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非常奇妙的东西,有些心理学流派甚至认为人类的心理本质上就是由语言构建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言中没有某种词汇,我们甚至可能无法体验那种心情(只能体验它的近似版本)。
仅仅一个词汇,好像就描述了那种直白,却又不需要进行更多补充的感觉。但如果我们要对这个词汇进行解释,或者替换,那种情绪色彩似乎就有了别的成分。而在汉语中,这样的词汇也很多,就拿“凄切”这个词来讲,它既不能被描述成哀伤,又不能表达为一种惆怅,它甚至无法被汉语词汇进行二度解释。一旦词语在能指层面连续移动(用新的词汇解释它),它就会离原本的意涵越来越远。我们似乎只能在情境中不断提升对某个词汇的感知分辨率,直到它变成不需要解释的,不言自明的东西。
说到这里,又想起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献,大概讲到的是“文化自体”这样一个事物,意思是不同的语言,会构建出不同的精神面貌,人类在很多原初设定上是相同的,比如自恋和依恋的需要,而在反映这种精神面貌的表达和分享上,却存在着差异,得到的回应也是有所差异的,最终建构的心理面貌也是有所差异的。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在讲不同语言时会变成另一种性格,甚至这种差异会被自我觉知到。
存在这种情况,恰恰说明人类的心灵是非概念的,我们只能用概念化的方式去描述它,但描述并不代表其本身,人类的痛苦,最终都是构建在一种语言和情感的叙事体系中,正因为它这种“虚妄”的特性,所以心灵才有着重构的可能性,心理的改变,本质上是用一种“真实”去替代另一种“真实”,好让它变得可以被接受,好让它关联到更多的精神福祉。
仅仅一个词汇,好像就描述了那种直白,却又不需要进行更多补充的感觉。但如果我们要对这个词汇进行解释,或者替换,那种情绪色彩似乎就有了别的成分。而在汉语中,这样的词汇也很多,就拿“凄切”这个词来讲,它既不能被描述成哀伤,又不能表达为一种惆怅,它甚至无法被汉语词汇进行二度解释。一旦词语在能指层面连续移动(用新的词汇解释它),它就会离原本的意涵越来越远。我们似乎只能在情境中不断提升对某个词汇的感知分辨率,直到它变成不需要解释的,不言自明的东西。
说到这里,又想起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献,大概讲到的是“文化自体”这样一个事物,意思是不同的语言,会构建出不同的精神面貌,人类在很多原初设定上是相同的,比如自恋和依恋的需要,而在反映这种精神面貌的表达和分享上,却存在着差异,得到的回应也是有所差异的,最终建构的心理面貌也是有所差异的。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在讲不同语言时会变成另一种性格,甚至这种差异会被自我觉知到。
存在这种情况,恰恰说明人类的心灵是非概念的,我们只能用概念化的方式去描述它,但描述并不代表其本身,人类的痛苦,最终都是构建在一种语言和情感的叙事体系中,正因为它这种“虚妄”的特性,所以心灵才有着重构的可能性,心理的改变,本质上是用一种“真实”去替代另一种“真实”,好让它变得可以被接受,好让它关联到更多的精神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