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摇滚吧 关注:23贴子:73
  • 4回复贴,共1

小议地下摇滚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雷思温  
所谓地下,是指尚未被主流文化所容纳、认同与确认或拒绝主流文化容纳、认同与确认的文化状态。地下摇滚乐是持守这一状态的摇滚乐创作演出者及其音乐的总称。  
从音乐本体上来说,地下摇滚乐介于主流摇滚与先锋音乐之间。既无主流摇滚乐的讨巧委婉,也无先锋音乐的晦涩小众。地下摇滚乐精神的核心是持守音乐创作的独立性与艺术的纯粹性。这一艺术精神直接诉诸于具体的音乐形态。不论是金属、歌特、朋克,还是工业、民谣、噪音,这些音乐类型一旦被付之于地下的姿态,皆不以取悦听者的双耳为主要目的。取悦是纵容的代名词。当代轰鸣的机械声与日益普及的流水线正在不断瓦解个体存在的独特性,并不断解构着人类千年之久的人文精神。地下摇滚乐乃至艺术文学宗教虽似乎无力从根本上缓解人的异化,并对人类社会的精神结构进行整合,但倘若对人性萎靡异化的现实听之任之,则人类社会几无希望可言,将不可避免沦入亨利.米勒所谓的“亚人类”状态。  
地下摇滚乐作为艺术的偏门,并没有因为自身文化地位的偏低与话语权的缺失而自暴自弃,反而以飞蛾扑火的热情投入到反扑与拯救中去,以极端的音乐语汇企图实现不流血的革命。  
地下摇滚乐作为舶来品,其精神理念亦不可避免传承自西方,但这并没有影响其对本土文化改造与重整的可能性。面对中国当前功利主义甚嚣尘上,精神堡垒无人看管的严峻现状,本土文化并不能提供有效并彻底的疗方。地下摇滚乐所秉承的理念:对个体的关怀,对尊严与人格的肯定张扬,对人性的拔伸与净化,以及摆脱了意识形态与舆论偏见的自由状态,无一例外皆是中国当下最缺乏的品质和最急需的良药。而秉承发扬以上诸种理念的包括摇滚乐在内的现代艺术,则正是走向人性复归与全面幸福的必由之路。  
地下摇滚乐一直被主流文化有意无意地忽略着。这主要是由中国主流文化的负面特征:附庸官方意识形态,媚俗,功利的快餐模式所决定的。而这诸种特征恰恰是地下摇滚乐所深恶痛绝的。地下摇滚乐并不具有改变主流文化走向的能力,但同样拥有哪怕是失效的创作自由。大批蛰伏于各个角落的地下摇滚乐的拥趸,不仅证明了地下摇滚乐的可流行性与存在的合理性,更同时实现了曲线救国式的迂回觉醒。精英文化虽具有抵抗并整合大众文化的潜质,但由于其高门槛的文化素养要求令大众望而却步,并使自身陷入了无人喝彩的尴尬境地。而地下摇滚乐则因其低矮的文化围墙与谦逊的包容姿态而赢得了大批无较高文化素养但自我意识强烈并企图觉醒的听者的心。  
地下摇滚乐就其发生动机与听众欲求而言,可分为身体型,理念型和两者相溶型三种。以两者相溶型居多。所谓身体型摇滚乐,是指音乐的发生动机与听众欲求以解放身体为首要企图,以近乎疯癫的表演聆听参与实现对肉身障碍的突破。这一类型的音乐只有亲临现场才能获得直观而准确的体验。在重金属、朋克这类以身体性为主的乐队表演时,不论乐队还是听众都陷入了一种疯狂的集体宣泄。而理念型摇滚乐,是指其音乐的发生动机与听众欲求以理念的阐释与解读为首要目的,强调对音乐本体的挖掘探索表达,以智性的思考深入音乐本真的内部。这类音乐演出,听众通常不会由强烈的身体呼应。这种音乐对表演创作者及欣赏者的艺术素养要求较高。过份的身体性完成不了其隐秘的颠覆欲望,而过多的理念又妨碍了音乐本身的感召力与参与性,容易曲高和寡,所以不少乐队两者兼而有之。对身体和理念的双重打开,乃是对禁锢人的两个障碍??性与政治的瞬间突破。且不论这种突破是否有效,就其姿态本身而言,已具有了相当的冲击力。  
地下摇滚乐在整个艺术群落中的地位是尴尬的。一方面它秉承现代艺术的精髓并发扬之,另一方面却无法深入现代艺术的话语系统。地下摇滚乐参与性强,表演者与受众无较大距离,音乐与歌词容易解读,这些特制决定了地下摇滚乐不具备精英性。而不具备精英性是产生这种尴尬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精英性的消解与突破并使之能被大众解读应该是现代艺术实现其初衷与使命的必要条件之一(当然前提是不放弃艺术价值),而大众艺术素养与现代艺术自身高门槛文化要求的差距,客观上成为阻碍现代艺术家传扬其艺术理念的障碍之一,并使现代艺术有沦入小圈子内游戏的嫌疑。地下摇滚乐乃至整个地下(亚)文化是以舒展的平民姿态播撒拯救的火种。  



1楼2010-08-17 12:59回复
    地下摇滚乐以非主流的姿态较好的保护了自身的纯粹。当然,今日的另类有可能成为明日的主流,这无可非议。我们所关注的应该是在当下特定的景况中,其所独具的功用与特质。  
    地下摇滚乐实现文化乃至社会的动态平衡,这应该是它的又一意义。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文化上,当主流文化纵欲、保健和功利(包括政治上和生存上两个方面)的消极一面吞噬人类的优秀文化传统时,势必要产生与之平衡的文化反作用力,以实现文化健全、均衡的全面发展。地下摇滚乐具有这种平衡的作用。当然如果过了头,则容易引发听众的反社会心理。这也是地下摇滚乐责受责难并不被理解的原因之一。第二,社会自身为了实现存在与发展,势必要给予个体一定压抑。缓解并释放这种压抑,才能实现个人生活学习工作的正常进行,并进一步实现个人的全面幸福,而地下摇滚乐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缓解释放作用。这一点在青少年身上尤为明显。这与青少年的心理特质有关。    
    地下摇滚乐的演出一般以酒吧为主,听众一般以100-200人为多,其主体为青少年和各式艺术家。顺便说一句,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青少年文化,而地下摇滚乐则提供了一个建设的可能。地下摇滚乐的表演创作者收入不高,出版地下音乐的公司不多,而与之相关的媒体也很少,这都是由其非主流的特质所决定的。我们应该看到,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下音乐相对繁荣的城市,其主流文化已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并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这种社会环境提供了地下摇滚乐产生发展传播的必要条件:咨询,学习创作表演的场所,媒体,居民的收入状况及听众群等。同时,只有这种社会环境才提供了地下(亚)文化产生的必要性。即富足产生叛逆,主流成就非主流。在这一点上,地下摇滚乐与其所依赖的社会环境拥有着耐人寻味的微妙关系。  
    中国地下摇滚乐发轫于八十年代,于九十年代末冲出地表,初步赢得话语权。这一方面是因为以唐朝、黑豹为代表的老式摇滚乐的没落为地下音乐的崛起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则是听众、媒体和歌手乐手眼界的开阔与自身素养的提高所致。当然,应该看到,中国地下摇滚乐在创作上并没有完全形成成熟的个性语汇(这一点,崔健是最成功的)。不少作品仍然停留在对西方的拷贝上。形式化的愤怒与哗众取宠的音乐、肢体语言及行为随处可见。同时,由于歌手乐手及听众的文化地位低,容易形成为了地下而地下或惟我独尊的狭隘心态。这种心态的根源还是在于自卑以及音乐体验的不成熟。  
    除此之外,从业人员艺术素养的参差不齐,故步自封的江湖气,都是限制地下摇滚乐发展的内在原因。从外部来看,官方意识形态与主流文化的排挤,媒体的狭隘与功利,盗版,不完善的出版、演出机制,大众的文化素养等则是限制地下摇滚乐发展的外在原因。  
    总的来说,地下摇滚乐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品质,重要的存在价值,应该不断发展下去。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之后,中国地下摇滚乐还有长路要走。作为中国地下摇滚乐的支持者之一,我祝它一路走好。  
    


    2楼2010-08-17 12:59
    收起回复
      我们来自地下!!!你玩乐队多长时间了?我是从高一开始喜欢上摇滚的,什么工业金属、死亡、哥特、我都听,,,以至于把我妈都影响了,以前我妈只说我听的歌咋这么吵,现在居然我放歌,都知道是谁的歌了,呵呵,希望认识更多热爱摇滚的临夏朋友!!!


      3楼2010-09-15 23:06
      回复
        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3-21 08:47
        回复