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还有人能在这纷乱的世界里带给你一丝久违的感动,如果还有人能在这幽暗的岁月里带给我们一丝清澈的光明,那么这个人就是许巍。作为一个流行歌手,他用音乐的力量屡屡穿透人心,既不至于流俗,也从不自命清高,如果歌坛还有诗人的话,除去方文山也许就剩下许巍了。
有人说罗大佑的词曲更多像是睡眼朦胧的春日,那么许巍的才是漫长冬过后日万物复苏的春天。当心目中的黄沾和家驹与我们渐行渐远,当林夕小虫思菘伟菘逐渐沦为靡靡之音流行小曲的代表,我们似乎难以找到足以打动人心的作品。原谅我的目光短浅,我也明白大隐隐于市的道理,但事实上能看得到的,听得到的也就这么几个人。
李敖说周杰伦是华语乐坛张得最难看的,但只论相貌,他并非一无是处。虽说初见时的确吓了一跳,但今天你不得不承认他拥有近乎完美的轮廓,周杰伦百分之八十的造型都用的侧脸便是最好的佐证。尽管后期被杜国彰大师修饰得无可挑剔,但许多人更怀念那个一头卷发一点大门牙一点小酒涡闷着头不说话的青涩少年。同样把许巍说成内地最难看的艺人也不为过,当然小沈阳之流是必须排除在外的。也许这样的一张脸做一个吉他手贝斯手或者鼓手还是不错的,就算是不甘寂寞,做个幕后制作人似乎是更明智的选择。但他们就是凭借这样的一张脸,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吸引力,不出众的相貌露出的冰山一角就足够散发出惊人的魅力。
和汪峰一样,许多摇滚人早已把许巍划出摇滚乐的界限之外,因为抛弃了愤怒和批判的摇滚精神而被称之为摇滚界的背叛者,但这些并不影响他们对音乐的执着追求。也许许多人跟我一样因为接触许巍太晚而感到后悔,但这些常常是身不由己。满大街都在放,“亲爱的,你慢慢飞,穿过丛林去看小溪水”,“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的飞翔”,“亲爱的姑娘我爱你,让我走进你的世界和你在一起”,“出卖我的爱,逼着我离开,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你不禁要问,你爱什么呢?你仰望什么?你45度仰望一下你就忧郁了?别逼哥,别以为哥戴着眼镜就不骂人了。 如果你真的还在哼着那些耳侬软语,迷恋那些故作深情的嗓音,沉醉那些死去活来爱来爱去天使的翅膀童话里的灰姑娘,我并不干涉你,只想让你多一种听觉上的选择。十年前我认识了周杰伦韩寒,十年后我认识了许巍,可能某些方面与年纪有关。但请你相信我,我不会误导人,十年前我没看错,今天也不会看错。
其实你也能听出那些反璞归真、温暖和真诚的声音,只有这样的音乐才能让你告别彷徨不安。他是个佛教徒,虽然我们许多人是无神论者,但从人文关怀的角度你仍能找出许多共性。初听萨顶顶,耳目一新的感觉震溃心灵,初听许巍,喧嚣后的平淡中酝酿着共鸣。“走不完的路,望不尽的天涯,在燃烧的岁月,是漫长的等待”,你真的很难完全把他的音乐定位到哪一种类别。一个完全不同于李宗盛罗大佑的另一种老男人经典,青春的年少轻狂和岁月的蹉跎沧桑用自然流淌的音符和真诚坦然的声音向我们娓娓道来。他更是一位歌者,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把对青春的祭奠和对生命的体验用平静和从容不迫的情怀完美诠释。这更让我们怀念起BOYOND的《大地》《农民》,“回望昨日在异乡那门前,唏嘘的感慨一年年,但日落日出永没变迁,这刻在望着父亲笑容时,竟不知不觉的无言,让日落暮色渗满泪眼”,“见面再喝到了熏醉,风雨中细说到心里,是与非过眼似烟吹,笑泪渗进了老井里”。
同样也请原谅我对创作歌手和歌词的情有独衷,我无法不从歌词的优劣去判读一首歌的可欣赏程度。我始终相信创作型歌手更能表达创作动机,演绎的更好。我们不仅能从声线获取感染力,从歌词中更能窥探出词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找到共鸣。包括音乐之内的任何作品之所以能得到欣赏无非是能与欣赏者产生化学反应,乃至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你是哪种欣赏者就见仁见智了。就算是快餐,你也不能容忍可乐变成了加点气加点焦糖色的甜水吧?这是一种供求关系,有人要看艳照就会有奇拿,有人看美女就会有凤姐,有人伤害了小三就会有《爱情买卖》。
就像罗大佑、BEYOND留在80年代的记忆一样,许巍已成为摇滚乐里程碑甚至是新一代的流行乐坛精神领袖,包括汪峰,能够在市场和艺术性之间找到这样的契合点,融入对生命对理想对爱情并引人深思的人文关怀,也只有他们。大凡那些怀揣音乐梦想的少年没有几个不是抱着吉他唱着许巍的歌,那种难度就是标杆。
谈到这里,不得不提到朴树。近年来唯一能与港台流行乐抗衡的内地歌手也许只有在许巍成名之前的朴树了。但他太过低调,以至于现在的鲜有人闻 ,也似乎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线,距离上发行一张专辑已有七年之久。同样作为集词曲创作一身,包办专辑制作的歌手,与那些一年出一张甚至几张的港台歌手不同的是,他们叫卖的不是造型,不是MV成本,不是某大师操刀,而是真正的音乐。
我们的妖精们腐女们仙后们杀马特们都只爱哥哥,但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总有这么些人,让我们在沉闷孤寂的无边黑夜里看到黎明的辰星,在飘满“我是小沈阳”的大街小巷里听到“让我们干了这杯酒,好男儿胸怀象大海,经历了人生百态世间的冷暖,这笑容温暖纯真”。
有人说罗大佑的词曲更多像是睡眼朦胧的春日,那么许巍的才是漫长冬过后日万物复苏的春天。当心目中的黄沾和家驹与我们渐行渐远,当林夕小虫思菘伟菘逐渐沦为靡靡之音流行小曲的代表,我们似乎难以找到足以打动人心的作品。原谅我的目光短浅,我也明白大隐隐于市的道理,但事实上能看得到的,听得到的也就这么几个人。
李敖说周杰伦是华语乐坛张得最难看的,但只论相貌,他并非一无是处。虽说初见时的确吓了一跳,但今天你不得不承认他拥有近乎完美的轮廓,周杰伦百分之八十的造型都用的侧脸便是最好的佐证。尽管后期被杜国彰大师修饰得无可挑剔,但许多人更怀念那个一头卷发一点大门牙一点小酒涡闷着头不说话的青涩少年。同样把许巍说成内地最难看的艺人也不为过,当然小沈阳之流是必须排除在外的。也许这样的一张脸做一个吉他手贝斯手或者鼓手还是不错的,就算是不甘寂寞,做个幕后制作人似乎是更明智的选择。但他们就是凭借这样的一张脸,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吸引力,不出众的相貌露出的冰山一角就足够散发出惊人的魅力。
和汪峰一样,许多摇滚人早已把许巍划出摇滚乐的界限之外,因为抛弃了愤怒和批判的摇滚精神而被称之为摇滚界的背叛者,但这些并不影响他们对音乐的执着追求。也许许多人跟我一样因为接触许巍太晚而感到后悔,但这些常常是身不由己。满大街都在放,“亲爱的,你慢慢飞,穿过丛林去看小溪水”,“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的飞翔”,“亲爱的姑娘我爱你,让我走进你的世界和你在一起”,“出卖我的爱,逼着我离开,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你不禁要问,你爱什么呢?你仰望什么?你45度仰望一下你就忧郁了?别逼哥,别以为哥戴着眼镜就不骂人了。 如果你真的还在哼着那些耳侬软语,迷恋那些故作深情的嗓音,沉醉那些死去活来爱来爱去天使的翅膀童话里的灰姑娘,我并不干涉你,只想让你多一种听觉上的选择。十年前我认识了周杰伦韩寒,十年后我认识了许巍,可能某些方面与年纪有关。但请你相信我,我不会误导人,十年前我没看错,今天也不会看错。
其实你也能听出那些反璞归真、温暖和真诚的声音,只有这样的音乐才能让你告别彷徨不安。他是个佛教徒,虽然我们许多人是无神论者,但从人文关怀的角度你仍能找出许多共性。初听萨顶顶,耳目一新的感觉震溃心灵,初听许巍,喧嚣后的平淡中酝酿着共鸣。“走不完的路,望不尽的天涯,在燃烧的岁月,是漫长的等待”,你真的很难完全把他的音乐定位到哪一种类别。一个完全不同于李宗盛罗大佑的另一种老男人经典,青春的年少轻狂和岁月的蹉跎沧桑用自然流淌的音符和真诚坦然的声音向我们娓娓道来。他更是一位歌者,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把对青春的祭奠和对生命的体验用平静和从容不迫的情怀完美诠释。这更让我们怀念起BOYOND的《大地》《农民》,“回望昨日在异乡那门前,唏嘘的感慨一年年,但日落日出永没变迁,这刻在望着父亲笑容时,竟不知不觉的无言,让日落暮色渗满泪眼”,“见面再喝到了熏醉,风雨中细说到心里,是与非过眼似烟吹,笑泪渗进了老井里”。
同样也请原谅我对创作歌手和歌词的情有独衷,我无法不从歌词的优劣去判读一首歌的可欣赏程度。我始终相信创作型歌手更能表达创作动机,演绎的更好。我们不仅能从声线获取感染力,从歌词中更能窥探出词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找到共鸣。包括音乐之内的任何作品之所以能得到欣赏无非是能与欣赏者产生化学反应,乃至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你是哪种欣赏者就见仁见智了。就算是快餐,你也不能容忍可乐变成了加点气加点焦糖色的甜水吧?这是一种供求关系,有人要看艳照就会有奇拿,有人看美女就会有凤姐,有人伤害了小三就会有《爱情买卖》。
就像罗大佑、BEYOND留在80年代的记忆一样,许巍已成为摇滚乐里程碑甚至是新一代的流行乐坛精神领袖,包括汪峰,能够在市场和艺术性之间找到这样的契合点,融入对生命对理想对爱情并引人深思的人文关怀,也只有他们。大凡那些怀揣音乐梦想的少年没有几个不是抱着吉他唱着许巍的歌,那种难度就是标杆。
谈到这里,不得不提到朴树。近年来唯一能与港台流行乐抗衡的内地歌手也许只有在许巍成名之前的朴树了。但他太过低调,以至于现在的鲜有人闻 ,也似乎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线,距离上发行一张专辑已有七年之久。同样作为集词曲创作一身,包办专辑制作的歌手,与那些一年出一张甚至几张的港台歌手不同的是,他们叫卖的不是造型,不是MV成本,不是某大师操刀,而是真正的音乐。
我们的妖精们腐女们仙后们杀马特们都只爱哥哥,但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总有这么些人,让我们在沉闷孤寂的无边黑夜里看到黎明的辰星,在飘满“我是小沈阳”的大街小巷里听到“让我们干了这杯酒,好男儿胸怀象大海,经历了人生百态世间的冷暖,这笑容温暖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