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狼和一心之浅见
常听人说,狼是翻版的佛雕师。私以为不然,据我来看,狼应该是另一个一心。游戏名叫“只狼”,最初,这个名字就是一心所取、此后,也只有一心如此称呼,直到游戏的结末, 亦是由一心的一句“只狼’”来宣告一切战斗的终点。这是独属狼的名字,这是独属一心的名字。的确,狼和佛雕师一样,都是装备了忍义手的独臂忍者,但除此之外,前者还精通枭的技艺、学了仙峰拳法、可以施放幻蝶、能够舞动刑部的断角、更是有剑圣亲传的苇名流—-及无心流。采百家之长,成一已之精。不拘泥于招式的限制,万事皆为所用之物,为了取胜不择手段,正是苇名流,或者说 “一心流”的精髓所在。也难怪最终统合一切招式,并加从精进的秘藉是一心授予的“无心流”,它实非流派,而是一种层次,一种心境。
那么,狼很强吗?废话,当然强,肯定强,甚至强过那镇国的剑圣。 可是,一开始的义父的眼中,似乎并非如此:
“哦,似乎有点长进了嘛!”在天守阁,挡下义父的突刺后,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在他眼中,“曾经的狼”,并没有什么了不得。当回到记忆中,直面三年前全盛的枭鸟时,才有了“成长到今天这个地步”的评价。
“我会杀了你!” 一声宣告,随后是幻翼飞舞,刃羽交织。于是,便有了“超越”父亲的成就。可见过去的狼,强得有限,天赋亦未有多高,否则早已萌生了死斗念头的义父,怎会只能在过去的记忆中,才得偿所愿?
于是,很明显了,狼的实力,实际是在剧情开始后,依靠龙胤之力,于一次又一次超越生死的战斗中飞快精进。而此,亦是一心所行之事:那无止境追求死斗的男人,同样是在血与刀的碰撞中成长。
狼和佛雕师最相像是的其实是修罗之路。
迷失了方向,囚溺于疯狂, 沦为失去自我,只知杀人的恶鬼。然而修罗是假结局。
它只是一道虚妄的扭曲的影子罢了。
挣开相关之人意图汇成的漩涡,明白为何而拔刀,明白为何而挥刀,明白刀下要斩的是什么,于是可以再无迟疑,一心向未竟之功业前行—-正如“一心”向未竟之功业前行。这,才是狼。这,正是当初和一心一同说出”犹豫,就会败北”时,就已经订下了的无言的约定。
这同样也是一心选择的道路。
因此,“断绝不死”连战踏破后,将能化为本属于一心的“天狗”。(虽然狼穿这身是真的锉)
除开心中修罗的影子,狼还有另一个“真实存在的影子”:苇名弦一郎。
弦一郎和狼真的很像,太像了,宛如一体两面。我一直以为修罗结局中弦一郎的死并不仅仅是剧情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在暗喻,衬映着狼本身精神的崩溃。
但他们在本质上终究不同。
弦一郎执念成魔,按一心的话来说,“被迷了心智”。某种程度上,他要比修罗病态千百倍,若变成灭世恶鬼,可护苇名山河,他绝对毫不犹豫。狼不一样,他是有佛性的。
他会帮小太郎“找风车”;他会“耍狡”地把一心给他的酒再赠还;他会在杀死鬼刑部时致歉;他会拒绝半兵卫的求死…….
在“斩断不死”结局里, 他成为了下一个“佛雕师”,却并非为压制怨火,形同而神不似。
狼的“忠诚”,不等于弦一郎的“偏执”,倒更贴近于一心对强大的追求。简单讲,就是没那么极端。这游戏一直在打弦一郎,整整三次,分别在开头、中程、和结尾。正如上文所述,他是道真实存在,随形伴身的影子。
三次挑战弦一郎,每一次,都是破除执妄,坚定本心的过程:第一次,遭受苦难的是游戏中的狼,断臂、濒死,而苏醒后却依旧将神子放在第一位;第二次,遭受苦难的是游戏外的玩家本人,弦一郎,作为“期中考试”,手段多样, 远近兼具,下段突刺擒拿一应俱全,还有初见吓死大批只狗的三段血条,可以说没死他手上几十次的狼生是不完整的。
到了第三次,故人再见之时,蓦然回首,忽地发现,曾经仿佛不可跨越的天堑,竟渺小至此。
这是实力的变化,更是心境的变化。
于是,剑圣一心,粉墨登场。
不同于年迈残疾步履蹒跚的格曼,也不同力量枯干身已成烬的葛温;不同于黑魂影响下扭曲疯狂的盖尔,也不同于流程中存在感不高的葛孚雷。
他是用了整个游戏去铺垫其强大的无可匹敌的剑圣, 他是贯穿剧情始终的亦师亦友倾橐相授的前辈。
他是苇名一心。
他是另一个“只狼”。
对狼而言,这是对决自我的一战,是贯彻自我的一战,是超越自我的一战。 那从黄泉中爬出,同样取得了不死身的,“上个时代的自己”。某种程度上,二人已毫无差异。
那么,无所不用其极的只狼呵,去嘶咬同样无所不用其极的天狗吧!弦一郎是狼的第一个敌人,一心是狼的最后一个敌人。
大家都说,这游戏自芦苇地始,自芦苇地终;自弦一郎始,自弦一郎终,可是否忽略了,一切的开端,是这芦苇地上盗国的一心:
自一心始,自一心终。
随便写写,不喜勿喷![](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b8025353be1986184147ef8c7aed2e69/6d0fa7cd7cd98d100af0da03673fb80e7bec902b.jpg?tbpicau=2025-03-01-05_f9a672f121d9a505ae4a8cd9ca4631ae)
常听人说,狼是翻版的佛雕师。私以为不然,据我来看,狼应该是另一个一心。游戏名叫“只狼”,最初,这个名字就是一心所取、此后,也只有一心如此称呼,直到游戏的结末, 亦是由一心的一句“只狼’”来宣告一切战斗的终点。这是独属狼的名字,这是独属一心的名字。的确,狼和佛雕师一样,都是装备了忍义手的独臂忍者,但除此之外,前者还精通枭的技艺、学了仙峰拳法、可以施放幻蝶、能够舞动刑部的断角、更是有剑圣亲传的苇名流—-及无心流。采百家之长,成一已之精。不拘泥于招式的限制,万事皆为所用之物,为了取胜不择手段,正是苇名流,或者说 “一心流”的精髓所在。也难怪最终统合一切招式,并加从精进的秘藉是一心授予的“无心流”,它实非流派,而是一种层次,一种心境。
那么,狼很强吗?废话,当然强,肯定强,甚至强过那镇国的剑圣。 可是,一开始的义父的眼中,似乎并非如此:
“哦,似乎有点长进了嘛!”在天守阁,挡下义父的突刺后,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在他眼中,“曾经的狼”,并没有什么了不得。当回到记忆中,直面三年前全盛的枭鸟时,才有了“成长到今天这个地步”的评价。
“我会杀了你!” 一声宣告,随后是幻翼飞舞,刃羽交织。于是,便有了“超越”父亲的成就。可见过去的狼,强得有限,天赋亦未有多高,否则早已萌生了死斗念头的义父,怎会只能在过去的记忆中,才得偿所愿?
于是,很明显了,狼的实力,实际是在剧情开始后,依靠龙胤之力,于一次又一次超越生死的战斗中飞快精进。而此,亦是一心所行之事:那无止境追求死斗的男人,同样是在血与刀的碰撞中成长。
狼和佛雕师最相像是的其实是修罗之路。
迷失了方向,囚溺于疯狂, 沦为失去自我,只知杀人的恶鬼。然而修罗是假结局。
它只是一道虚妄的扭曲的影子罢了。
挣开相关之人意图汇成的漩涡,明白为何而拔刀,明白为何而挥刀,明白刀下要斩的是什么,于是可以再无迟疑,一心向未竟之功业前行—-正如“一心”向未竟之功业前行。这,才是狼。这,正是当初和一心一同说出”犹豫,就会败北”时,就已经订下了的无言的约定。
这同样也是一心选择的道路。
因此,“断绝不死”连战踏破后,将能化为本属于一心的“天狗”。(虽然狼穿这身是真的锉)
除开心中修罗的影子,狼还有另一个“真实存在的影子”:苇名弦一郎。
弦一郎和狼真的很像,太像了,宛如一体两面。我一直以为修罗结局中弦一郎的死并不仅仅是剧情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在暗喻,衬映着狼本身精神的崩溃。
但他们在本质上终究不同。
弦一郎执念成魔,按一心的话来说,“被迷了心智”。某种程度上,他要比修罗病态千百倍,若变成灭世恶鬼,可护苇名山河,他绝对毫不犹豫。狼不一样,他是有佛性的。
他会帮小太郎“找风车”;他会“耍狡”地把一心给他的酒再赠还;他会在杀死鬼刑部时致歉;他会拒绝半兵卫的求死…….
在“斩断不死”结局里, 他成为了下一个“佛雕师”,却并非为压制怨火,形同而神不似。
狼的“忠诚”,不等于弦一郎的“偏执”,倒更贴近于一心对强大的追求。简单讲,就是没那么极端。这游戏一直在打弦一郎,整整三次,分别在开头、中程、和结尾。正如上文所述,他是道真实存在,随形伴身的影子。
三次挑战弦一郎,每一次,都是破除执妄,坚定本心的过程:第一次,遭受苦难的是游戏中的狼,断臂、濒死,而苏醒后却依旧将神子放在第一位;第二次,遭受苦难的是游戏外的玩家本人,弦一郎,作为“期中考试”,手段多样, 远近兼具,下段突刺擒拿一应俱全,还有初见吓死大批只狗的三段血条,可以说没死他手上几十次的狼生是不完整的。
到了第三次,故人再见之时,蓦然回首,忽地发现,曾经仿佛不可跨越的天堑,竟渺小至此。
这是实力的变化,更是心境的变化。
于是,剑圣一心,粉墨登场。
不同于年迈残疾步履蹒跚的格曼,也不同力量枯干身已成烬的葛温;不同于黑魂影响下扭曲疯狂的盖尔,也不同于流程中存在感不高的葛孚雷。
他是用了整个游戏去铺垫其强大的无可匹敌的剑圣, 他是贯穿剧情始终的亦师亦友倾橐相授的前辈。
他是苇名一心。
他是另一个“只狼”。
对狼而言,这是对决自我的一战,是贯彻自我的一战,是超越自我的一战。 那从黄泉中爬出,同样取得了不死身的,“上个时代的自己”。某种程度上,二人已毫无差异。
那么,无所不用其极的只狼呵,去嘶咬同样无所不用其极的天狗吧!弦一郎是狼的第一个敌人,一心是狼的最后一个敌人。
大家都说,这游戏自芦苇地始,自芦苇地终;自弦一郎始,自弦一郎终,可是否忽略了,一切的开端,是这芦苇地上盗国的一心:
自一心始,自一心终。
随便写写,不喜勿喷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b8025353be1986184147ef8c7aed2e69/6d0fa7cd7cd98d100af0da03673fb80e7bec902b.jpg?tbpicau=2025-03-01-05_f9a672f121d9a505ae4a8cd9ca4631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