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国考吧 关注:111贴子:265
  • 0回复贴,共1

申论大作文无话可说?不妨找找材料中的这4种信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考试季在即,你是不是还在为申论大作文苦恼?感觉“肚子里没货”,一写起来要么是车轱辘话来回说,要么是像“挤牙膏”一样,绞尽脑汁也写不了多少,完成一篇作文不知道要死掉多少脑细胞。别担心,以下四个方法,就是为你“量身定制”的,即使个人储备有限,在考场上也可以用它们写出精彩的文章。赶紧拿去解决写作难题吧!破解无话可说的关键就是要学会向材料“借”内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申论考试给你材料,就是让你“抄”的。只是在大作文部分,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要掌握方法,巧妙借鉴。
NO.1向材料借“例子”任何一套申论试卷的材料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例子,而举例论证也是我们写作文常用的方法。只不过要注意,如果整篇文章都直接用材料的例子,会向考官暴露出思维的局限性。因此,材料的例子可以用,但要用的“巧妙”,下面结合具体真题说明:【2021年黑龙江省级卷大作文】“给定材料5”中提到“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的前面还是道路”,深入思考这句话,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材料中提到:小李为自己能赶上民营企业大发展的黄金时代感到庆幸,也为自己家族面对困境时敢于坚持到底感到自豪。如今,他又融资扩充产品门类,准备复制煤气罐销售的成功经验,通过线上销售平台向海外售卖燃气灶等厨房用品。小李说,他很喜欢一句诗:“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的前面还是道路。”是的,路在远方,路在脚下,在这个崭新的时代,让我们迈开大步向前走!小李的例子肯定可以拿来论证,但一定要去掉“小李”这样的特殊表述(类似的,材料中的A市、B区之类的信息在写作文时也要隐去),否则考官一眼就能看出来在照抄材料。可以表述为“某些企业家”“有的青年创业者”之类。但是只写一个例子,论证层次会显得比较单薄,字数也不太够。所以,除了利用材料例子,还可以再反着说一遍,形成“正反对比”的论证,这样既能让论证结构更丰富,也能让文章篇幅更充实。比如:任何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难免遇到困境,如何有效应对,关键在于企业家的抉择。有些青年企业家在发展家族企业时,能够顺应民营企业大发展的时代趋势,复制产品销售的成功经验,还能不断融资扩充产品门类,开辟线上销售平台,将销售渠道拓展到海外市场。但反观之,有些企业家就缺乏这样的眼光和魄力,发展方式依旧按部就班,没有创新,既不思考时代发展的潮流,也不考虑成功经验的借鉴,更没有持续拓展销售市场,只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逐渐淘汰。同理,如果材料中是一个反面例子,依旧可以“反着说一遍”,即再加上一个正面例子,形成“正反对比”的论证方式。当然,并不是说举例论证必须“正反对比”,只是这种方式在考场上操作起来比较简便实用。如果考生有一定储备,还可以根据材料例子进行相关联想,采取“古今对比”“中外对比”“多例排比”等论证方式,让大作文看起来有较多“不拘泥于材料”的内容,体现考生的写作能力。
总结一下:例子运用要巧妙特殊名称得去掉正说反说来比较古今中外都想到
NO.2向材料借“对策”在公务员申论考试中,不管试卷如何分类,对于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视的。为了避免整篇“大空话”,作文中最好要体现具体做法。如果材料本身就给了各种对策,考生当然可以用到作文里,但以往考试中也会出现,部分论点在材料中没有太多对应的论证内容。那么,这时就需要运用方法“借出”对策,下面结合具体真题说明:【2022年湖北省市县卷大作文】“给定资料4”中提到“成长的烦恼总是在成长中化解的”,发展难免会带来新问题,而新问题是新发展的契机。请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材料中提到:黄先生是邻省M市人,在L市开了一家公司,最近因业务拓展需要变更公司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以前,非L市的电子身份证信息在邻省的工商登记系统中可能无法被识别,只能拿着身份证去现场办理。”黄先生说。“这次显然不同……作为普通公民,我深刻地体会到去政府部门办事时,流程越来越简便,规则越来越清晰,指导越来越细致,政府通过优化政务服务,让群众办事越来越便利。”黄先生说。此段是一个具体例子,提到了“政府优化政务服务”这个对策,但没有具体展开。更多的是介绍黄先生过去遇到的问题,和现在良好的感受,也就是优化政务服务带来的意义。但问题发生了,肯定需要对策去解决,才能产生意义。所以说材料中的“问题”“意义”都可以转换为“对策”,也就是根据问题和意义去反推对策,比如:过去,群众在办理业务时会遇到诸多不便,比较典型的是电子身份证信息在邻省系统中无法被识别,只能拿着身份证去现场办理。因此,政府通过多措并举的方式,不断优化政务服务,让群众办事越来越便利,主要体现在:各省打破信息壁垒,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电子身份信息互认,整合业务类型,精简办事流程,明确办理规则,同时通过社区宣传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为群众提供细心指导,使群众的服务体验简便化、清晰化、贴心化、效率化,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可见,当作文中能运用大量对策进行论证时,会比单纯的讲大道理显得更充实。同理,“对策”也可以推导出“问题”和“意义”,考生在写作时要灵活运用,可以多种要素搭配组合,让不同论点的论证方式显得多样化、区别化。
总结一下:作文对策不要缺出现问题要解决意义也能来反推具体做法多一些
NO.3向材料借“名言”大家都知道,在文章中适当引用名言,可以增加文采。所以材料中的名言,我们怎么能错过呢?但是直接抄,好像又显得水平不够高。而且照搬名言在文章中会相对“显眼”,容易跟其他考生的表述产生重复,影响考官判分。那么我们就需要适当“处理”一下,下面结合具体真题说明:【2019年安徽A卷大作文】“给定资料2”中提到,“信用既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一种制度和规则”。请你根据对这句话的理解,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材料中提到:“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这句话从不同角度来说明信用的重要性,很多考生写此篇作文时一上来就直接抄这句话。如果我们想运用,可以增加角度,将名言进行拓展,比如: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也可以去掉名言的部分表述后,再增加角度,比如:业无信不兴,事无信不成,家无信不合。还可以用白话解释,形成新的表述,比如:信用是个人立身之本,信用是事业发展之道,信用是国家富强之基。当然,并不是只有材料中的文言、名人讲话才能进行引用,如果材料没有名言,也可以“创造”名言。下面结合具体真题说明:【2020年云南省级卷大作文】“给定资料5”中提到,“这是奋斗者的奖杯,这个奖杯上不仅有我的名字,还有我们团队的名字,其实还应该有国家的名字。”根据你的理解,参考给定资料,以“人生的奖杯”为主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材料中提到:“拥有自主创新,才能拥有话语权”,丁先生常说,“要真正把中国的医药产业发展起来,得把中国用药的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位“丁先生”并不是名人,但他的话以医药业为切入点,说明了中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如果想运用,就可以给他一个更有“含金量”的身份,让这句话变成“名言”,比如:记得一位科研先锋曾说过:“中国只有拥有创新的自主权,才能拥有发展的话语权。”同理,材料中的内容其实都可以“打造”成名言:“一位社会学家经常强调”“有位哲人曾提到”。
总结一下:运用金句写文章增加角度变个样白话解释更形象提升身份话更亮
NO.4向材料借“答案”除了运用材料充实文章,也别忘了前面小题的答案。现在公考的申论材料基本都是一套试卷围绕一个话题,其实前面小题的答案就是对指定资料的总结。而且批改不同题目的考官也不同,所以考生可以放心地“抄”小题答案。下面结合具体真题说明:【2021年湖南通用卷大作文】“给定资料4”中提到“努力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民生福祉更有‘质感’,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足”。请你深入思考这句话,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前面三个小题分别是:1.假如你是F市水利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F市组织“限水体验日”活动存在的问题,并谈谈如何在今后工作中避免类似情况发生。(15分)2.C市准备召开社区救助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如果由你代表N区在座谈会上作简要发言,请根据“给定资料2”,拟写一份发言稿。(20分)3.假如你是西区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小谢,请根据“给定资料3”,写一份反映西区基层治理工作简报。(25分)此篇大作文的主题是政府的民生服务,前面三小题都能体现出主题:第一题是政府组织体验活动问题和优化对策;第二题是社区救助工作经验,即对策;第三题是西区基层治理的对策。这些内容都可以直接用来论证,写起文章来也会更快速。所以说,小题答案也是作文的“宝藏”来源。
总结一下:论证充分很重要除了学会抄材料前面小题别漏掉借鉴答案更高效以上几种方法记住了吗?大作文写作如果学会“巧借”材料,就可以运用借出来的“例子”“对策”“名言”“答案”等,进行灵活组合,顺利完成一篇充实的文章了。


1楼2023-09-27 13:4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