮体,吹箫焉能充得饥。
     困苦的英雄似蝼蚁,眼见得含冤化灰泥。
     英雄落魄异邦地,只落得吹箫讨饭吃。
     一事无成两鬓斑,叹光阴一去不回还。
     日月轮流催晓箭,青山绿水常在面前。
     恨平王无道纲常乱,信用无极狗奸谗。
     害得我满门真悲惨,我与奸贼不共戴天。
     实指望到吴国借兵转,行至在昭关有阻拦。
     单人匹马常遮掩,在滦阳山下遇高贤。
     设计救出了昭关险,马到长江无渡船。
     多蒙渔父行方便,他为我投江实可怜。
     浣纱女,心好善,一饭之思前世线。
     眼望吴城路不远,报仇心急马加鞭。
     姜子牙无事隐钓溪,运败时衰叫人欺。
     周文王为江山费尽心机,渭水河访贤臣扶保华夷。
     东迁洛邑王纲坠,五霸争强夺社稷。
     英雄落魄异邦地,只落得吹箫讨饭吃。
     富贵穷通不由己,也是俺时衰命运低。
     我本是楚国的功臣,家住在监利姓伍名员字子胥。
     恨平王无道纳儿媳,信用奸贼费无极。
     我的父谏奏反遭忌,可怜我的一家满门三百余口血染衣。
     闻千岁招贤纳士多仁义,还望千岁把难人提。
     伍子胥有朝得了志,知思报德不改移。


1楼2010-08-13 21:11回复
    胶东半岛的“社戏”在最早多半是京剧,这个习俗大约是很多人往来京城谋生传习的缘故吧,和现在的流行音乐很类似,不过是口口相传的。到我们这一代,有了电影,社戏逐渐消失。印象里看过一场现代戏,在家族祠堂的场院里,有枣红的幕布和明晃晃的汽灯,并不简陋,大约是县剧团一类的专业演出,曲调是沂蒙小调的旋律,有些哀怨。所以长大后听沂蒙小调总是涌动些亲切感。我们一班混小子挤在台下,心里充满新奇,然后有人炫耀在报幕姐姐的脚面上放癞蛤蟆且模仿她慌乱踢脚的姿势,一帮人肆无忌惮地大笑。。。
    我爷爷应该是会唱京戏的,他也有年轻韶华的好时光,这鱼藏剑应该是他会唱的。
    -------------------------------
    楼上的密码还是自己招了吧~~


    4楼2010-08-17 23:40
    回复
      这个帖子是俺怀旧的,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吧


      5楼2010-08-17 23:45
      回复
        而且真的讨了三年饭。


        7楼2010-08-18 00:16
        回复
          一般人家上溯三代姓甚名谁大多模糊不清了,记忆这东西最靠不住.有家谱的也不过留下个符号,哪怕有名垂青史的事迹,年代久远了,故事也会变味道,最终是假作真时真亦假。人却有个寻根的念头,有个千古一问: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人类的根尚且是假设而来的(我不相信进化论),何况你一个“小我”,所谓沧海桑田,这根压根也就寻她不见了。。。金刚经有云:如露亦如电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披着人皮难,人生不满百,难,也要活着。俞平伯出了个集子《人生不过如此》,是呀,不过如此嘛。
          说到梦幻泡影,有时候行走在繁华的大街上,我常会冒出个念头:N久以前这里树木葱茏或者流水潺潺,一定有野兽行走其间。N久以后,这里或许会重归蛮荒。。。那么眼前的繁华不就是梦幻泡影么?
          广州北京路步行街很有历史,扩建时挖出了宋代以后不同年代的老路,现在用玻璃罩保护起来。我去看过,想象当年牛马相拥,商贾云集的状况都被尘土掩埋了,如果不是扩建,有多少人知道这北京路原本经历过那么多的繁华,宋代以前呢?
          三年前我带女儿回了一趟老家,三十年啦第一次回乡。因为年轻人都出外发展,小山村几乎保留了三十年前的原貌,印象里村中的大路,如今行走在上面不过是一乡间小路而已,路上的小桥依稀可辨,原来青石堆砌的桥栏,如今被黄土掩埋,仅留点影子。我总记得夏夜,桥上挤满闲人,在旱烟袋的明灭间乡间里短神狐鬼魅,好不热闹。如今是没了,一点踪迹都寻不见。
          


          9楼2010-08-18 22:47
          回复
            母亲病重时我陪她说话,她跟我说:人这一辈子啊,回过头看,高兴的事少,不高兴的事多。。。说起来几十年,感觉也就一晃眼。
            不说了。。。


            10楼2010-08-18 22:54
            回复

              爷爷躺在门板上用薄毯包裹,脸上搭着红布,我第一次发现爷爷原来很长,很高大的。
              当年爷爷在邻村定了一门亲,春节时爷爷耍秧歌行走到那里,那女子便在人堆里看他。一起认识的就叫他小名,看呐,你媳妇儿。。。爷爷白皙的脸上飞起红晕,那秧歌扭得越发带劲。这场景应该是我听说的。当我从青春年代磕磕绊绊地走过,我知道,他们含蓄美好的情感在我爷爷心里有多重。
              


              11楼2010-08-18 23:28
              回复
                夜来无事,闲扯一下,慢慢来~


                14楼2010-08-23 21:39
                回复
                  应该不是幻觉,小孩子会看到成人看不见的东西,所谓天眼~


                  16楼2010-08-26 20:43
                  回复
                    姐姐,每天开天眼的是巫婆撒


                    18楼2010-08-27 10:35
                    回复
                      我出生的时节“文革”开始不久,为起名字老爹的同事们可没有闲着,什么“向阳”“红卫”“卫东”。。。紧跟时代潮流。俺爷说,北京生的,就叫“京得”。好在俺爹是受了新式教育的,觉得土气,尽管他一生怕老爷子,在这件事上斗胆坚持了原则,俺才没有叫啥京得,不然真是汗S~
                      


                      21楼2010-08-27 22:49
                      回复
                        村子夹在两山之间,南边的叫南山,北边的叫北山。南山下有小河流过,水量不大,最多算溪流吧。这山水之间就是我小时候的乐园啦。因为离海近,只有村中的一口井出甜水,别的井水盐碱味重,用水上不太方便。大姑嫁在渔村,离我们不远,三五里光景,小时候最爱的就是去大姑家“赶海”(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称为赶海。),大姑的渔村在海湾处,大潮时能退出三里地 ,在沙滩上挖蛤蜊,石头下翻小螃蟹,礁石上敲牡蛎。。。大人们跑得更远,收获的更丰富。在贫穷的年代,赶海之后无疑就是盛宴了。


                        23楼2010-08-27 23:28
                        回复

                          胶东海草房,我小时候就住在这样的房子里。
                          冬暖夏凉,可居住百年以上。


                          24楼2010-08-27 23:39
                          回复
                            地理环境不同决定了风俗民情的不同。。。。
                            现在“赶海”已经称为一项商业活动了,当年是为了果腹生存,回味大不相同啊~


                            27楼2010-08-29 07:40
                            回复
                              上面这件事从头到尾我都记得很清楚,应该说我是记事比较早的。可悲的是上了小学,一个乘法口诀表,翻来覆去,怎么都记不住。悲~


                              29楼2010-08-29 22: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