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所有的...吧 关注:15贴子:3,565

要更好的成为自己,不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3-09-17 00:15回复
    酥酥kb41、、喰鬼噬狩.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语言是非常奇妙的东西,有些心理学流派甚至认为人类的心理本质上就是由语言构建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言中没有某种词汇,我们甚至可能无法体验那种心情(只能体验它的近似版本)。
    仅仅一个词汇,好像就描述了那种直白,却又不需要进行更多补充的感觉。但如果我们要对这个词汇进行解释,或者替换,那种情绪色彩似乎就有了别的成分。而在汉语中,这样的词汇也很多,就拿“凄切”这个词来讲,它既不能被描述成哀伤,又不能表达为一种惆怅,它甚至无法被汉语词汇进行二度解释。一旦词语在能指层面连续移动(用新的词汇解释它),它就会离原本的意涵越来越远。我们似乎只能在情境中不断提升对某个词汇的感知分辨率,直到它变成不需要解释的,不言自明的东西。
    说到这里,又想起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献,大概讲到的是“文化自体”这样一个事物,意思是不同的语言,会构建出不同的精神面貌,人类在很多原初设定上是相同的,比如自恋和依恋的需要,而在反映这种精神面貌的表达和分享上,却存在着差异,得到的回应也是有所差异的,最终建构的心理面貌也是有所差异的。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在讲不同语言时会变成另一种性格,甚至这种差异会被自我觉知到。
    存在这种情况,恰恰说明人类的心灵是非概念的,我们只能用概念化的方式去描述它,但描述并不代表其本身,人类的痛苦,最终都是构建在一种语言和情感的叙事体系中,正因为它这种“虚妄”的特性,所以心灵才有着重构的可能性,心理的改变,本质上是用一种“真实”去替代另一种“真实”,好让它变得可以被接受,好让它关联到更多的精神福祉。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3-09-20 15:19
    回复
      亚美尼亚俗语
      “在你会讲的每一门语言里,你都是一个不同的人。”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09-20 15:19
      回复
        所有问题的本质,都是语言问题,只有当一个问题能够被语言描述,才能被人理解,它也才能成为一个真问题。所以说,语言的边界就是人类认知的边界。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3-09-20 15:20
        回复
          我们需要改变自己感知事物的方式,当我们注意到自己可能在某件事上出错了的时候,我们要感到自豪而不是羞愧;当我们遇到一些与我们的信仰相冲突的信息时,我们要学会感到好奇而不是抵触。换句话说,我们要积极地拥抱陌生的经验,否则,自我的认知只会变成屏蔽外部世界的幕布。我们不提供答案,我们只提供方法。因为答案是你的,答案不是我的,也不是我们的。向真实的世界出发吧。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3-09-20 16:01
          回复
            虽然我们总是强调要多读书,因为没有哪种信息载体比书更具体、更完备、更系统。但读书也不应该是一件盲目的事情,不是看哪本书畅销,也不是别人都说某一本书好。前阵子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词叫“书途”,我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种体验,这是一种永远都知道自己想要看哪类书,哪个人的书,甚至是哪本书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基于一种探索冲动,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更多是对于对于已知的不满,和对疑惑得到更充分解释的渴求,而这些不满和渴求刚好与自己的内在情感世界高度相关,包括共鸣的满足,发现的欣喜,疑惑的解答,安顿的释然,成长的突破,能力的精炼,以及基于这些储备越来越强的星际漫游能力。这就像你玩RPG练了一个角色,主修了一个技能路线,但是也适当的选择了几个分支,但最重要的是,它们都致力于最大化地实现你对游玩的乐趣和期待,能助你深入冒险,克服真正的困难。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3-09-20 16:07
            回复
              我们理解无常是基于很粗的颗粒度,就好像一个人常常是经历了重大的人生变故才有所觉知,如看见亲友离世,遭受分离和丧失,经受事业打击等。而佛陀则把这种观察分辨率提升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就像苏轼的那句:“溪声尽是广长舌”。对他而言,世间的每一物,每一刹那都在示现这个道理,一片划过的落叶,一朵凋零的花瓣,甚至是一个刹那间的念头,都在孕育和消亡的过程里循环往复,觉悟者生灭随观,而我们则是困缚在其中的某一端。
              所以他提醒一个人「慎莫念过去,亦勿愿未来」,进一步来讲,就是“不回味过去,不欣乐未来,不染着现在”。前两者很好理解,但不染着现在,和人们日常语境中所说的活在当下有很大的区别。佛陀所说的活在当下,是不失正念的活在当下,这是8K分辨率的觉知。而人们通常所说的活在当下,可能只是心智化不足的情形下的随口一句,分辨率可能只有320×240。
              所以我一直认为,人并不是缺少对某些道理的认知,而是缺少对某些道理的认知分辨率。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很久以前你明白了一句话,几年后,你突然深刻的理解那句话,最后,那句话所代表的东西好像变成了你的骨髓神经。当你以语言说出来的那一刻,别人听到的也不过是一句话,但是对你来说,那句话犹如洪钟大吕,如幽谷长河。分辨率就是以这种体验方式提升的,但在这之前,我们至少需要先让自己时常锚定在这个朝向它的心理状态中。
              前面说佛陀要出离,要放下。其实他并不是一个消极悲观的人,相反,他可能比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精进」(viriya),这是一种如逃出火宅般的,不浪费分秒的迫切,只不过是在他自己的目标上。
              所以我觉得佛陀最大的智慧,就是以一种斩铁般的坚决切断了一切束缚他的东西,又以一种舍身般的勇气贯注在了他自己的目标上,我觉得真正值得学习的是这样的东西。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3-09-20 16:15
              回复
                我理解的确定性,就是在一个偏向于无序的世界里,为自己创建一个有序的小空间,在那里,你能够预期什么,并做到什么。其实一个人不需要在大的尺度上去掌控什么,一旦你在最小的单位上获得了确定性,并让这种确定性连贯起来,你在宏观意义上也能体验到秩序。生活的规律节奏虽然是无形的,但却是有结构,有稳态的,是值得充分优化其参数的。比如我上面所说的那些事项,它们有些功耗很大,但收益却很低,这样的事情就该剔除,因为它会导致内耗。还有些事情,做着做着就成了习惯,它会让你毫不费力的完成自我充电,这样的事情应当留存。我们需要大范围的测试,卸载不必要的组件,清理磁盘碎片,释放心理空间,并安装自己真正需要的插件。如果它验证为对你有效,就不要在长期生活结构里削减它的比重,它是那种短期看起来意义不大,但长期塑造着生活系统和心理状态的基本要素。
                一个人的确定性,就是在现实中以这类微观行动创建的心理锚点,并让它们沉淀成你生活里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不仅仅是生活的,也是心理的,它就像是一艘被你亲手打造的小帆,能够载你渡过更加湍急复杂的生活洋流,让我们可以负载真正有挑战的生活。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3-09-20 16:17
                回复
                  人类的一切代偿性需要,本质上都是对于关系的需要,或是对丧失体验的持久而被迫地调节,只有当这一经验无法被满足时,才会转向非人类的需求部分。换言之,它并非我们日常经验中所描述的技能发展、兴趣建立、品尝美食等,这些都是愉悦的(非代偿的)。代偿性经验的特点是什么呢?它永远都缺失,哪怕在溢出时都被体验为缺失,体验为无法中断。正因如此,它是被欲望着的,而非被需要着的,因为欲望永恒地指向着缺失。这就像一个四维世界里生物因为饥饿,在用三维世界里的食物拼命填充,它以投影的方式制造了一个获得了什么的幻象。然而这个投影不能停止,它只有连续投射到同一个地方,那个影像才会被“误认”为静止般的实存。
                  Boris is saying, in other words, that the essence of the human condition is having to recognize one's insufficiency, and that the degree to which one draws satisfaction from human relatedness will keep one from seeking nonhuman solutions (e.g., food) as a means of compen-sating for the experience of loss.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3-09-20 16:35
                  回复
                    过去发生的一切,无论其多么荒谬无知,或多么悔恨难平,都一定是你在当时的心智水平下,在当时体验情境下,主观上认为的最合理的那个版本,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唯一版本。在现实层面,人永远也不可能改变过去,所有发生的事情都不是为了塑造一种穿越时空并修正历史的幻想,倘若它给你带来了在时间上无法平息的情绪,那么它一定在告诫你,当下或未来的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3-09-20 16:36
                    回复
                      很多人以为学了心理学就会彻底灭尽烦恼,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其实它没有这么神奇,某种意义上,该少的烦恼一样都不会少。只不过心理学能够让痛苦在孕育时更早被觉知,在发展时更及时和有效的介入一种心智化的努力,会在情绪卷入时降低付诸行动的破坏性张力和概率。
                      真正没有烦恼的是已经彻底觉悟的人。一方面是自己有过一些禅修经验,能够以蠡测海,窥见其千分之一二。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最开始就是为了灭苦的方法,以及基于它的经验所提炼出的道理,确实是在非常如实的反映一些很本质的世间规律,这并不是靠推理和演绎能做到的。
                      越学习心理学,我越是相信一件事,那就是这个世界上没有那种绝对到极致的东西,但这个世界上总是在推崇这样的东西,理想化这样的东西,无论它被称作坚强、神圣、高尚、无畏、无私还是其他。人类本身就是复杂的,欲望的,矛盾的,杂染的,这些东西构筑了不同程度的脆弱性,人永远都需要和自己的心理困扰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智慧斗争,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功课。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3-09-20 16:41
                      回复
                        倘若一个人着眼于整体而非一己的命运,他的行为就会更像是一个智者而非一个受难者。一个人对于人性有了足够的理解,他看人包括看自己的眼光就会变得既深刻又宽容,在这样的眼光下,一切隐私都可以还原成普遍的人性现象。
                        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它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3-09-20 16:47
                        回复
                          知行合一是真相,不是方法。从接触“洞见”这个词的第一天开始,就很喜欢它,充满了一种自外至内或者自内之外的穿越凝视。它的一种英文翻译我也很喜欢,insight,是一种“看见”,这很显然不仅仅是认知层面和智慧层面的了,而是一种感官,一种身心上的生发。洞见,是洞察更本质一层的结构。洞见时刻,情感与逻辑充分共频——曾经散乱并试图去聚拢的线索忽而闭合成通畅的回路,心/头脑/精神又轻盈了一点。洞见,新生了专属于个体的“组织形式”——足够简洁和优美,于是,可串联足够多的经验碎片并照见足够远的心理疆域之边界。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3-09-20 16:51
                          回复
                            本质上来说,每一次创伤经验的唤起,都是一次转化它的机会,只不过这件事并不容易发生,大多数人在痛苦体验中会趋向于战斗(暴怒、失控、焦虑)和逃跑(恐惧、退缩、僵住)反应,因为对抗这种本能是非常艰难的,那一刻人(EP)的心理效能极低,所有的高级思维过程都被禁用,只剩下基本的条件反射,几乎无法启用足够多的心理资源去对它心智化。
                            创伤所塑造的主观现实往往比客观现实可怕很多,这就像一只被人虐待和遗弃过的小猫,在看见陌生人喂食的时候都会应激性地弓起身子,或是害怕地颤抖,因为在它的预期和感受里,即将到来的伤害是“真的”。
                            反过来讲,如果你能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个让自己纯粹沦陷的过程,你还能够为自己做一点什么的时候,或许你不会那么悲观。你不需要完全克服它,但你至少需要对它进行一些有别于以往的心理动员,那一刻,你越是坚信什么,就越是要偏离它。
                            人之所以有超越痛苦的潜质,就是因为人可以反观,可以心智化——可以在观察中体验,也可以在体验中观察,正是因为我们能与自身的经验拉开距离(这是动物不具备的),所以才有可能去修正它。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在火宅之内救火,但人在精神上始终可以跳出火宅,无论那片安全的区域多么不稳定,多么容易殃及,它至少留有着腾挪的空间。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需要有这个意识,并在每一次创伤唤起时都调用这种意识——在坚信时怀疑,在怀疑时信任,始终等持而不彻底摒弃任意一者,始终调用不同的经验去对冲那种极端化的思维和感受,仅仅是这一努力,就足以创造出能够幸存下来的心理状态(不会在崩溃后进入长久的脆弱和抑郁),因此,它能够更快的复原。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3-09-22 12:53
                            回复
                              欲望是一种很好辨识的体验,简单来说,你需要为一种欲求不断去替换目标。那种欲求的张力是恒定的,它总是在被“满足”一阵子后,又周期性的浮现,只要它出现,你就会体验到一种情绪上的胁迫,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喂养它, 解决它,直到它不那么饥饿,这个过程会一直重复。而我前面表达的那种满足是什么意思呢?是这个欲求的张力变了,它不再是那种过一阵子又出现一次的感觉,而是真的就没那么强烈了,甚至彻底改变了性质。
                              比如你以前总需要什么方面都要让别人觉得足够好,一定要让别人羡慕或称赞,后来你对这件事没那么在意了,你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自由或舒适。在过去,你每次都要赢,当他人抢了你风头时,你会感觉到嫉妒,会不自觉地竞争,后来有一天,你觉得输了也没关系,退出也没什么,也不会难受。
                              我说的欲求的消失,就像是我们从一个被捆绑的叙事剧本中解放出来的感觉。这种解放,并不是因为我们彻底赢了,就像有些人从小就要向所有人证明自己,哪怕成功了无数次,都还需要下一次。但它又不能是完全输了,否则心理总要惦记着某一天赢回来,证明的背后是别的东西在作祟,欲求也是一样。
                              有时候,欲求之所以不能被满足,是因为它背后需要的是别的东西,它被隐藏在一个特殊的加密结构中,以至于任何表面上的回应都不能安抚它。它不能被自己辨识,也不能让他人识别,欲望匹配的永远都是渴求之物的镜像,就像一个人的理想化需要会把那种崇高投射给任何一个符合特征的人,一个不够好的自己乐于拼凑出一个逼近完美的自我影像,丧失的依恋会永远挑剔那些唾手可得的关系。欲望是情感的碎片,它是三维世界的火焰投影在二维世界里无穷无尽的余晖,是一个人无止境地水中捞月,体验到一抹皎洁清凉后又再次幻灭的感觉。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3-09-29 01: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