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海盗家园吧 关注:16贴子:3,604

『收藏』埃及概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国名: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The Arab Republic of Egypt)

    独立日:2月28日(1922年) 

    国庆日: 7月23日(1952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红、白、黑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白色部分中间有国徽图案。红色象征革命,白色象征纯洁和光明前途,黑色象征埃及过去的黑暗岁月。



1楼2006-03-01 10:36回复
    国徽: 为一只金色的鹰,称萨拉丁雄鹰。金鹰昂首挺立、舒展双翼,象征胜利、勇敢和忠诚,它是埃及人民不畏烈日风暴、在高空自由飞翔的化身。鹰胸前为盾形的红、白、黑三色国旗图案,底部座基饰带上写着“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2楼2006-03-01 10:37
    回复
      人口: 6921.3万(2003年1月),其中绝大多数生活在河谷和三角洲。伊斯兰教为国教,信徒主要是逊尼派,占总人口的84%。科普特基督徒和其他信徒约占16%。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中上层通用英语,法语次之。

       首都:开罗(Cairo),人口728.3万(2001年),是阿拉伯和非洲国家人口最多的城市。大开罗人口约1675万(2001年),夏季平均气温最高34. 2℃,最低20. 8℃;冬季最高19. 9℃,最低9. 7℃。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26个省,省下设县、市、区和村。


      4楼2006-03-01 10:39
      回复
        金字


        5楼2006-03-01 10:40
        回复
          景色秀丽的西奈半岛


          6楼2006-03-01 10:40
          回复
            经济:埃及主要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磷酸盐、铁等。已探明的储量为:石油37亿桶(2002年),天然气58.5万亿立方英尺(2002年),磷酸盐约70亿吨,铁矿6000万吨。2002-2003财政年度原油及石化产品出口创汇31亿美元。2003年,埃及首次在地中海深海发现了原油,在西部沙漠发现迄今最大的天然气田,并开通了通往约旦的第一条天然气管道。阿斯旺水坝是世界七大水坝之一,全年可发电100亿度。此外还有锰、煤、金、锌、铬、银、铝、铜和滑石等。埃及是非洲工业较发达国家之一,但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纺织和食品加工为传统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近十几年来,成衣及皮制品、建材、水泥、肥料、制药、陶瓷和家具等发展较快,化肥可自给。石油工业发展尤为迅速,占国内生产总值18.63%。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6%,农业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8%。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是埃及最富庶的地区,盛产棉花、小麦、水稻、花生、甘蔗、椰枣、水果和蔬菜等农产品,长纤维棉花和柑橘驰名世界。政府极为重视农业发展和扩大耕地面积。主要农产品有棉花、小麦、水稻、玉米、甘蔗、高粱、亚麻、花生、水果、蔬菜等。但随着人口增长,埃仍需进口粮食,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进口国之一。农产品主要出口棉花、土豆和大米。埃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胜古迹很多,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主要旅游点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爱资哈尔清真寺、古城堡、希腊罗马博物馆、卡特巴城堡、蒙塔扎宫、卢克索神庙、卡纳克神庙、国王谷、阿斯旺水坝等。旅游收入是埃外汇收入主要来源之一。财政来源除税收外,运河收入、旅游收入、侨汇和石油收入构成埃及国民经济的四大支柱。货币名称:埃及镑。

            尼罗河畔的卢克索碧波荡漾


            9楼2006-03-01 10:43
            回复
              新闻出版: 现有日报17家,各种期刊70多种。主要阿拉伯文报刊为:《消息报》、《金字塔报》、《共和国报》、《晚报》、《金字塔经济学家》(周刊)、《最后一点钟》(周刊)、《图画》(周刊)、《鲁兹·尤素福》(周刊)。主要英文报刊为《埃及公报》。主要法文报刊:《埃及前进报》和《埃及日报》。中东通讯社是埃国家通讯社,1956年成立,用阿拉伯、英、法三种文字发稿。全国现有202家广播电台。国家广播电台于1928年创建,用阿拉伯语及30多种外语向国内外广播。中东广播电台建于1964年,主要为商业服务。亚历山大广播电台建于1960年,用阿拉伯语播音。埃及电视台(国营)建于1960年,共有3个频道,用阿拉伯语播放节目。第二频道每天在固定时间里用英、法语播放新闻节目。


              11楼2006-03-01 10:45
              回复
                外交: 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友好和不结盟政策。主张在相互尊重和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与合作关系


                13楼2006-03-01 10:47
                回复
                  与中国关系:中国和埃及两国人民之间有着传统的友谊,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友好的交往。

                  接下去的内容发不了…


                  14楼2006-03-01 10:48
                  回复
                    穆巴拉克大桥


                    16楼2006-03-01 10:53
                    回复
                      千塔之城——埃及首都开罗 :

                       埃及首都开罗(Cairo)横跨尼罗河,气魄雄伟,风貌壮观,是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它由开罗省、吉萨省和盖勒尤卜省组成,通称大开罗。大开罗约有1675万(2001年)人口,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古埃及人称开罗为“城市之母”,阿拉伯人把开罗叫做“卡海勒”,意为征服者或胜利者。

                        尼罗河,这条世界上著名的大河,流贯市区后,分为两支,继续北去,注入分隔欧非大陆的地中海,形成了广阔富饶的尼罗河三角洲。通都大邑开罗,就在这个三角洲的顶端。

                       开罗的形成,可追溯到公元前约3000年的古王国时期,作为首都,亦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在它的西南约30公里处,是古都孟菲斯遗址。在那开阔的平地上,一片绿荫之中,有一所小小的院落,这是孟菲斯博物馆,内有法老拉姆希斯二世的巨型石像,历史久远。院中,有一狮身人面像,完整无缺,是人们流连忘返,摄影留念之处。


                      17楼2006-03-01 10:55
                      回复
                        萨克尔金字塔——自古以来,特别法老、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萨克尔金字塔是一本历史书,记载着埃及文明史的故事。至今新故事在发现之中


                        19楼2006-03-01 10:56
                        回复
                          “尼罗河亘古不变,而开罗实际上,一就我所知,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变化。在开罗你完全觉得跟在自己家一样。”——巷利.亚当斯斯(Henry Adams)描写开罗1898 

                           今日的开罗高大的清真寺尖塔,棕搁树、装饰美观的别墅和多种色彩的霓虹光灯交织在一起。开罗的天气是无与伦比的,它们令人兴奋,也使人放松。开罗富于生活激情,而尼罗河缓缓地流向地中海。“世界之母”开罗是全世界最友好和安全的城市之一。不论你从哪里来,埃及人民的热情好客使你觉得宾至如归。

                          都市夜景:


                          20楼2006-03-01 10:58
                          回复
                            开罗城


                            21楼2006-03-01 10:59
                            回复
                              米那宾馆


                              22楼2006-03-01 10: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